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 2020年7月11日

2020年7月11日

天气:小雨转阴


【90天践行目标】(34/90)

①5:30早起

②22:30早睡

③写晨间日记


【昨日践行】

①5:30起床

②22:37入睡

③晨间日记已达成


【今日青蛙】

①好好享受杭州游

②晚间做一个冥想

*昨日三只青蛙已达成


【反思日志】

昨日早晨重新开启了我的离散数学“受苦”之旅。在学习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等值演算时,还能够凭借着我高中时的老本较为流畅地读懂并理解其所定义的内容和其包含的逻辑规律;而当我接触到了消解法时,我的“末日”来临了:一句定义要看上两遍、再仔细读一遍才能将其囫囵吞枣地先吃到肚子里,而学习到下一句定义条件时,还要回顾到前头对照冗杂繁多的字符定义。这实在是与我大一时学习的高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数学上有所谓的天赋(之前一直自认为有着那么点天赋在),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学好这一门离散数学。而在这门离散数学之外,还有一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我还没有敲开门。在早上学习了三个番茄钟之后,我就在懊糟与挫败中结束了离散数学的学习,也似乎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到现在细细回顾那种感觉,其实也并不是第一次有这种强烈的挫败感了——初中时上奥数班,高二时第一次上空间几何、第一次接触物理的电学,这些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梦魇”了。但是最后我都坚持下来了,让我撑过那段时间的动力是什么?也许是学习环境所就,也许是周围人对我的期望,也许是自我的不断救赎。但这一次,大抵是不会有这么多也许了。这一次是我独自面对恶龙的时候,是像在黑魂中没有豪杰哥的帮助时独自斩开活祭品之路时的那种坚持与决绝,是自我救赎的时候。像罗翔老师在司法课上分享的:“‘我们登上并非我们自己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选择的剧本。’我们有时会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办法,你的剧本不是你能选择的,你能做的只有努力地把你的剧本给演好。”此刻趁年少将这些知识学进自己的脑袋里,为自己未来几年舞台上的大放异彩,做一个台下功的基础吧。

【开卷有益 |知识小结】

#超级个体#独立思考决定心智上限 23-1

&内容复述

①人脑判断一个理论或思想是否正确的心智水平的三个层级:体验、解释、分析。第一层,体验,追求的不是正确的答案,而是一个“爽”的答案。第二层,解释,追求的是“合理”的解释,相信“解释起来是对的”事情。第三层,分析,追求的是“更接近真相”的答案,会经过提问,搜索信息找到许多矛盾性解释,再通过自我评估这些解释最终找到真相。

②许多时候,人们的心智还被限制在第一层。这和受教育程度并不相关。只要对方是大师、高管、企业家等看似具有相当权威的名头,人们的脑子就会放弃分辨的能力,容易全盘地接受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和结论。

③大部分人心智的上限,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他们很难怀疑自己深信的理论,因为有人缺乏分辨的意识,有人缺乏分辨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给什么就吃什么。而在不断地学习中会逐渐迷失在各种解释当中,无所适从。他们的信息源,就是他们的上限。

&每日精进

①其实质疑并不算难,但之所以说独立思考、质疑需要勇气和能力,是因为需要怀疑自己过去曾深信不疑的东西,需要突破自己的信息源,最后也会导致自己重新陷入到迷茫当中。

②曾经我对于数学“平行线不可能相交”深信不疑,认为万事万物都能通过物理的精确计算和推断来得到一个完备的架构体系以及理论证明。但之后在接触到了射影几何后,发现平行线可以在无穷远处相交,而到了高三阅读物理选修教材时竟得到了一个“测不准”定理。这些知识在一开始接触时我是强烈抵触,甚至嗤之以鼻的,但是随后深入阅读了其内容、同时又查阅了知乎、百度等资料证实了其真实性并丰满了我对这些理论的见解,才让我慢慢接受这些让我过去的认知完全颠覆的知识。但也正是“不破不立”,在这知识架构的破碎与重塑过程中,我对世界、对知识汪洋的认知褪去了过去作为“井底之蛙”时的那种不可一世的态度,而是以一种谦卑的态度去理解新知。


【感恩分享】

感恩欣远愿意将自己生活中的琐事还有自己最爱的游戏讲给我听!

感恩父亲为我出游的细致入微的操劳!

感恩父亲帮我打听并申请了社区志愿者的活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晨间日记】 2020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