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整合趋势-假期培训有感

      自己掏钱报了糖心理的认知行为治疗(CBT)长程培训课程,假期三天交代给了培训学习,别致的辞旧迎新方式让我收获满满。

图片发自App


      我有个习惯,每次培训后写点感想。三天下来虽然有点累,但还是决定写点东西,也算是对得起我辛苦挣来的几千大洋。

      本科也好,研究生阶段也好,学习心理学的时候对认知行为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学过精神分析、家庭治疗、沙盘游戏、欧文亚龙团体等,就是一直没有想过学认知行为。尤其是行为治疗,华生那些违背伦理的实验多少给了我一些负面印象,所以压根没有想过自己会去学习行为治疗。随着自己做学习心理个案的积累,两三年前,江西省心理学会开年会时让我做了一个工作坊,分享自己做学习心理辅导的经验和体会,促使我不断反思、总结效果的产生究竟在哪儿?仔细琢磨,我的辅导过程中使用了不少认知行为的理论和技术,但那都是自己看书悟来的,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中来回折腾,却从来没有想过深入学习一下。有了这么一个觉察,就想着有机会去好好学习一下认知行为治疗。

      糖心理的培训第一次放在青岛,让我有了决心系统学习一下认知行为治疗。

      有意思的是,双十二的时候我买了一批书,其中有一本通俗版的《变态心理学》。我忙着看其他书,还没来得及看它。没有想到我家孩子自己看了,还和我讨论暴露疗法。

      听课之前,我一直以为暴露疗法是一种“残酷”的方法,不得已是不会用的。没有想到徐老师特别强调暴露疗法,回避刺激只会维持和加强负面情绪(比方说焦虑)。暴露疗法可以让来访者有新的体验,这种纠正性的体验可以让来访者建立新的认知和缓解负面情绪。徐老师说,其他流派也使用暴露疗法。想想也是,精神分析治疗中的让潜意识变成意识,不就是将压抑下去的负面事件浮现出来加以释义吗?面对过去不愿意提及的事情不就是暴露吗?

      最让我脑洞大开的是与“足够好的妈妈”相对应的“恰当的挫折”。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妈妈,那就意味着妈妈有时候的回应会给孩子制造挫折。这种挫折如果是恰当的,挫折体验就会增加认知和行为模式的灵活性,少了一份刻板,孩子的适应能力就会增强。这么一来,延迟满足、最近发展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都奔涌而出,没有想到,感觉不搭的各种心理学理论都关联起来了,谁说心理治疗不是走向整合呢?

      强化是行为矫正最为常见的概念,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最初强调的强化物基本上都是物质强化。如果把强化物置换成关系强化,人本主义的思想就出来了。

      矫正性体验让个体重新建构对刺激物(情境)的认知,这一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是不是和叙事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不一样而已。尤其是最后一天下午,徐老师画出那张认知行为治疗结构图,最上端赫然写着早期经验,是否意味着认知行为治疗是主动整合了精神分析的内核的?

      想来想去,就觉得不同流派和技术间是可以关键和整合的。当然,才上第一次课,期待更多的醍醐灌顶。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治疗的整合趋势-假期培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