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L23沟通思维-学习收获

今天开始了最后一模块的学习,这一模块将围绕沟通汇报展开。L23的课程主要是认识沟通,培养沟通思维,这一课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沟通的本质、沟通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沟通前中后的注意事项。

首先课里以问题的形式让我们看到常见的错误沟通模式——单向沟通,这样的模式存在什么问题呢?一是没有经过加工,会很零散,让人抓不到重点;二是我们不知道对方理解了多少。随之提出了沟通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而好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信息传递,关键点在于信息接受者是否充分理解并与你达成了共识。从而也就形成了双向沟通的信息传递模型:

双向沟通的信息传递模型

接着课里谈及沟通不畅的原因,主要包括2点:沟通过程中存在信息的损耗和双方存在背景信息差异。因此,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需要避免4种心态:1. 忽视信息损耗,不解释;2. 对人有刻板印象,懒得说;3. 过度自尊,把问题归因于对方;4. 站在道德制高点,认为都得听自己的。

第三部分谈到沟通前、中、后的注意事项。沟通前,我们需要明确沟通的目的,了解信息接收方掌握的背景信息,预测可能出现的异议;沟通过程中,我们要结构化表达,多倾听和提问,还得学会换位思考,现在对方角度想问题;沟通后我们要注意对方的反馈,确认是否达成共识。

那么如何进行结构化表达呢?我们上个模块学到的结构化思维可以用在信息的加工上,表达时注意2点:结论先行,层级分明,让对方清楚你究竟想说什么。课里也提到了一个经典的框架——SCQA表达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结构化的表达。S指事件发生的背景,让他人能够理解你的意图;C指冲突,让他人意识到问题存在;Q是问题,可以引发对方的共同思考;A是回答,即你针对问题想出的可能性方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错误——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在和他人沟通时总是只说自己想说的,而忽略了对方是否理解,特别是和熟悉的人交谈,更加不经大脑思考,说出的话往往词不达意,容易伤人。沟通的过程中也大多时候顾不上结构化的表达。上一次和身边的人好好沟通好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工作最开始和同事、领导的沟通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了很多、解释的很细,对方还是get不到自己的重点,后来学会沟通复杂的事情前,先拿笔打个草稿,把要说的重点列出来,才逐渐有所改善,但是形成结构化的表达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之前学的金字塔原理,我有努力将其用到汇报工作上,今天学的SCQA框架对我来说也挺有帮助的,以后还要继续多加实践,多关注沟通中的一些环节,习惯结构化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IDP-L23沟通思维-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