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初阶】C++入门一(命名空间、输入&输出、缺省参数、函数重载等)
引用不是新定义一个变量,而是给已存在变量取了一个别名,语法理解上程序不会为引用变量开辟内存空间,它和它引用的变量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
比如:宋江,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不管叫哪个名字,都指的是宋江这个人。
int main()
{
//一定要注意这里的 & 跟C语言中的取地址符号一样
//但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各有各的用处
int a = 10;
int& b = a; //定义引用类型
int& c = a; //注意:引用类型必须和引用实体是同种类型的
cout << a << endl;
cout << b << endl;
cout << c << endl;
return 0;
}
引用在定义时必须初始化
int& b; //error
一个变量可以有多个引用
int a = 10;
int& b = a;
int& c = a;
引用一旦引用了一个实体,就不能再引用其它实体
int main()
{
int a = 10;
int& b = a;
int c = 20;
b = c; //error
return 0;
}
const 修饰的原理:缩小了原有的「读写权限」,由「可读可写」变成了「只能读不能写」
例子(1):
// 我变成你的别名的条件:不变或者缩小你的读写权限是可以的,放大你的读写权限是不行的
const int a = 10;
//int& ra = a; //错误:ra变成a的别名,能读能写,放大了读写权限
const int& ra = a; //正确
例子(2):
int b = 20;
const int& rb = b; //正确:rb变成b的别名,只能读不能写,缩小了读写权限
//rb = 30; //错误,不能写
b = 30; //正确
例子(3):
int i = 10;
//double& r = i; //错误
const double& r = i; //正确
int main()
{
char ch = 0xff;
int j = 0xff;
if (ch == j) //ch被整型提升成int类型,生成一个int类型的临时变量与 j 比较
{
cout << "相同" << endl;
}
else
{
cout << "不相同" << endl;
}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x = 3, y = 5;
int* p1 = &x;
int* p2 = &y;
int*& p3 = p1; //给指针变量取别名
*p3 = 10;
p3 = p2;
return 0;
}
通过观察监视窗口可看到,p1、p2、p3都指向y
//交换两数的值(指针做参数)-- 原来的写法
void Swap(int* p1, int* p2)
{
int tmp = *p1;
*p1 = *p2;
*p2 = tmp;
}
//交换两数的值(引用做参数)-- 现在的写法
void Swap(int& ra, int& rb)
{
int tmp = ra;
ra = rb;
rb = tmp;
}
int main()
{
int a = 3, b = 5;
//Swap(&a, &b);
Swap(a, b);
return 0;
}
typedef struct Stack
{
int* a;
int top;
int capacity;
}Stack;
//这里的引用是为了通过改变形参来影响实参
void StackInit(Stack& s)
{
//...栈的初始化会改变指针的指向
}
//这里的常引用是为了减少传参时的拷贝,提高效率,以及保护形参不会被改变
void StackPrint(const Stack& s)
{
//...
}
int main()
{
Stack st;
StackInit(st);
StackPrint(st);
return 0;
}
void func(const int& n)
{
//...
}
int main()
{
int i = 10;
func(i); //(1)传变量
func(20); //(2)传常量
const int j = 30;
func(j); //(3)传常变量
return 0;
}
- 引用做参数,通过改变形参来影响实参
- 引用做参数,减少传参时的拷贝,提高效率(尤其是当参数变量比较大时)
- 如果函数中不改变形参的话,建议用 const 常引用做参数,因为
- 可以保护形参避免被误改变
- 即可以传普通对象,还可以传 const 对象
-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函数的传值返回,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
//传值返回 int Add(int a, int b) { int c = a + b; return c; } int main() { int ret = Add(1, 2); cout << "Add(1, 2) is :" << ret << 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是:3(那么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原理分析:传值返回会产生一个变量 c 的临时拷贝,作为返回值,并不是直接返回变量 c,因为变量 c 随着函数 Add 栈帧销毁已经还给操作系统了
- 再来看这个例子:函数的传引用返回,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呢?(这个是错误用法)
//传引用返回 int& Add(int a, int b) { int c = a + b; return c; } int main() { int ret = Add(1, 2); cout << "Add(1, 2) is :" << ret << endl; return 0; }
这里就没有产生临时变量了,Add函数返回了整型变量 c 的引用 int&,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里 Add(1, 2) 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平台销毁栈帧时是否会清理栈帧空间中的数据,如果清理了,则是随机值,如果没有清理,则是 3。(此段代码在VS2019上运行时结果是 3,说明VS上没有清理栈帧)
当函数返回,栈帧销毁(所以变量 c 所在的空间已被销毁),我们又通过 tmp 去访问已经被销毁的空间去赋值给 ret,本身就是一种越界行为,是错误的,访问到到的值也是不确定的,所以这里的传引用返回是错误用法,只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下传值返回和传引用返回,编译器的特性是什么。
原理分析:
用内存空间就像租房子一样,操作系统是房东,我们申请内存就像房东把房子租给我们用,法律保护别人不会到你的房子里面来,释放内存就像是我们退租了,房子还在,但使用权不是我们的了,房东可能把房子又继续租给别人。上题相当于我们退租后再拿着引用钥匙去访问房子,属于非法访问了。
- 举例如下:
int& func() { static int n = 0; // 静态b n++; // ... return n; }
引用返回的价值是减少了拷贝(比如返回的是一个很大的结构体,优势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其它价值后续在讲解……
如果函数返回时,出了函数作用域,如果返回对象还未还给系统,则可以使用引用返回,如果已经还给系统了,则必须使用传值返回。
以值作为参数或者返回值类型,在传参和返回期间,函数不会直接传递实参或者将变量本身直接返回,而是
传递实参或者返回变量的一份临时的拷贝,因此用值作为参数或者返回值类型,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尤其是
当参数或者返回值类型非常大时,效率就更低。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struct A
{
int a[10000]; //4万字节的空间
};
// 传值,会拷贝4万字节的空间
void TestFunc1(A a) {}
// 传引用
void TestFunc2(A& a) {}
// 测试函数
void TestRefAndValue()
{
A a;
// 以值作为函数参数
size_t begin1 = clock();
for (size_t i = 0; i < 10000; ++i)
TestFunc1(a);
size_t end1 = clock();
// 以引用作为函数参数
size_t begin2 = clock();
for (size_t i = 0; i < 10000; ++i)
TestFunc2(a);
size_t end2 = clock();
// 分别计算两个函数运行结束后的时间
cout << "TestFunc1(A)-time:" << end1 - begin1 << endl;
cout << "TestFunc2(A&)-time:" << end2 - begin2 << endl;
}
int main()
{
TestRefAndValue();
return 0;
}
可以看出以值作为参数效率是很低的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struct A
{
int a[10000]; //4万字节的空间
};
A a;
// 值返回,会产生临时变量,且发生一次临时变量的拷贝
A TestFunc1() { return a; }
// 引用返回
A& TestFunc2() { return a; }
// 测试函数
void TestReturnByRefOrValue()
{
// 以值作为函数的返回值类型
size_t begin1 = clock();
for (size_t i = 0; i < 100000; ++i)
TestFunc1();
size_t end1 = clock();
// 以引用作为函数的返回值类型
size_t begin2 = clock();
for (size_t i = 0; i < 100000; ++i)
TestFunc2();
size_t end2 = clock();
// 计算两个函数运算完成之后的时间
cout << "A TestFunc1-time:" << end1 - begin1 << endl;
cout << "A& TestFunc2-time:" << end2 - begin2 << endl;
}
int main()
{
TestReturnByRefOrValue();
return 0;
}
可以看出传值返回效率是很低的
- 在语法概念上引用就是一个别名,没有独立空间,和其引用实体共用同一块空间。
- 在底层实现上实际是有空间的,因为引用是按照指针方式来实现的。
底层实现意思就是编译转换成汇编去实现这个语法:(VS调式模式打开反汇编代码)
- 引用概念上定义一个变量的别名,指针存储一个变量地址
- 引用在定义时必须初始化,指针没有要求
- 引用在初始化时引用一个实体后,就不能再引用其他实体,而指针可以在任何时候指向任何一个同类型实体
- 没有NULL引用,但有NULL指针
- 在
sizeof
中含义不同:引用结果为引用类型的大小,但指针始终是地址空间所占字节个数(32位平台下占4个字节)- 引用自加即引用的实体增加1,指针自加即指针向后偏移一个类型的大小
- 访问实体方式不同,指针需要显式解引用,引用编译器自己处理
- 引用比指针使用起来相对更安全,指针容易出现野指针、空指针等非法访问问题
以
inline
修饰的函数叫做内联函数,编译时C++编译器会在调用内联函数的地方展开,没有函数调用建立栈帧的开销,内联函数提升程序运行的效率。
某一个函数会被频繁调用,为了不建立栈帧,有什么优化的方法呢
// 宏定义
#define ADD(a,b) ((a)+(b))
int main()
{
int x = 10, y = 20;
// 注意:写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你的宏被替换后对不对?
int ret = ADD(x | y, x & y);
return 0;
}
不过宏也有不少缺点:
- 语法复杂,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容易出错
- 没有类型安全的检查
- 不支持调试
所以C++搞了一些东西来替换宏:const、enum 来替换宏常量,inline 替换宏函数
inline 内联函数在 debug 模式下默认是不会展开的(需要对编译器设置一下才行,因为debug模式下编译器不会对代码优化),release 模式下会展开,我们可以通过查看编译器生成的汇编代码中是否存在
call Add
inline int Add(int x, int y)
{
return x + y;
}
int main()
{
int ret = Add(10, 20);
return 0;
}
inline
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做法,省去调用函数额外开销。所以代码很长或者有循环/递归的函数不适宜使用作为内联函数。(代码比较短,一般小于10行左右,频繁调用的适合inline)(长的函数展开,会引发代码膨胀,编译出来的可执行程序变大)inline
对于编译器而言只是一个建议,编译器会自动优化,如果定义为 inline 的函数体内有循环/递归等等,编译器优化时会忽略掉内联。inline
不建议声明和定义分离,建议都放到同一源文件中,分离会导致链接错误。因为 inline 被展开,就没有函数地址了,链接时就会找不到。
在早期C/C++中auto的含义是:使用auto修饰的变量,是具有自动存储器的局部变量,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人去使用它,大家可思考下为什么?
C++11中,标准委员会赋予了auto全新的含义即:auto不再是一个存储类型指示符,而是作为一个新的类型指示符来指示编译器,auto声明的变量必须由编译器在编译时期推导而得。
// 优点:类型太复杂,太长,auto自动推导可以简化代码
// 缺点:一定程度牺牲了代码的可读性
int main()
{
int a = 1;
char b = 'a';
// 通过右边的赋值对象,自动推导auto声明的变量类型
auto c = a;
auto d = b;
//auto e; 无法通过编译,使用auto定义变量时必须对其进行初始化
// typeid:可以去看变量的实际类型
cout << typeid(c).name() << endl;
cout << typeid(d).name() << 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注意】使用 auto 定义变量时必须对其进行初始化,在编译阶段编译器需要根据初始化表达式来推导 auto 的实际类型。因此 auto 并非是一种“类型”的声明,而是一个类型声明时的“占位符”,编译器在编译期会将 auto 替换为变量实际的类型。
当在同一行声明多个变量时,这些变量必须是相同的类型,否则编译器将会报错,因为编译器实际只对
第一个类型进行推导,然后用推导出来的类型定义其他变量。
void TestFor()
{
int array[] = { 1, 2, 3, 4, 5 };
// 通过数组下标遍历,修改每个元素的值
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i)
{
array[i] *= 2;
}
// 通过指针遍历打印
for (int* p = array; p < array + sizeof(array) / sizeof(array[0]); ++p)
{
cout << *p;
}
cout << endl;
}
对于一个有范围的集合而言,由程序员来说明循环的范围是多余的,有时候还会容易犯错误。因此C++11中引入了基于范围的for循环。for循环后的括号由冒号“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范围内用于迭代的变量,第二部分则表示被迭代的范围。
同时范围for还简化了代码。
void TestFor()
{
int array[] = { 1, 2, 3, 4, 5 };
// 自动依次取数组中的元素赋值给e,e是别名,e的改变就是数组的改变
for (auto& e : array) // 这里必须要添加引用
{
e *= 2;
}
// 自动依次取数组中的值赋值给e,自动判断结束
for (auto e : array)
{
cout << e << " ";
}
cout << endl;
}
【注意】与普通循环类似,可以用continue来结束本次循环,也可以用break来跳出整个循环。
对于数组而言,就是数组中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的范围;对于类而言,应该提供begin和end的
方法,begin和end就是for循环迭代的范围。
指针其实就是一个编号,指针本质是以字节为单位内存空间的编号,空指针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内存的第一个字节的编号,一般我们不使用这个字节存有效数据,用空指针一般是用来初始化,表示指针指向一块没有存有效数据的而空间。
在良好的C/C++编程习惯中,声明一个变量时最好给该变量一个合适的初始值,否则可能会出现不可预料的错误,比如未初始化的指针。如果一个指针没有合法的指向,我们基本都是按照如下方式对其进行初始化:
void TestPtr()
{
int* p1 = NULL;
int* p2 = 0;
}
但NULL实际是一个宏,在传统的C头文件(stddef.h)中,可以看到如下代码:
#ifndef NULL
#ifdef __cplusplus
#define NULL 0 //
#else
#define NULL ((void *)0) //
#endif
#endif
可以看到,NULL可能被定义为字面常量0,或者被定义为无类型指针(void*)的常量。不论采取何种定义,在使用空值的指针时,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
程序本意是想通过f(NULL)调用指针版本的f(int*)函数,但是由于NULL被定义成0,因此与程序的初衷相悖。
在C++98中,字面常量0既可以是一个整型数字,也可以是无类型的指针(void*)常量,但是编译器默认情况下将其看成是一个整型常量,如果要将其按照指针方式来使用,必须对其进行强转(void *)0
int main()
{
// C++98
int* p1 = NULL;
// C++11,以后推荐它当空指针使用
int* p2 = nullptr;
return 0;
}
【注意】
nullptr
表示指针空值时,不需要包含头文件,因为 nullptr 是C++11作为新关键字引入的。sizeof(nullptr)
与 sizeof((void*)0)
所占的字节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