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记得有位写公号的前辈说——情感类文章是最容易出爆文和吸引粉丝关注的。很可惜,我是不善表达描述自己情感的人,也很少去触及这方面。一方面觉得这会暴露出自己的隐私,另一方面着实因为自己也搞不懂“爱情”这个千古难题,很容易陷入消极情绪或者变得极端,很难保持中立的理性。

很佩服那些情感大咖们,不经意间就会挑拨起读者内心的柔弱,顺着文字情绪起伏,一边不停点头赞同,对啊对啊,这就是我啊!一边又痛彻心扉的表示,我要怎样怎样,再也不能怎样怎样。

然而,爱情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它让你轻易相信任何东西,却又轻易质疑任何东西。

今早通勤路上,刚刚读过一篇11的随笔,谈论喜欢与爱。

喜欢是心动,而爱是心痛;
喜欢一个人会开心,而爱一个人会失落;
爱需要包容一个人所有的缺点,不计回报的付出,喜欢却不必如此;
喜欢是一眼的惊喜,转身的薄情;爱是辗转流年沾边的那滴泪。

我们都希望对方爱着自己,而自己喜欢即可。放不下的是他,爱到心痛的是他,包容你的缺点不计回报付出的还是他。如果你在对方身上体会到心痛、失落,不计回报的付出,作为女人你不会想到这是真爱,反而会总结出他让你患得患失。这背后何尝不是将人性的私欲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口口声声说“爱”,其实最多做到“喜欢”罢了。承认吧,爱情这个玩意儿经不起推敲。

是不是真有那么多值得赴汤蹈火的男人和爱情?每次沉沦是不是真是无可救药的命数?然而并不是,那出路和清醒都是栽在自己手里了。

读完是不是有点丧,爱情一旦撤去朦胧浪漫的面纱,真相让人冷颤。


为什么会有“爱”?

千百年来,无数领域学者都试图用文字、数字、图表把它描述出来,却只能捕捉出它的影子,难见真容。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被认可。美国科学家研究表示,一个人幸福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关系,这里即包括社会人际关系,也包括家庭间亲密关系。正如蔡康永所说,我们往往是透过爱我们的人,才发现自己有多么好!

可见,每个人都希望被爱包围。然而,这世界的爱就像“能量守恒定律”那样,没有人只能一味的索取爱,也没有人只是一味的付出爱。必须有对方的反馈,爱的力量才能流动起来,才能真的成为爱。

区别“喜欢与爱”真的那么重要吗?

我们总认为爱比喜欢更加深刻与永恒,然而我们总是忽略没有喜欢,何来的爱?谁又能肯定喜欢里到底是否藏着几分爱意?当感情破裂,爱意已逝,往往喜欢也不复存在。

是不是我们给“爱”捆绑了太厚重的枷锁?总认为要刻骨铭心的喜欢才能称为爱,要用力再用力的喜欢,才能量变到质变,升华成爱!

只是,这样沉甸甸的爱,会不会太累了呢?

其实爱很简单,就是想和对方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消磨后半生。没有那么多的算计与阴谋,没有那么多的利益与权衡,只是简单的愿意在一起,共享着彼此的人生而已。

每份爱情都要它独特的模式,我们无法从情感大咖那里习得一招制胜的秘笈,也无法复制旁人爱情的模式。而两人建立专属爱情模式的过程,就是爱情最迷人也最折磨人的样子。

也许前一刻还沉浸在甜蜜中,后一刻便互相猜疑发脾气。也许前一刻还在委屈失落,后一刻便感动不顾一切。

每一个遇到过爱情的人,都见识过它的魅力,为它笑过哭过,为它怨过怒过,为它茶饭不思辗转反侧,为它变成更好的自己。


昨天,是与G先生相见100天的日子,本以为会情意绵绵的约会,却戏剧性的发生一些事情,乃至睡前情绪有些低落。躺在床上,忍不住骂自己真够笨的,莫名其妙的搞成这样。本来想在昨天,酝酿写一篇《爱情最好的模样》,回味一下与G先生100天的点点滴滴,可惜情绪生生错过了,莫名其妙在今天写出了这么一篇随笔。

果然,我不太会写情感类文字,也许还要好久好久~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