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把晒娃的这些人们都拉黑,怎么办?!!

前几天看了最近一期的《非诚勿扰》,有一个女嘉宾吐槽说最受不了朋友圈里的两种人,其中一种就是晒娃的,“从他们家孩子是个B超的时候,我就开始看;然后到吃奶,孩子吃完奶了打了个嗝,然后上厕所了;那你孩子吃奶打嗝上厕所,不是天性吗?”

 恩,表情和语气已经是相当匪夷所思了。

毫无疑问的,正吃晚饭的我顿时没了胃口。

现在我们身边大概的朋友圈大多数处于三十而立的阶段,或上或下,一部分是恋爱结婚怀孕生子的,一部分是学业工作单身贵族的。随着身边走入婚姻这座围城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们免不得会遭遇上面的情况。结婚了发婚礼照片的,怀孕了发孕期感想的(我就是其中一个),生子了记录宝宝日常的。虽说是必经的人生阶段吧,但对于不同步的身边人来说,的确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他们不在乎,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朋友圈的空间被刷屏被侵犯了,于是难免就有了嬉笑怒骂不可理喻的心情了。

讲真,在当妈妈之前我还的确没有被别人晒娃刷屏的体验。当了妈妈之后,是否刷了圈里各位朋友的屏就不得而知了。

自我反省一下,葡萄干的每一个第一次我都认真记录在了另外的独立空间上,有权限可见的也就亲朋好友家人爸妈那么几位,除此之外的朋友圈,考虑到小朋友的隐私,也没有发太频繁了。甚至还设置了近几天可见。

直到有一天远在美利坚读博的葡萄干他干妈梅博士发来一个链接,让我看看下面精彩的评论。题目是“求助!该如何与朋友圈里这样的奇葩,斗智斗勇?!” 怀着一种期待和好奇的心情我点了进去,说的是这个人的朋友为了记录宝宝的成长专门开了个微信,还让大家伙去加的吐槽。然后,恩,就没有然后了。这个做法跟我有点相似,但我还真的不知道原来被邀请的人是这样的感受。以至于读着读着感觉自己脸上的笑容已经逐渐僵住,最终消失了。

哎,我这个心情啊,感觉有一百个小拳拳在捶我胸口。

邀请的本意呢,是兴许你会想要了解宝宝的成长细节,你也是我信任的人,所以我才信任你向你开放这个权限;就像我还没有当妈妈之前,会非常希望当了妈妈的朋友可以给我这样的窗口和机会,见证他们家宝宝的点滴变化一样。只是我忽视了每个人可能不一样吧。但是看到评论里这样的言语,心里还是有点郁结的。

可转念一想,我们之间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其实很简单,只是隔了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罢了。等有一天你也做了妈妈,有了宝宝,那个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所有的误会都会迎刃而解大不相同了。


那位女嘉宾说“不是天性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回答说,“还真不是。

对于来世界几个月大的新生儿来说,每一样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吃奶。吮吸这个动作不可否认的确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但真正吃上一口量足营养全的母乳的背后,可能是这位妈妈忍受了无法名状的开奶疼痛;我身边就有一位新手麻麻,每次喂奶都疼到不行,但是为了宝宝吃饱吃好她总是忍痛上阵,即使自己累了乏了一想到宝宝饿了还是会咬牙检查;

打嗝。小月龄的宝宝胃食管贲门发育不成熟,吃了奶如果嗝打不出来就放躺睡下的话,很有可能吐奶甚至吸入性肺炎;多少个妈妈在喂奶后因为拍不出嗝而焦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各种姿势换来换去,因为他们拍出一个嗝声,就有可能为宝宝降低了一大半的窒息风险;

上厕所。一两岁的小孩子还不会像大人一样有明确的意识要去厕所解决个人问题,更多的是父母帮着穿换尿不湿。记得葡萄干刚出生一两天的样子,我和兔子爸爸已经开始担心怎么这么久不拉臭臭,当后来终于闻到粑粑的臭味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前两天葡萄干开始攒肚,平日里很规律的一天至少两次拉粑粑居然攒了两天都没有大便,老母亲我又是抚触又是排气操,就像每次投稿后等待小编回复一样的如约检查着葡萄干的尿不湿,一次一次的检查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终于在第三天早上响起一阵熟悉的“突突突”后,妈妈打开尿不湿看到“黄金万两”后居然感动到第一反应是拍照(不怕你们笑话)甚至差点掉眼泪;

笑。从刚一出生的那个皱巴巴的小老头,只能在睡觉中隐隐约约的半咧嘴,到几个月后黄疸褪去开始变白,开始能有意识的用笑容回馈你的悉心照料,再到现在跟他的一个眼神对视都足以让他满足的开心咯咯笑出声,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足以覆盖住每一个我们大人眼中的疲惫忧虑;

翻身。这个如此简单的位移变化,简单到我们早已忘记了最初的不易。在葡萄干小盆友来到人世间第81天的 17点45分 ,小羊妈妈一如既往地把他放在大床上,去了一趟厨房也就两分钟的功夫里,回来一看葡萄干居然给自己翻了过来!180度翻身哦 ~ 从一个软绵绵头都抬不起来的小肉球,到现在活蹦乱跳见啥吃啥的大孩子,这惊喜真的是来的猝不及防;

还有更多的第一次吃辅食,第一次理发,第一次把自己卡在小床里,第一次主动伸手抓玩具… … 每一个都来之不易,每一个都不是触手可及。所以嘞,这下兴许你就可以稍微理解一下朋友圈那些晒娃的老母亲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吃喝拉撒是天性,喜怒哀乐是天性,所有在成人世界里司空见惯以至于被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都是天性。每天起床洗漱吃早餐,赶车上班看邮件,下班回家葛优躺,这些都可以是天性。因为它们都已经深深的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里,就像一进家门摸着黑你也能一伸手摸到右手边第二个开关开灯一样。

然而,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天性”背后,其实是我们的父母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帮助我们学会的,只是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曾有意识;等我们有了自我的认识了,这些动作已经是下意识就会做的“天性”了。

与之相悖的,我们的朋友圈里更中意什么呢?当然是那些“非天性”的外出旅游啦,升职加薪啦,网红店打卡啦,某某明星公布恋情啦等等。重点是自己身上没有发生过的,希望发生的,很大程度又不大可能发生的。于是怀着一种歆羡、渴望和好奇哪怕嫉妒的心理,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刷着朋友圈里的小红点,这才叫我不讨厌的朋友圈的样子。

保级丁克也好,升级当妈也罢,大家都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出了当下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已。就像我们父母总是习惯拿一句百年不烂梗来鞭策我们,“我这都是为你好”。曾是少年的我们不理解,当了父母后往往恍然大悟。所以又何必苛求朋友圈里的人们都是同一个样子呢?

最后的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好想把晒娃的这些人们都拉黑,怎么办?答案很简单,生个娃,等你也为人父母了,经历同样的人生阶段了,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期待你也为人父母的那一天,我们再坐下来慢慢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想把晒娃的这些人们都拉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