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让你学会看清关系中的自己,努力成长


你是不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特别多的困惑?比如说总无法摆脱父母的控制,活在过去的伤害中无法走出;被父母经常性忽略或者挑剔,没有存在感;甚至价值感比较低,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情……

与别人的关系,常常是我们小时候与父母关系的投射。《在人际关系中成长》一书的作者胡慎之老师拥有20多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曾任CCTV《心理访谈》特邀嘉宾,湖南卫视《变形记》特邀心理顾问,同时是《爸爸去哪儿》和《奇葩说》知识合伙人。

在这本书中,他通过大量实际案例,从分析问题入手,引导我们认清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客观审视我们在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一.你的玻璃心是怎么形成的?


很多人回忆自己的青春期,都觉得那个时期的自己特别容易受到伤害,有一颗“玻璃心”。那么,这种“玻璃心”是怎样形成的呢?


有些人跟马大哈一样,啥事都不在乎,但是有些人看到别人一个眼神不对就心碎。这就是传说中的"玻璃心"。


胡慎之老师告诉我们,形成玻璃心主要与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有关。


第一种方式是完全忽略我们的感受,给我们制造很多挫折,犯一点小错就严厉批评指责,或者不理不睬。这会让我们特别敏感,丧失自信心。


曾经我也是这样的玻璃心,小时候爸爸对我要求特别严格,放学回家跟小朋友玩一会儿,他会突然出现,把人打得晕头转向,揪着耳朵回家让写作业。无意中说错一句话,也会引来拳打脚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错哪了,也会挨骂挨打。


特别是当着小朋友的面挨打以后,自信心会丧失到极点,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这种感觉如影随行,一直到长大都觉得所有的男人都是坏人,走路的时候都不敢抬头,溜着墙跟走。


第二种方式是太过宠溺,任何事都由父母替孩子代劳,来把孩子培养成巨婴,不能承受任何挫折与打击。


曾经有一个同事就是这样,工作上正常沟通,人家都是一推六二五的态度,任何事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客户说两句不客气的话就哭到天昏地暗,闹着要辞职。


对于第一种,作者提出应该注意不要把敏感点泛化。所谓泛化就是曾经受到过别人的伤害,就会认为所有的人都会伤害自己,于是时刻保持敏感,观察别人是不是会伤害到自己。


为了避免泛化,作者给出几点建议:


1.尽量不要负面评价自己。

2.接受真实的自己。

3.允许自己把事情搞砸。

4.要相信这世上有人能接纳包容自己。

5.不要想着成为别人,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6.努力摆脱敏感,收回注意力。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多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成长,锻炼钝感力,可以让自己不那么敏感与脆弱。


对于被宠溺大的巨婴,作者建议应当给予恰到好处的挫折,能够锻炼人却不能打倒人,这样能够使她知道外面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己。


二.暗恋只是一种自恋,并不是真正的恋爱。


我们内心对分离怀有恐惧,或者分离会给我们带来悲伤,这种强烈的悲伤让我们无法承受,所以我们不愿面对分离。想要避免分离,就是不要与他人建立关系。


小时候没有与父亲建立良好互动的女孩,长大后一般会陷入暗恋的状态。


记得小时候,父亲基本上对我是不闻不问,如果问也是指责我那件事没做好,再后来就是他们离开家乡,让我变成了留守儿童。


父爱的缺失,让我长大以后不敢面对自己喜欢的人。那时候我们很多女生都喜欢年轻帅气的历史老师,我也不例外,那个老师很阳光,知识很渊博谈吐很幽默,符合了我们那个时代的小女生对男朋友所有的想象。


暗恋就是暗恋,再美好也不是恋爱,因为它不符合恋爱的三要素:激情,承诺和亲密。


暗恋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他不需要经过检验,不需要有激情这个最重要的元素,不需要肢体的接触,有的只是柏拉图式的纯洁精神恋爱。


暗恋的人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把对方完美化,没有一点瑕疵,同时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不够优秀,配不上对方。


暗恋说到底还是一种自恋,满足自己小时候未能达成的心愿,未能与父亲建立好的链接。


作者认为,走出暗恋最重要的是要与对方真实接触,发现她的小缺点,小毛病,看两个人是否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否深入的沟通并建立起真正的恋爱关系。

三.不停抱怨父母,就是在复习过去的伤害,会让我们更加痛苦。

所谓痛苦的舒适区,就是不断抱怨过去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在一些家庭,这是一句最大的谎言。有些父母面对生活的无力时,会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都是因为你,我们才不离婚的!你要是个男孩,该有多好!……


如此种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罪的,多余的,是因为自己的出生才给父母带来这么多的痛苦,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

这是非常痛的领悟,每个孩子都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长大之后,每每回忆起父母这样对待我们,都会心生怨恨与痛苦。


但是不停地抱怨父母,把一切都不幸都推给原生家庭,我们就能过好吗?答案是并不。越抱怨我们越痛苦,在抱怨中,似乎我们可以停滞不前,可以不必面对真实的世界对我们的影响,抱怨的痛苦保护了我们,让我们不愿意向前迈一小步。


这对我们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要想走出抱怨痛苦的舒适区,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认知,用新的方式和态度对待外面的世界,当我们想抱怨的时候,要正视自己的情绪,而不泛化情绪。


四.怎样才能感受到别人的爱,并学会去爱别人?

一个人之所以无法与人建立关系,就是因为害怕这种关系断裂,也可以说害怕在这种关系中再次体验到被抛弃的感觉。           

                     

不管有多难,我都坚决亲自带孩子,绝不出去打工,把孩子变成留守儿童。

那是因为曾经我就是留守儿童,十岁开始寄人篱下。姥姥家、姨妈家、奶奶家、甚至妈妈的同事家,都曾经是我寄居的地方。

既然是寄,就不可能有归属感,还总要看着别人的脸色,努力讨好别人。所以很多年我是特别恨父母的,当我特别特别想念他们的时候,他们不在,等我到了适婚年龄,我就毫不犹豫地远嫁。

现在他们老了,终于想到我了,虽然我也很想念他们,却再也不想跟他们在一起了。因为我再也感受不到他们的爱,同时也给不了他们需要的爱。

作者说,一恋有三种形式:安全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而我对父母应该属于典型的回避型依恋:既渴望依恋,又害怕再次分离带给自己伤害,所以就与他们保持着距离,不敢亲近。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

作者认为我们的心像一个蓄水池,如果小时候接受到的无条件的爱够多,我们的蓄水池就是满的,就能分给别人一些。之所以不能爱别人,是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缺爱的孩子,我们蓄水池中根本就没有水。

怎样才能感受到别人的爱并学会爱别人呢?对此,作者提出了四点建议:

1.要学会原谅。并不是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合理化,而是过去不可能再重来,虽然父母曾经将自己抛弃,但我可以重新面对我的人生和未来。原谅是一种态度,与别人对待我的方式无关。

2.要学会放弃。放弃从别人那里无条件得到爱的渴望,因为成年人之间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更多的是资源的交换,所以要及早放弃这种无谓的期待。

3.要学会切断。切断与内在父母的联系,因为内在的父母抛弃了自己,对应的是一个孤独的想回家的孩子。只有切段联系,才会摆脱过去的思维想法和感受,让过去成为过去。

4.要接受现实。不管父母曾经和现在怎样对待我们,我们都要接受,接受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有思维的局限性,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同时也要接受自己与他们疏远的事实,不要批判他们,也不要苛责自己。

希望我们都能在学习中成长,在人际关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要正视情绪,不要泛化情绪。交流,这样才能确定是不是能够产生真正的恋爱。

我们都是群居的动物,卡耐基说:"事业的成功,15%靠专业技能,85%靠人际关系。"当你想要改善职场中的的人际关系取得事业的成功时,不防读读《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这本书,令您困惑的很多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对于心灵有创伤的人来说,这是一本让人十分钟就泪目一次的书,值得一读再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人际关系中成长》——让你学会看清关系中的自己,努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