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谈读书》读书札记六

20210816读书打卡第6天:

【书目】《温儒敏谈读书》

【内容】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63-68页)

【用时】20分钟

【摘录】

整本书阅读要列入教学计划,但这是很“特别”的课型,“特别”在于课内讲得少,主要是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性阅读。

我不太主张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当然课内可以安排一些内容,比如初中的做法就是简要介绍某一种书的基本情况,激发阅读兴趣,重点放在提示读一类书的基本方法。比如介绍《西游记》,除了讲一点关于《西游记》的基本情况以及有趣在哪里等,主要提示如何用跳读、猜读的办法去读小说。

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好不好,就看学生是否爱上读书,自己能找更多的书来读,而且多是整本书阅读。不要管得太死,开头有个提示和引导,结尾布置一点小结之类,这样就够了。

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

【感悟】

温儒敏教授提出: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并且举了初中和高中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方法。那么小学的整本书阅读呢?温儒敏教授反对整本书教学课程化。确实,如果纳入常规的课程,要求太多,处处读写结合,要求学生必须写批注、做摘抄、写读书心得体会等,甚至向学生渗透:不好好读整本书,就考不出好成绩。太多的所谓的规定动作,都会让学生读书的兴趣降低,不利于孩子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

想想自己平时阅读教学中,也经常给孩子规定读书时间或者页码,让孩子每天摘抄、做读书笔记、做批注,第二天到校检查。一是担心学生回家偷懒不好好读。二是想着孩子能积点好词好句,到写作时能派上用场,另外,也让孩子学会思考。如果不做一些要求,情况是很多孩子没有规划和兴趣。看有的文章说,孩子不喜欢读书,刚开始就必须要求孩子每天读,时间长了,孩子就有了读书的兴趣了。我想,这一定离不开亲子阅读吧。但是我们这里有多少家长是真真正正能做到陪孩子读书的?不知道老师的硬性要求,这样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温儒敏谈读书》读书札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