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单身的爱情之惑
昨天看热搜新闻上说,国内适龄单身人口已超两亿。这么多年轻人单身不恋爱、不结婚,到底是主动单身还是被迫单身,到底是不敢、不能还是不愿意走进亲密关系呢?
昨晚跟老婆大人一起看黄渤主演的电影《心花路放》,这部电影之前已看过两遍,陪老婆大人再看一遍,感觉还是很有收获,发现了之前未曾注意到的一些小细节。
之前看《心花路放》,我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黄渤饰演的那个为了爱情放弃大好歌手事业、靠开二手音响店谋生的loser耿浩身上。我觉得耿浩太可怜了,他为人那么实诚、对爱情那么忠贞,却惨遭妻子背叛,一直沉溺在“没顶般”的巨大痛苦中出不来。而他的好朋友、徐峥饰演的郝义,好心好意开车陪他一起千里旅行散心,故事由此展开……
这次再看这部影片,我才算是真正看明白导演宁浩的编剧巧思与良苦用心。原来剧中郝义与耿浩其实是一个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象征着一个人面对婚恋所抱持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依恋模式,即依赖型依恋与逃避型依恋。耿浩、郝义他们互为好基友、更加互为阴影。
国内著名心理学者、亲密关系专家陈海贤老师在其新著《爱,需要练习》一书中指出,成年人的亲密关系本质上与小孩子与母亲(原生家庭重要亲人)的依恋关系一脉相承,也可以分为逃避型、依赖性和安全型三种基本的依恋类型。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一出生,除了需要食物营养之外,更加离不开身边重要亲人提供的心灵营养——身边重要亲人诸如母亲,提供的温暖养育与心灵抚慰,天长日久会化为我们内心的“安全基地”或“不安全基地”,使我们受用一生或受尽内心折磨还不明所以、不知所由。
在儿童期,拥有安全依恋型的小孩子,母亲在身边时能够放心大胆地玩耍,以丰沛好奇心和旺盛精力勇敢探索周围世界。即使母亲短暂离开,他们也不会过分慌张,因为他们内心确信母亲一定会尽快回到自己身边,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抛弃自己。
天长日久,他们就会把母亲(或父亲等身边重要亲人)带给自己的这种安全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年后他们走进恋爱婚姻时也会表现得自信独立、落落大方,在保持自身人格与心灵独立的基础上,与恋人互敬互爱、和谐相处。
而依赖型依恋模式的小孩子,他们恨不得无时无刻都紧紧黏着母亲,生怕一不留神母亲就会离开或抛弃自己;只有母亲在自己视线范围内,他们才敢放心大胆地去玩耍,去谨慎探索周围世界。一旦母亲短暂离开,他们立刻慌了神,抛下玩具大哭大闹,不再探索周围世界,非要母亲立刻回来安慰自己不可(像不像被妻子抛弃了的耿浩的表现?)。
而逃避型依恋模式的小孩子,则就像依赖型孩子的延续一样。当母亲频繁离开自己或长时间抛弃、漠视孩子后,那些过分依赖母亲的孩子内心会受到严重伤害。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本能,他们会慢慢学会不再过分依恋或依赖母亲,即使母亲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他们也会表现得非常冷漠、无所谓的样子。只有母亲用天长日久的实际行动,重温温暖他们那颗孤独无依、深深受伤的小心灵,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才会逐渐放弃逃避型的不良依恋模式,一步步尝试学习依赖型、乃至安全型的依恋方式。
由以上分析可知,《心花路放》中可怜的loser耿浩,在婚恋中与妻子相处时,其实就是过分依赖型依恋模式的典型代表。他表面上为了爱情可以牺牲前途光明的民谣歌手事业,甘心开个破二手音响店谋生,为了爱情可以说姿态卑微到了尘土里,恨不得天天围着恋人转,一举一动都渴望讨恋人欢心。实则这种内心不独立、过分依赖恋人的爱情模式,很多时候只会给对方造成非常强烈的心理压迫感乃至窒息感。他们越是爱得热烈、越是被自己的爱情付出“自我感动”得稀里哗啦,恋人越是想逃、想要逃得远远的。本质上都是因为这不是真的爱情,而是以爱为名的心理依赖和“爱的乞讨”。
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小例子。回忆早年间我上学时候那段青涩的初恋时光,我只记得对方每次写信都要写上“心心相印、永不分离”之类的甜言蜜语,但这类词只会让我感觉一股道德捆绑和强烈的窒息感。我特别受不了这种感觉,于是最终俩人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说说耿浩的好朋友郝义,这俩人互为好基友、其实更加互为阴影。如果说耿浩是依赖型恋爱模式的代表,那么郝义就代表着逃避型依恋模式的典型。
在郝义看来,自己的好朋友耿浩实在是个大傻缺,动不动就对婚恋投入真感情,到头来内心深受伤害;而自己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潇潇洒洒沉迷肤浅情欲多快乐。郝义的口头禅就是“同一个女人千万不能睡两次”。他在旅行途中用所谓的恋爱技巧、很快勾搭上了阿凡达女孩,发生一夜情之后没想到女孩“赖”上他了,不仅给他煮面还给他剥了一个茶叶蛋。面对这种令人温暖心醉的爱情体验,郝义不是勇敢去接受,而是本能般想要逃得远远的。他害怕自己万一陷进去、动了真情,结局十有八九会像自己的好朋友耿浩一样惨遭抛弃。所以他要在恋人有可能抛弃自己之前,先行抛弃对方,这样自己内心也就永远不会受到伤害了。
就像著名电影《心灵捕手》中那位天赋异禀的小混混威尔一样,他小时候在一个又一个寄养家庭中长大,从来不曾体验过安全型依恋的美好滋味。成年后他学会用打架斗殴、玩世不恭等一系列心理防御手段把自己脆弱内心重重包裹、守卫起来。面对恋爱他也是典型的逃避型,一旦恋情有些风吹草动,他立刻就会反应激烈,并且会在恋人变心或可能抛弃他之前,先行抛弃恋人,以便不再让他小时候被一户户寄养家庭抛弃的悲惨命运重演。
还好,《心花路放》给出了大圆满结局。郝义不再下意识地逃避感情,沉溺于肤浅无聊的一夜情,他与“阿凡达女孩”修成正果,勇敢走进婚姻。而他的好基友耿浩也终于走出了婚姻破裂的心理阴影,悲惨的婚恋失败教训,让他学会了独立和坚强,不再无意识地过度依赖恋人。他只有先保持自身人格独立与心灵强大,才能敞开心扉去真正爱一个人,和对方共同构筑既温暖真挚、又拥有空间感的爱情;而非在情感上过分依赖恋人,给对方带去强烈的压迫与窒息感还不自知、不自觉。
说起来,我自己的婚恋经历,也是一次从逃避型、依赖型再到安全型依恋的“个人进化史”。我记得刚跟老婆大人认识的时候,一直是她主动追我,而我虽然也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美好,但在内心深处一直不敢全心投入。直到我们刚结婚那几年,两年多时间我还动不动每晚加班、宁可住在公司宿舍也不回家,只有周末才允许自己回家跟老婆小聚。
表面上看我是因为热爱工作,甚至可以说是工作狂,而现在再仔细回顾,就会发现其实真实原因是我对我们的感情没有信心。我当时固守所谓的“逃避型依恋模式”,不敢真正放心勇敢地在婚姻家庭中投入全部感情,我就像《心花路放》中的郝义一样,害怕万一投入全部真情,婚姻却失败了那内心该多么受伤啊。
一直到结婚跟老婆大人相处五六年之后,我才渐渐从逃避型依恋,过渡到“依赖型依恋”。我记得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黏着老婆,她到哪里我都想跟着,我自以为自己非常爱老婆,而在她看来跟我待在一起则“腻得慌”。这种缺乏空间感的爱情,让她觉得很腻很累。
还好机缘巧合,老婆大人前几年因为照顾家里老人,在外地一口气待了大半年。就是这大半年时间,我才渐渐学会从过分依赖老婆,到慢慢学会人格独立与心灵自由。其间心路历程不说也罢。
等老婆大人再次回到我身边时,我感觉自己内心真正成长成熟了,表现在外在行为层面,就是我从心理上、情感上不再过分依赖对方。我跟老婆大人之间开始保持适度的空间感与距离感,如此一来,我们俩人相处起来更加轻松自在,俩人既能享受爱情的甜蜜美好,更能享有各自独立心灵空间,这样的爱情婚姻才能更加长长久久吧。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岸见一郎在《恋爱中的小哲学》一书中写道,“在日语中,人被称作‘人间’,因为人正是处在人与人之间的,因此,一个人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国内著名心理学者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一书中亦提到类似观点,即“人的自我”本质上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段关系,不是说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叫自我,而是说我们的自我本质上都从人际关系中构建出来的(比如我们每个人内心固守的与恋人的依恋模式,就来源于小时候与原生家庭重要亲人的人际互动经验),也只能通过参与新的人际关系而得到不断优化完善。
说了这么多,希望国内那两亿单身人士,也能够及早觉察、洞察自我内在依恋模式的缺点和不足,并鼓起勇气、敞开心扉走进婚恋;通过勇敢去爱一个人,通过真诚构建一段恋爱关系,来觉察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学会真正爱自己和爱他人。
爱,需要练习;爱,更需要行动,积极勇敢、正念觉察去恋爱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