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书而已

孟玉楼沉得住气,拿得住身段。如果人家一流露出意思,自己就赶快跳出来,那便自贬身价了。

孟玉楼深知隐忍之道,表面上不争不抢,也不勾三搭四,遇有挑拨离间的机会,也使的软刀子。

读《金瓶梅》,体会到更多人生滋味,觉得真的是在阅读自己。如果没有这个机会读《金瓶梅》,它就永远停留在那里,永远只是一本“书”。

芸芸众生这么多人,有几个人在读它,有几个人读完它,又有几个人读通了它?

前面的情节都是现实主义的,到了最后,却以魔幻的形式来终结。无论小玉看到的亡魂,还是吴月娘的梦境,都告诉你,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最后的审判,颠覆了被普遍认同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是未报,时候未到”的观念,这很大胆。一般的旧小说,总要带着“劝善”的使命感,但《金瓶梅》没有落入这般俗气。它不要伪善,不要虚假,就是告诉你:“人事如此如此,天理未然未然。”这才是最接近现实的人生。我们看过多少恶人活百岁,好人没棺材。劝自己“时候未到”,问题是我们都等不到。所谓善恶有报,很多时候是骗人的。命好的继续好,命坏的继续坏,你可以很不服气,那就不服气吧。

    命好的,比如西门庆,托生为富户沈通的次子沈钺。你看他一生为恶多端,可是下辈子照样当有钱人家的孩子。李瓶儿,托生为袁指挥家的女儿,是官员千金。而可怜人下辈还是可怜。孙雪娥,托生到贫民姚家,搞不好没几岁又要被卖了;西门大姐,托生为东京城外藩役钟贵女儿,也是底层人家。甚至男的继续当男的,女的继续当女的,一点都没有改变。

只是一部书而已。一部书,只是文字而已。然而读到后来,竟有过了一生一世的感觉。

如果一定要你认同一个《金瓶梅》中的角色,你会选谁?或者说,你愿意穿越到谁身上?西门庆?真有志气。春梅?春梅也不错。孟玉楼第三志愿。如意儿?她后来也算平平安安的。玳安、小玉也不错。有没有人要当潘金莲?有没有人要当李瓶儿?

  书中大部分人物都属于浅思维的平庸角色。《金瓶梅》中角色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能够代表最大多数人的人生。

所以《金瓶梅》常被认为不是哲学家写的小说,也不是诗人写的小说,而是真正小说家写的小说。人物没有什么强烈情绪,天天就是吃喝拉撒睡。

    美学之要在“真”

    《金瓶梅》里面的人生,有别于所谓的帝王将相,也不是英雄豪杰,更不是神魔鬼怪,这些人或非人的想法跟普通人都不一样。

帝王将相只想杀人,

英雄豪杰只想被杀,

神魔鬼怪上天入地,

但谁也没见过。

普通人整天在想什么?

从头到尾在骂陈经济,可是陈经济这种不知死活的人,在我们身边多得很。

    孟玉楼比较像样,可是不要忘记,她顶多是一个“自了汉”——独善其身就好了,不会推己及人,兼善天下的。如果有人危及她,她一定出手,你看她把陈经济害得多惨。而我们很多人,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不会操心国计民生,也不想将来怎样,太遥远了。日子过得下去就好了。

    当然你要将人物分类也可以。比如,吴月娘、潘金莲和李瓶儿,分别代表了婚姻、情欲,以及爱情。月娘代表婚姻,得以善终,说明作者肯定婚姻是长期维持稳定的两性关系的方式。潘金莲代表情欲,结果“街死街埋”,暗示泛滥的情欲是不该有的。李瓶儿代表爱情,虽然短暂,毕竟还有那么一些令人惋惜的回肠荡气,所以她死后比生前更加有光。这也符合许多爱情的面貌——结束之后才成佳话。

    佛家说,人有贪嗔痴慢。贪是吴月娘和西门庆,嗔是潘金莲,痴是李瓶儿,慢是春梅。这些看起来轰轰烈烈的角色,也都是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每个人有不一样的环境、个性、机缘与求生的本能,搭配出一条自己的路。从这个意义上说,《金瓶梅》中人物的命运,大部分是由自己决定的。吴月娘的长寿善终,孟玉楼的美满婚姻,西门庆的纵欲早夭,李瓶儿的缠绵恶疾,潘金莲的血腥杀戮,以及宋惠莲、西门大姐的上吊自杀,每个人的结局,从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上来分析,都是合情合理的。

    《金瓶梅》了不起,告诉你这就是每个人结结实实的命运。西门庆,一个破落户,“潘、驴、邓、小、闲”,会赚会花。《金瓶梅》美学最重要的一个字是“真”。这就吊诡了,一本几百年来最有名,反而是最真的书——真实的食物、真实的语言、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人生……可能就是因为它太真了,才会被禁掉。

    生活在道光、光绪年间批点者文龙,曾这样概括自己阅读此书的感受:“天下确有此等人,确有此等事,且遍天下皆是此等人,皆是此等事,可胜浩叹哉!”意思是故事里的人物都生猛鲜活,有血有泪,充满了生命力,也就是真。文龙称西门庆凶暴小人”,在其将死之时,松了口气般,说:“若再令其不死,日月亦为之无光,霹雳将为之大作。”但跟着他就讲:“其为人不足道也,其事迹亦不足传也,而其名遂与日月同不朽。”读过《金瓶梅》的人有限,但很少有人不知道西门庆是谁吧。放在现实人生里,西门庆是坏榜样,但经过文学家的生花妙笔,却能够诞生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自然主义文本,《金瓶梅》化丑为美,保留了人世间的一份真。

    与几乎同时代的中国传统小说相比,《金瓶梅》的叙事语言上也有自己的特点。《金瓶梅》则采用了原生态的市井语言。比如潘金莲泼辣的言辞,应伯爵耍嘴皮子的功夫,孟玉楼刀切豆腐两面光,月娘气急时骂人的粗话,还有媒婆的三寸不烂之舌,尼姑道士满口的生意经,都非常活泼。

文龙主张,读《金瓶梅》“若能高一层着眼,深一层存心,远一层设想”,即能摆脱迷障,看到它的美好。

    我阅读这部书,做到“高一层着眼,深一层存心,远一层设想”了吗?

    不要强调好人坏人,道德不道德。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处,人生就是这样尽力走下来。

    “美不胜收”的《金瓶梅》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

    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

    佛语戒无伦,儒书贵莫争。

    好个快活路,只是少人行。

    白云山,红叶树,阅尽兴亡,一似朝还暮。多少夕阳芳草渡,潮落潮生,还送人来去。

    阮公途,杨子路,九折羊肠,曾把车轮误。记得寒芜嘶马处,翠管银筝,夜夜歌楼曙。

    境界开阔多了,典故运用得也很娴熟。

    人生切莫恃英雄,术业精粗自不同。

    猛虎尚然遭恶兽,毒蛇犹自怕蜈蚣。

    七擒孟获奇诸葛,两困云长羡吕蒙。

    旧日豪华事已空,银屏金屋梦魂中。

    黄芦晚日空残垒,碧草寒烟锁故宫。

    隧道鱼灯油欲尽,妆台鸾镜匣长封。

    凭谁话尽兴亡事,一衲闲云两袖风。

    境界高,意象也美,并且不再局限于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综观烟云般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部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