《家庭的觉醒》读书笔记(十)

《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觉察力的孩子》,〔美〕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 Tsabary著),庞岚晶译 ,谭新木校

重要的是成人自己内心的觉醒。我们越觉醒,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量的较量。

第二部分 教养的迷思

第9章 迷思之六: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

有人以为觉醒式教养意味着我们天天和孩子黏在一起,孩子的每个愿望我们都尝试满足,孩子因此觉得满足和自在。相反,这才是根植于恐惧与不觉醒的教养方式。觉醒式的教养,反过来,完全不惧怕令孩子觉得不舒服,如果这正是他们成长所经历的感觉的话;也不惧怕对孩子说“不”,如果这是能带给他们最大利益而他们必须听到的回答。这种教养方式不会为家长或孩子寻找简单的方法,它寻求的是最适合他们成长时期的方式。它关注的重点永远是怎样令孩子成长为最有韧性和最强大的自我,而不是怎样令他们在任何时刻都觉得快乐和舒服。这里包含了一种觉悟,就是生命不会永远是快乐和舒适的,无论我们多么希望它是。不经过磨砺,我们就不会成长。

只有把内在与外在分开,我们才会认识到,无论外在的情况如何变更,我们真正的内心,是有能力进行调整并重新迸发活力的。当我们有了这个领悟,我们内心就会把生活里的挑战看作是动力,而不是伤害;是勇气,而不是恐惧。

也许迎着生活的巨浪起舞,迎着潮起潮落航行,相比于逃避风浪动,前者才正是生命的意义?也许认真生活的艺术,就是在于同时拥抱高峰和低谷呢?要是孩子从你身上学会了如何沉浸在自己的每一次经历中,从而让他们真实地迎接生命的曲折起伏、悲伤荣耀,这样孩子的人生将会多么不一样啊!

我们的挑战是把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视为神圣的平等——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同样的机会。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对待人生,并且教会孩子怎么去做,我们便可以停止对幸福的追求,因为我们已经明白,投入到生命安排的所有过程已经是最大的圆满。

这种认知上的转移意味着,当孩子考试得了积分的时候,并不代表孩子注定要失败。我们鼓励孩子接受这个分数给他们带来的感觉,面对它,找出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我们帮助他们认识到,分数并不能定义他们,相反,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和成长。这个科目是否需要他们更努力地去学习吗?他们是否需要帮助?或者说,还是在这个科目上没有多大天赋,因此需要接受这一事实并考虑是否可以寻找其他的人生道路?

关键是要教育孩子与自己内心的力量保持联系,并且不要在生活面前觉得被打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帮助他们看到,他们有能力把每种情况变为机遇,来提升勇气和增广见闻。只有当家长有全然拥抱苦难的力量,把它视作一次转变的契机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去探索他们与苦难之间的关系。

停止追逐快乐,开始活在当下

我宣誓:

感受当下,而不是寻找另外的体验。

不再需要寻找快乐的体验,二是寻找使我成长的体验。

不把注意力放在我没有得到的事物上,而是反省我选择给予什么。

不再用结果来诠释生命的体验,而是用过程来衡量。

拒绝批判生活或自身的不完美,而是去拥抱缺陷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的觉醒》读书笔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