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

有一次开家长会,我认识了燕姐。燕姐皮肤白皙,五官周正,一头短发颇似台湾主持人小S.人如其名吧,个子娇小,身材窈窕,阳光的她似乎双臂一张就能飞起来。

会上有半小时的时间供家长们交流。对于孩子们的辅导班和培训班的事情,同桌的燕姐侃侃而谈。她主张孩子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去掌握知识,而不是通过课外各种渠道去补习。

“不进则退嘛,现在大家都去补习班,咋们不去就落后咯。”

“现在孩子的课业任务太重了,报那么多补习班要累坏的。”

“有的内容老师课堂上不讲的呀,只能补习班上去听呀。”

……

大家众说纷纭。

燕姐很坚持自己的主张。

我扫了一眼成绩单,发现燕姐的儿子,也就是我儿子的同桌,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前五名。我一脸歆羡地说:“你儿子真聪明,不上补习班,成绩还这么好!”

“谢谢。现在的孩子都聪明的,只是我没有剥夺他的课余时间,他才不厌倦学校的学习而已”,她笑着说,“孩子们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课余时间本来就属于他们自己的。周末我就带他去动物园、科幻城什么的,又长见识,又放松身心……”

“听了你说的,我都想立马把我女儿的奥数班跟外语班都取消了。”

“我今天就回去跟老公商量一下,少报点辅导班”“我也考虑考虑给咱闺女减负了。”

……

燕姐说“这周末我打算带孩子去登黄山,你去吗?”

“这个,我问问我老公吧。”

想来燕姐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什么事都是她一人拍板就可以了。不像我们这些人,自己的意见只起百分之五十的作用。

我将自己的钦佩之情和盘托出,赞赏她既做得了孩子的主,又决策得对,把孩子带得很出色。

有点意外地,她讲起了公司决策折中的弊端。这番道理,我之前也听说过。当双方意见不一时,两边的建议都不采纳,而做出介于两端之间的中间行为。而事实上,两个方案的优势都被摒弃了。

回去我跟老公说“平时你比我更忙一些,孩子的事就我做主吧。”

老公一愣:“怎么了?”

我把燕姐的案例跟理论详详细细地对他讲了一遍。

“道理嘛,是有。但是,我毕竟是孩子他爸,我也有教养孩子的责任。有什么事,还是先跟我商量吧。”我听了略沮丧。

趁休年假,我约燕姐出来喝咖啡。

“儿子的学习,我们两个人管,都不见得长进。有时候还退名次下来,真是让人头痛。”

“先找找原因吧。在读书的是孩子,你们俩跟孩子谈谈,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嗯。”

“好好跟你老公商量下,”她呷了一口咖啡说,“不是补习班不管用,是不一定奏效,咋先把问题的根源找到好吧?”

很明显,燕姐的第一句话让我错愕了一下,后面的几乎没有听进去。我疑惑地问她。

“咳,商量的结果不一定是折中嘛!谁的措施更能帮助孩子,就听谁的嘛。”

我有点不好意思地一拍脑袋,怪自己怎么就犯糊涂了呢。

放下手中的咖啡杯,她说“商量自有商量的好处,至少想的办法多嘛……”抿抿嘴,她接着说“不像一个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孩子的整片天,什么都要我一个人解决。”

我下意识地微微长大了嘴。她倒是安之若素,平静地说“我老公几年前被单位派去出国深造。头一年还隔三差五视频联络我们母子,后来联系得少了,再后来人就跟蒸发了一样。我找过他的单位,没人知道他的情况。”

“不好意思让你说这些,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只是……”

“别别别,你可千万别说什么对不起的,你一点没错哦”为了消除我的歉意,她先笑开了。

“也不是什么秘密啦,我现在习惯了,也不算是什么难过的事。只是想跟你说,有人商量也是好事,虽然可能有争吵。”

是啊,那么多事,有人一起扛还每每不好吗?一个人拍板,有时候,也是一种无奈吧。

每次争论,想起燕姐,我都能在一种微妙的幸福感中,心平气和地把它退回商量的水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