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同题】田楠:味道

这个春节,我尝到了生活里的另一种味道。

过年包饺子,是母亲的活儿。看着母亲娴熟的手法,我不禁心血来潮,想学学。母亲先是不肯教,后来还是答应了。大概是家里没有女孩子的缘故吧。

饺子皮,在母亲手指间轻巧地摊开,加上已经调好的肉馅儿,一捏一挤,一个元宝式饺子就诞生了,看上去蛮简单的!

可妈妈还是不放心,用超级慢动作给我重新演示了一遍,还手把手的教,讲真,我比听课认真多了。可不知道为什么,那一捏一挤的简单动作,在我这儿老是走样!我一次又一次的模仿,观察,再模仿,如此反反复复,终于包出了一个像样的饺子——虽然还有些歪歪的,可心里的味道啊,是甜甜的。

谁说男孩子不能下厨房呢,我这算不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在农村,还有一样活儿据说是只有男孩子才能做的,那就是打纸钱。

买来的火纸要用钱凿印成古时麻钱的模样,据说是那个世界里的货币,这些麻钱,是用钱凿一锤一锤手工印上去的,所以也叫打火纸。打火纸讲究蛮多,诸如必须是男子,要在十二点之前完成,还要蹲着打,以示对老祖宗的尊敬,钱镯放在的位置要对,不能连在一起,不然这钱不能用……有了包饺子的“教训”,在听老爸说这些规矩时,便目不转睛的看着老爸熟练的手法:他把钱镯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一棒子下去一个印。我在手上比划着,到我练习时,我一点都不敢马虎。钱凿印下去的火纸散发着一种特有的味道,我知道,那除了火纸特有的香,更有我的虔诚。

可能正是这份敬意,三十的团圆饭,我也尝到了和往年不一样的味道。鞭炮声中,平常的敬酒,祝福,欢声笑语,都变得格外亲切。原来,就算是认真的吃一顿饭,都会发现一些被忽略的细节与乐趣。

晚上,带着我打的纸钱去上坟,在那么多的麻钱化成一缕青烟时,我默默的祈祷,祈祷祖先会保佑他们的子孙平安健康幸福。我听老爸说过,老太他们生前的艰辛,愿我们给他们带去的那么多纸钱,能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岁月安好。

“吃饺子了!”老妈一声呼唤把我拉回了现实,“今年我在饺子里放了硬币,谁吃到谁就有福!”

“妈,包饺子时你咋不说,我好做个记号啊!”我马上跳起来,“妈,我自己舀!”据我推断,这有硬币的饺子一定在锅底呢。妈妈笑着,把盛好的那碗递给了哥哥,我这哥哥啊,可是两年都没有在家过年了。

我后悔莫及,只能发奋吃饺子咯。可一碗去了大半,带有硬币的饺子还不见踪影,哥哥那边,第一口就是!一碗到一半,就有两个了,我这心里的那个味道啊,全是羡慕和嫉妒。

就在抬头缓口气再吃下去的瞬间,我发现妈妈正在看着哥哥,那带点鱼尾纹的眼神里,满是心疼和爱意。

那一刻,有一种味道,在心底,袅袅婷婷。

写尽千般,生活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假期同题】田楠: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