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分税制改革,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林家老大出生,取名林超,男孩。
1995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北京举行仪式,正式批准两国西段边界协议生效。林家老二出生,取名林晓梅,女孩。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林家老三出生,取名林晓冬,女孩。
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林家老四出生,取名林晓琼,女孩。
林晓冬,林家老三。自林晓冬八岁起,爸妈便背井离乡去了外地打工,只在过年的时候回来。只剩林家的四个孩子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最喜欢哥哥,因为哥哥是男孩。
家里面没有爸妈的照片,林晓冬对于爸妈的印象及其模糊。在她的印象里面,爸妈除了无尽的争吵和打架,并没有什么温情可言。
在林晓冬看来,爸妈的婚姻本来就是一桩悲剧。
林晓冬的父亲吃着百家饭长大,因而,并不姓林,姓赵,叫赵勇。他是60后,家里的老大,初中毕业,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如果顺利,他读完高中应该可以当一个老师。可惜,那年,赵勇的父亲腿受伤了,15岁的赵勇知道,家里没钱供他继续读书,而且尚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便毅然选择了辍学,带着弟弟妹妹一起讨生活。早上带着一点玉米去山上找青松木,然后背去镇上卖了,第二天再走上几十公里回来,运气好的时候能賺个三五块钱。幸而识字,在村里工作,那时候他是计划生育小组的组长。可为人脾气狂傲,得罪了不少人。
林晓冬的妈妈,陈菊,70后,从未进过一天学校,大字不识一个。陈菊三岁那年,她的父亲去世。陈菊的母亲一个人抚养陈菊和她的三个哥哥。从三岁起,陈菊就一个人去山上割草,放牛,没有鞋穿,就赤着脚。由于个子矮小,骑在牛背上的时候,总是被牛震得从牛背上摔下来。陈菊说,她最大的遗憾便是不曾进过学堂,大字不识一个,连写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去外面打工也没有人要。可是她不恨任何人,她说她妈妈一个女人家,能把她和三个哥哥养活,已经很不容易了。
林晓冬并不清楚自己的爸妈是怎样认识的,她只知道,陈菊是被自己的母亲逼着嫁给赵勇的。陈菊那时候才20岁,刚到法定的结婚年龄。被自己的母亲外婆和三个哥哥逼着嫁给了自己不喜欢的人。他们结婚的时候,婚房是一间茅草房,吃的是酸菜汤,陈菊大部分的嫁妆都被拿去抵债了,只剩了三根长条木凳。农村有一句俗语:茅草房,酸菜汤。自陈菊嫁给赵勇那天起,再没有感受过一天幸福的日子。
和很多男人一样,赵勇抽烟喝酒,样样不落。每次喝完酒都会大发脾气和自己的媳妇吵架。一言不合就打架。那个时候,赵勇帮一个叫老敖的借了几万块钱,在外面包建筑工程做,可是老敖跑了,赵勇被骗得很惨,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债务,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从此,每年春节,都有上门来讨债的。
在林家老大林超出生之前,陈菊曾经有过两个孩子。可陈菊遇人不淑,没能遇到一个好婆婆。陈菊怀的第一个孩子,因为一把锄头,被自己的婆婆打掉了。当时,陈菊怀孕已经三个月了。有一天,陈菊在床上睡着休息,婆婆让陈菊开门,她要拿锄头去地里做些事情。可是锄头和木棒衔接的地方松了,陈菊之前干完活回来,把锄头放在外面,锄头铁的部分掉下来,被人拿走了。但是陈菊并不知道。后来,婆婆要用锄头,让陈菊去找。陈菊有点累,叫赵勇自己去找。赵勇找不到,陈菊只好去自己放锄头的地方看,只剩一根木棒在那里。怎么找也不见另外一半在哪儿。婆婆一看陈菊找不到锄头,就开始用各种侮辱性的语言骂自己的这个大儿媳妇,把陈菊按在墙上打,问她锄头在哪儿?被她拿给哪个野男人去了。陈菊一直解释,她放在外面的,她不知道为什么不见了。可婆婆犹如疯了一样,按着陈菊就往墙上撞。直到后来,有一个邻居走过,说那个锄头被他儿子拿走了。婆婆才放手,可嘴里却依旧骂个不停。然而,打了一个月的安胎针,陈菊肚子里的孩子,依旧没能保住。四个月的孩子已经成型,据说,是个儿子。陈菊知道,自个的婆婆不喜欢自己。赵勇的两个弟弟结婚的时候,婆婆把房子都盖好了,牛也卖了,什么都优先着自己的二儿子和小儿子,自己结婚的时候,却是一屁股债。
中国古语有言:成家立业。可有多少人,打着婚姻的幌子,过着放纵的日子?婚姻并未使赵勇成熟。烟酒不离的他,没钱的时候,就去小卖部赊账。可是最后还钱的,却是陈菊。倘若陈菊有一句反抗的话,便会被赵勇拳脚相向。
陈菊的第二个孩子,同样未能来到世上。林晓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奶奶对陈菊有着各种不满。只要赵勇和陈菊吵架争吵,她从来只会指责陈菊的不对。哪怕是因为赵勇喝醉了酒,殴打陈菊。
一次,他们争吵的非常厉害,陈菊怀着身孕,那天晚上下着大雨。陈菊被自己的老公和婆婆联手赶出了家门。走投无路她只好回娘家。可是娘家在更远的山里,走路要走三个小时,而且都是崎岖不平的小路。林晓冬很难想象,陈菊是怎样走回去的,只是等陈菊醒来,孩子已经没了。赵勇跪在陈菊的面前,当着陈菊的三个哥哥说,都是自己母亲的错,说尽了好话,才把陈菊劝回家。但是他们的争吵,从未停止。
后来,林家陆陆续续有了四个孩子。每个都相差大概两岁,陈菊和赵勇也搬出了茅草房,住进了泥瓦房。那栋泥瓦房住了三家人家。左边是毕家,中间是一户老人,右边是林家。泥瓦房分两层,一楼两格,大人和林超睡在第二层,林晓冬姐妹三个睡在第一层。床铺的旁边便是猪圈。用木材做一个简易门,圈出一块空地,养着两头猪。那年,林晓冬还不到四岁。
泥瓦房里挂着全家福,还有林家人各自的照片,遗憾的是,那些照片,却被酒醉的赵勇一把火烧了。一起烧毁的,还有陈菊对他的期待。唯一留下来的一张照片,是林超的。
陈菊和赵勇不幸的婚姻就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可林晓冬知道,陈菊从未感受到幸福,若不是因为顾虑孩子,她早已选择离开。曾经以为婚姻是两个人一起创造幸福,却不料,婚姻带给人更多的,却是伤痛。以为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却发现,那只是一栋冰冷的建筑物而已。
随着林家的四个孩子逐渐长大,那栋泥瓦房,显然已经太小。赵勇和陈菊便一直计划着,要盖一栋平房。这便意味着,需要借更多的钱。
泥瓦房外面,是一片菜地,菜地紧挨着厕所以及一棵梨树。梨树花开花谢,房子也终于建成。林晓冬也到了入学的年龄,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父母带着去学校办理了入学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