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万古江河》,是因为这本书被清华校长邱勇推荐给了2019年的新生,为了向清华的学生看齐,我赶紧给刚刚高考完的儿子也买了一本,隆重放在了儿子的案头。结果一向喜欢历史的儿子却对这本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享受”到 这份“推荐”。儿子开学走后,我一直想抽时间细读,结果却一直束之高阁。
第二次想起这本书,却是因为无意中从一篇文章中得知,《万古江河》的作者许倬云竟然是王小波在匹兹堡大学读研究生时的老师,而且是有知遇之恩的那种伯乐级的恩师。据说,《黄金时代》完成初稿后的修改及出版后的推荐,王小波都从恩师许倬云处得到了很多帮助。
第三次,则是因为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里面介绍了许倬云的成长经历及其学术方向,其中重点提到了《万古江河》这本书。
这篇文章使我对许倬云及《万古江河》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于是,迫不及待特意去老房子找到了这本书,然后开始认真阅读。
序
1、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上,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波涛汹涌,有时看到平川缓流,终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段。假如用河流为比喻,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如黄河,长江,源头相距不远,都在巴颜喀拉山区,一向北流,一向南流。这两条大河的水系,笼罩了中国的大部分疆域,然后殊途同归,倾泻于太平洋的黄海与东海。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两个地理环境,呈现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2、黄河九曲,夭矫如龙,先是昂首北上,接着俯冲南下,然后逶迤向东,倾注大海,带走了万仞黄土,铺散在千里平原,天玄地黄常为中国宇宙的本色。黄河带给中国肥沃的土壤,也挟来一次又一次的洪荒劫难。中国人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也集聚了文化的创造力”
3、只是长江水系,支流复杂,多姿多彩,也许更近似文化长河的变化景象。长江源自巴颜喀拉山下的涓涓细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袭夺金沙江,再流入四川接纳沱江、岷江、嘉陵江、汇集了藏边甘青的灵水,始成洪流。从此,大江东流,在冲破大巴山的拦阻时,奔腾叫啸,两岸峰高及天,神女雾掩,巫峡云遮,藤萝垂碧,滩险水急。江水又东,出峡之势,直泻千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于是浩荡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东,一路收容湘资沅醴,以及赣江、清江带来的南方雨流和汉水带来的中原黄土,更有雍容广大的气象:星沉平野,月上东山,远树近山,江渚沙洲,美不胜收。
4、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是以其优秀的文明去启发与同化四邻。中国文化真正值得引以为荣处,乃在于有容纳之量与消化之功。
第一章 古代以前:中国地区考古略说
5、.中国核心文化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北边是沙漠和草原,西边是高及天际的高山与高原,东边和南边面对大海。整体看来,中国对外有高山峻岭、沙漠、海洋为界限,尤其是北边的沙漠和西边的高山、高原这两大屏障,使得中国的世界是望向东南的。传说中,女娲造天,天塌后地倾东南。然而,中国文化史上的地理,并不只是看向一个方向,而是四面八方各个地区都自成格局,各有创新,也有交流。这一情形,造成中国文化发展的复杂面貌:既能始终呈现各个地区的地方性特色,同时又能在小异上颇见大同。
6、北方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在南方,出现的却是多思辨,甚至是辨证式的老子和庄子,对宇宙充满了问题。
7、中国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发展出了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玉石文化。……玉石和中亚的黄金最终成为中国人最爱好的两种艺术品和有价饰物,这一现象正象征了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在中国的融合。
8、自古以来,牧人、猎人与农夫之间,沿着长城线来往拉据,贸易与战争都在此进行。
9、土地要经过耕耘成为熟地,因此他们坚定地固守在家乡,不愿迁移。
10、统治者承受天命,即须负起天命赋予的道德责任,而上天只以道德的要求,裁决统治者是否称职。这是高超的理想,很难在真实的人生完全实现;但是,正由于有此理想,人间秩序的境界得以提升!周人悬此理想,可谓中国文化上划时代的大事,不像别处以神意喜怒为标准的文化,要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才走到这一步。
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就如种子里的生机,种子只有在能够得到茁壮成长的机会时,才能长成一棵好的植物。
在同一期内,中东地区,亦即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的两个古代文明,都经历了由灿烂归于衰败的过程,然后由两个边陲的波斯与希腊文明,接替了历史舞台主角的角色。两河流域与尼罗河域本来是具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有扩而大之,走向一个庞大而持久的文化圈,却是从此以下,不断分分合合,以致两大古代文明,终于淡出历史。
学术的归学术,儒家经典研究的工作,由烦琐的考订与华丽的词章,挤压了寻求义理及解释宇宙的志愿。于是,东汉仍有社会批评者,仍有知识分子的集体抗议,但西汉儒家自以为掌握知识权力的豪气已经不见了。
对镜自照的人,盼望在镜中出现的容颜,是“上有仙人不知老”。
死亡终于结束了长生在世的愿望,人还是努力为死后造设人间世界的延长与永恒的存在。秦始皇的陵中,帝国的版图永在,秦俑的方阵,也永恒地捍卫君王。
“不废江河万古流”中国历史文化就像万古江河一样源远流长,奔腾向前,在当今世界越发显示其务求魅力和巨大向心力。
这些北方的学者,身处北族征服地区,也许正因为已经绝念于中国读书人的以儒术取功名,他们竟有较为自由开放的求知态度,不再为正统思想桎梏。同时,他们的学问遂偏于实用。在乱世,实用的知识,也是谋生的本领。
在明人与女真对抗的战争中,红衣大炮遂为决定战役胜负的利器。
宋代儒家发展的理学,其实不是单纯的学术活动,其内在动机应是尝试建立内圣外王的“道”。
宋代知识分子不分儒、道、佛三家,其关怀都在人间,可谓由玄理转向实践,由“神圣”转向日常的人生。
这一时代,经历了相当程度的都市化,工商业也比较发达,脱离乡村的农民,进入都市或改采工商专业,其根生土长的特性随之减弱。反之,个人的移动,带来自主,也带来失落与疏离。
自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外海岛屿后,全世界不再有可以遗世独立的人群。
明太祖将元廷逐出长城,蒙古只是失去了在汉地的统治权。蒙古大帝国早已分崩离析,裂解为几个本土化的汗国。
占据蒙古的后元,依旧是明朝北面的强敌。为此,明朝对于北边防务,从未敢懈怠。今日中外视为世界巨大工程之一的长城,其实不是秦汉以来的边塞,而是明代建筑的边墙!
明朝中叶以后,东北边外的建州卫满洲崛起,明军防线本在关外,数次大败,遂移入长城内,但还是阻挡不了满人踹破边墙,入侵关内。这一条密封的边界,终究还是挡不住敌人。
封闭的锁国政策,当然昧于实际的情势,不仅关不了已经长期进行的海上贸易,更逼迫中国海商与日本人合作,在沿海建立基地,进行不经官方许可的贸易。这些国际性的海上冒险集团,性质在商贩与海盗之间。中国称为“倭寇”的集团,当时人即指出不全为日本人,其中夹杂了许多沿海铤而走险的中国人。
儒生们抗议虽烈,不惜赔上生命,只为了坚持理念,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牺牲,一次又一次扩大了抗议,一次又一次指陈了理念与精神,却在绝对君权之下完全没有对抗的能力。这种无力感,付出了人的尊严作为代价。
那些扑向自由的努力,正如扑火的灯蛾,留下了值得后人钦佩的记录,也留下了后人深思的无限空间。
中国古代的信仰,大致可分成两条途径:一条是神祗的信仰,另一条是祖灵的崇拜。周代封建建立在血缘团体的网络上,所以祖灵崇拜在周代的政治制度中是一个重要成分。神祗的信仰,一部分融入自然崇拜,一部分成为国家的礼仪。两者都关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超越性力量的关系。在战国时代发展出的阴阳家与五行家,都是针对着自然与超越性力量组织出来的一套宇宙观。 综合起来看,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