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考生而言,PMP”考试有两关要过:第一关是认知升级,考生通过学习和梳理项目管理知识,提升自己对项目管理的认知;第二关是思维升级,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考生不能只依赖自己在项目中的实际经验,还要理解出题人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如此才能顺利通过考试。
考生靠死记硬背《PMBOK”指南》中的内容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大量刷题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题目来源五花八门,质量并不都可靠。考生与其在一些“脏题”。上纠结,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在理解出题人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上。
有一些同学在PMP”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他们在备考中往往围绕这 10 个成语,这 10 个成语代表了项目管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当这些同学在考试中遇到拿不定主意的考题时,就跟随这 10 个成语的指引做出选择,从而显著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下面我把这 10 个成语分享给你,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1)未雨绸缪
项目管理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和风险的事前管理。这个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习惯并不一致。中国有句老话: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赌性十足的想法用在项目上就不靠谱了。
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只把计划挂在嘴上,应付差事,不管是行动上还是思想上都缺乏对计划最基本的尊重,拿“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领导一句话”当借口,来掩盖自己在计划上的懒惰,项目常常是“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
项目管理中强调的风险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风险管理的高手不是在风险发生时临危不乱,而是提前识别项目的各种风险,分析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并且做出应对计划,如此管理项目才能做到从容优雅
(2)防微杜渐
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中的“监控过程组”监控的是项目实际执行的情况和计划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意味着出现偏差。例如一个软件开发项目,团队按计划到今天应该完成 20 个功能点的开发,而实际只完成了 18 个,这就出现了进度偏差团队就要想办法采取措施及时纠正,不能让偏差继续扩大。如果最后偏差大到失控,那就无法挽回了。
就像我们每年都应该体检一样,如果患有疾病,只要我们能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我们承受的痛苦和付出的代价就会最小。
(3)资源集成
项目管理中强调资源集成,意思是项目经理不应该把自己困在具体的技术务中。项目经理的主要任务是找到最合适的人去搞定这些事,这就是资源管理果在企业内部找不到,就去外面找,即通过外包的方式整合企业外部资源,共同现项目目标。
“项目越大,资源越不是你的,不为你所有,只为你所用! ”擅长整合资源的项目经理会更优秀,擅长整合资源的企业往往能成为产业的龙头。
例题:项目经理启动一个具有复杂需求的大型项目,升级现有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然而,组织没有足够的具备必要技能和经验的人员,项目经理应该怎么做?
A.请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具备必要技能和经验的资源
B.减少项目需求,这样就可以使用现有的组织资源
C.分包给拥有必要技能和经验的供应商
D.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开展能力评估,并提供必要的 ERP 培训
正确选项是 C。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项目管理的思想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全社会整合资源是项目管理的趋势。而选项 D,让自己的员工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会这些技能,往往来不及,而且这样的项目不常有,这是-种典型的资源浪费。
(4)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就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项目范围管理强调“做什么,且只做什么”也就是说,为了达到项目目标,团队要明确必须做的工作(即项目范围 ),而且只做这些工作。如果团队成员超出范围做了任何本来不用做或者可做可不做的事,必然消耗时间和资源,这通常是导致项目延误、成本超支的罪魁祸首。
质量管理也一样,质量不合格不行,质量超出标准也不好,因为超出标准的质量意味着多花了时间或者多花了钱,而且没人认可。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在项目管理的世界里不要追求完美。完美并不美,恰到好处才最美!
(5)循规蹈矩
《PMBOK”指南》里的过程,就为我们定义了一套做项目的规范动作。如果按这些过程来开展项目,你就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即便你认为这些过程十分教条和烦琐,想要放弃,也要认真想想这些可都是大量优秀企业的经验总结,按他们的套路来,结果不一定最优,但至少不会太差。
(6)锲而不舍
虽然需求层出不穷,变更无休无止,风险变幻莫测,项目风雨飘摇,但是我们不能动摇为客户 /用户创造价值的初心。没有哪个项目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我们需要有直面变化的勇气,坚持才能胜利。
(7)积微成著
与其总是抱怨没有模板可以套,没有经验可以用,不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项目过程中的需求跟踪、变更决策、计划更新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只有日积月累,才会有组织过程资产。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伟大的公司都是在不起眼的细节上“傻傻”地坚持!
例题:项目经理正在负责一个紧急的项目,尽管时间有限,但他决定从这个项目中收集经验教训。项目经理应该如何收集经验教训?
A.在项目完成后整理经验教训
B. 请公司知识管理部门派专人记录经验教训
C.如果时间允许,召开经验教训总结会
D.从项目启动开始,持续记录经验教训
正确选项只能是 D。我们在记录经验教训时,需注意三点:一是不能靠别人(项目团队之外的人 ),二是不能拖到项目结束,三是不能依赖所谓的总结会,而是应该持续并规范地记录,使其成为团队的习惯并贯穿项目的始终。
(8)公开透明
企业要创造公开透明的氛围,鼓励每个团队成员主动沟通、积极参与,因为目的成功离不开所有参与者的努力。除了涉密信息,尽量让项目信息高效发布分共享。
(9)同舟共济
项目是一条船,从此岸驶向彼岸。干系人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一荣俱荣.损俱损。做项目必须有诚信、共赢的思想,目标是让各方都满意!
例题:一家供应商报了一个低得让人不可思议的报价。作为项目经理,你该怎么办?
A.让这家供应商签署一份保证函,保证按这个价格供货
B.把这家供应商的名称报给公司的采购部,以后还可以从这家供应商采购
C.把这件事记录到风险登记册中
D.请这家供应商重新评估需求,重新报价
正确选项只能是 D。供应商的报价低得让人不可思议,通常的原因是供应商对你的需求理解得不准确或不完整。这时,你不要沾沾自喜,以为占到便宜。如果半路更换供应商,会对项目造成难以承受的冲击,影响工期、成本、质量,这些坑都得你自己填。你要记住: 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0)各司其职
例题:项目发起人从你的团队中抽调两名成员去做他认为更重要的工作你是项目经理,你该怎么办?
A.接受这个现实
B.寻求高级管理层的支持
C.向变更控制委员会(CCB ) 发起一项变更请求
D.通知那两名成员马上回来
你可能不敢轻易选 D,然而正确答案就是 D。项目章程规定,团队的分工由项目经理负责,这是白纸黑字对项目经理的授权。就算他是发起人,也不能越级指挥你的团队成员干他认为重要的工作,这是原则。如果这份工作真的更重要,那么发起人需要提出变更,走变更控制程序。如果变更被批准,则由项目经理来调整计划,重新分配资源。
在实际工作中,你可能会选 A,面对甲方,选择认怂。这说明,通过 PMP考试的要义既不是背书,也不是刷题,而是去适应和理解《PMBOK指南》的作者和出题人的价值理念和方法论。
(1)考试形式的变化
自 2021 年起,PMP考试主要采取机考的形式,但在我国暂时仍采取笔试形式(香港地区为机考 )。机考有两种形式:一是考生在远程控制的电脑上完成,二是考生到当地考试中心完成。机考的优点是考完当时出成绩。
(2)题型及占比
自 2021 年起,机考形式的考题数量为 180 道,考试时间为 230 分钟,包含两次 10 分钟的休息时间,180 道题全部计分。自 2021 年 9 月起,笔试考题数量及考试时间与机考一样。新考纲中包含四种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匹配题和填空题。在这四种题型中,单选题所占比例仍然最大,约占 80%;多选题约占 12%; 匹配题约占 7%;填空题约占 1%。不同题型的占比并非完全固定,很可能会不断调整。笔试的题型暂时只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仍占大部分。下面对多选题、匹配题和填空题进行举例。
(3)多选题举例
例题:项日经理正在带领团队编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以下哪些是可以用的风险应对方法? (选3 项)
A.召回计划 C.遣散计划
E.权变措施 G.预防措施
B.应急计划 D.弹回计划
F. 保险计划 H.纠正措施
答案:B、D、E。
多选题的难度肯定是高于单选题的,不过目前 PMP考试中的多选题都会给出正确选项的数量,所以难度有所降低。
(4)匹配题举例
例题:根据塔克曼阶梯理论,项目团队从组建到解散将会经历多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中,项目经理应该分别采用哪种管理风格?
形成阶段 影响型
震荡阶段 参与型
规范阶段 授权型
表现阶段 指令型
正确答案如下。
(5)填空题举例
例题:项目团队识别出影响项目进度的四项风险,并且对每项风险的概率和影响都进行了分值评估。
风险 | 概率 | 影响 |
---|---|---|
A | 0.7 | 0.3 |
B | 0.5 | 0.5 |
C | 0.6 | 0.4 |
D | 0.3 | 0.8 |
风险值最高的是风险_______________。
答案: B。风险值是概率分和影响分的乘积。
填空题和单选题非常接近,填空题偏向需要进行简单数字计算或简单分析的考点。
目前笔试形式因为受电脑读卡阅卷方式的限制,题型暂时没法做到像机考一样丰富,只有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但题型多样化会是 PMP”考试的发展趋势。
如果你需要熟悉新的考试题型,可以参考本书的姊妹篇《PMP 解题秘籍》,该书包含了新考纲中全部四种题型及最新的考点,可以帮助大家适应 PMP考试的变化。无论哪种题型,其实都是考核考生对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从考核目的来划分,试题包括概念题、情景题和计算题三大类。
(6)概念题
概念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点理解。
例题:一个项目涉及遍布全球各地的团队成员,产生了许多不同意见,项目经理通过成功协助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生产力。项目经理使用的是什么工具或技术?
A.冲突管理
C.整体决策技术
B.沟通模型
D.虚拟团队
答案: A。这道题考核的是对“冲突管理”这个概念的掌握。
(7)情景题
情景愿需要考生根据情境,做出正的选择;这部分考题占比最大,超过80%。
例题:在一次工程设计会议上,项日发起人提出了一个重大范围变更,让项目经理很震惊。此时项目经理首先应该怎么做?
A.将变更记录到经验教训登记册
B.调整项目管理计划和基准
C.寻找应对该项变更的资源
D.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程序
答案: D。在传统项目管理场景中,无论变更大小,无论变更由谁提出,项目经理都应该坚持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程序
(8)计算题
计算题考核的是考生的推导和计算能力。
例题:在对该项目活动进行排序时,项目团队定义活动A的持续时间为3 周,是首先开始的活动。活动 B 的持续时间为 2 周,将在活动 A完成后开始。活动 C的持续时间为4 周。活动 D的持续时间为 4 周,将在活动B完成后开始。活动 E的持续时间为 5 周,将在活动 C 完成后开始。活动 F 的持续时间为3周,与活动E存在“开始到开始”( Start-Start,SS) 的依赖关系,并具有3周的滞后时间。该项目最短持续时间是几周?
A.8周 B.9周
C.10 周 D.12 周
答案:C。根据题干描述,如图 1-24 所示,该项目存在三条路径: A一B-D.C-E、C-F,其中 C-F 最长,为关键路径。项目可能持续的最短时间 = C 的历时(4周)+E到E的滞后量(3 周) +F 的历时(3 周),共 10 周。
从项目生命周期的维度出发,传统项目场景( 瀑布开发) 约占总题量的 50%,而敏捷及混合型场景约占总题量另外的 50%。
(9)PMP考试成绩
考题按照人员 (42% )、过程( 50% ) 和业务环境(8%) 三个领域的比例分布最终的成绩也是按照这三个领域分别统计,成绩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用 A、T、BN 表示,即 Above Target (高于目标)、Target (达到目标)、Below Target ( 低于目标)、Needs Improvement( 有待提高)。最好的成绩为 3A,即三个领域均高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