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目标难以完成?史蒂芬告诉你,遵循此公式就能跨越不可能

“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说的就是古代生活,那时候人们想要日行百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而现在有飞机,想要日行万里都可以;神话故事里人们杜撰了嫦娥和月宫,却从来没有想象过人类能登上月球,在古人的心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但是如今我们不仅能飞向月宫一窥究竟,还能在天宫常驻六个月之久,由此可见,那些我们以为的不可能,都会在一些特定的追求之下成为可能。

而在《跨越不可能》一书中,作者告诉了我们一套,完成高难度目标、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公式。

这本书的作者史蒂芬•科特勒,是美国巅峰表现专家,书中他运用前沿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研究了各行各业的高手,证明了跨越不可能不仅是可以的,而且还是有公式可循的。即使是普通人,只要运用这个公式,也能完成高难度的事情完成高难度的目标。

01.高难度的目标难以完成的原因:缺乏动机

我们平时对于不容易完成的事,都会给予“除非奇迹出现”的评价。奇迹就是一种高难度目标,说的即是一种不太能实现的目标。

史蒂芬•科特勒说,不可能的事,是指一种极致的创新,从来没有人做过,并且很多人认为做不到的事,而这些事超越了我们的能力。

那为什么高难度目标难以完成呢?因为缺乏实现目标的动机。简单地说,要完成高难度目标,就是要有战胜艰难险阻,实现目标的动机。

看过一部纪录片《无尽攀登》,片中真实记录了主人公登顶珠峰的艰难历程,而原型夏伯渝是一位无腿老人,却历经五次冲顶,最终在69岁高龄时成功登顶珠峰。

普通人尚且难以完成的目标,一个无腿老人,却在69岁的年龄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是什么让夏老坚持,并如愿以偿呢?

电影即夏伯渝都被提问“你为什么要登山?”夏伯渝坚定地说:“我喜欢登山。”

用书中的理论来讲,就是他拥有实现目标的动机。登珠峰是夏伯渝四十多年来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直不曾放弃,尽管丧失了双腿,还需要面对病痛,面对身体和珠峰本身巨大的挑战,但他始终没有动摇决心。这是因为他内心的动机赋予了他无限的力量。

科学家们把心理驱动力分为外在驱动和内在驱动。外在驱动是来自于我们自身之外的奖励,比如物质、金钱、名声,这是人本能的生存需求。但是当这些生存需求被满足以后,外在驱动就会失效。

而想要实现高难度目标,需要的是外在驱动和内在驱动的叠加,也就是说在满足了外在驱动所需要的一切后,还需要不断叠加内在驱动,即培养、匹配、提升和自主性、掌控感,只有驱动因素不断叠加,就能打破不可能,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动机是人类立足社会,生存的必要因素,外在驱动能激发热情,出色完成工作和任务,而外在和内在动机的叠加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拥有从心底而生的动机,才能实现一个有一个高难度目标,登顶人生的一个一个珠峰。

02.影响动机心理学的原理:神经化学物质

动机是开始一件事的起点,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影响动机心理学的原理。

史蒂芬•科特勒认为,所谓动机,其实就是一种信息,是大脑在传递如“你要认真看我这段文字,因为这对你的了解动机心理学很重要”的信息。

动机又分为内在驱动和外在驱动,它们都受神经化学因素影响。

传递信息,需要神经化学物质多巴胺与多巴胺的受体相吻合,使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把信息传递出去。就像水车上水斗中的水一样,只要持续往一个水道里倒水,迟早会冠道下一个水斗里不断地传递。

神经结构和脑网络是信息被发送和接收的地方,是大脑产生后处理信息的场所。

如果大脑想激发我们的积极性,就会通过七个特定的大脑网络中的一个来发出神经化学信息。网络一直存在脑中,每一种网络都会产生相应的行为。

激发驱动力的系统,对应的是充满乐趣的行为,比如奔跑,跳跃,追逐嬉戏,社交。因为在玩游戏时,人的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和催产素,这是两种最重要的奖励性化学物质。

当我们完成或者试图完成任何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任务时,他们就会让我们觉得身心愉悦。多巴胺擅长驱动我们参与各种与欲望相关的活动,它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兴奋,热情以及某个场景下对寻求意义的渴望。

催产素会让人感受到信任爱和友谊,它是一种亲社会的神经化学物质,它能帮助人们彼此信任,相互忠诚,相互理解,让人们更好的沟通和合作。

动机背后的神经化学原理取决于多种神经化学物质共同的影响。

就像史蒂芬•科特勒能坚持每天4调起床写作,是他的写作充满好奇心,并且抱有激情和使命感,所以就产生了毅力。

所以,想要实现高难度目标,我们就要把外在驱动和内在驱动的叠加,也就是说在外在驱动所需要的一切被满足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叠加内在驱动,即培养、匹配、提升和自主性、掌控感,只有驱动因素不断叠加,就能打破不可能,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03.成为高手的捷径:学会高难度目标公式

成为实现高难度目标的高手,也能有迹可循?这不是开玩笑,而是作者研究了各行各业高手之后,总结出来的公式。说是公式,其实就是让我们掌握四大技能:

技能一:点燃动机

动机是探索巅峰之路的起点,区分外在驱动,即生存需求,和内在驱动即精神需求。把内在和外在驱动叠加,激发做事的热情,就能坚持努力,实现目标。

创新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之所以我们的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就是因为人类持久的创造力。

技能二:学习力

畅销书作家蒂姆.费里斯对快速掌握技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在一些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很多项非常困难的技能。

他用5天时间学会了演奏乐器;用5天时间学习巴西柔术,并与世界冠军打擂台赛;一周内学会海上冲浪。

蒂姆的研究能成功,是因为他运用了“帕累托原则”。帕累托原则,也称二八法则,它的原理是“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这一原则运用到学习中,就是需要把精力集中到真正重要的那20%上。这就需要我们先确定这20%,简化学习内容,删除无关的内容,集中力量学习这20%。

坚持使用帕累托原则,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20%的信息上,能产生80%效果。这种方法能缩短精通技能所需要的时间。

技能三:创造力

关于如何拥有创造力,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费里斯四步法:

第一步,每天锻炼:费里斯建议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锻炼不仅是我们理解的健强体魄,还能让人头脑保持清醒,减轻焦虑。

第二步,坚持制定创造者时间表:即预留独处和非时间的日程表。也就是说要留出大量的时间,专注于一项特定的任务,这样有利于隔绝分心的元素。

第三步,长时间跑步:关掉音乐,离开网络,有意识让大脑走神,让大脑思绪畅游,让大脑有充足的时间寻找不同想法之间的关联。

问更妙的问题:这就需要和善于发现你设想的人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同频”。和同频第四部,的人在一起,让他们帮助你重构问题,一起更快、更深入地吸收这些想法。

费里斯四步法能事半功倍,能为创造注入新的能量,长期保持创造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技能四:心流

因为太专注做一件事,所以忘了时间的流逝,这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当进入流状态时,注意力就会高度增强这时候的创造力也会增强。而这种想要跨越不可能,心流状态也是必不可缺的。只专注于一件事情本身,就能达到心流状态,使事情事半功倍。

这一套公式,看似简单,就像一滴水,很不起眼,掉在地上能瞬间被吸收干净,但积水成河,把重要的方法汇集在一起,再微小的方法,都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04.结语

马龙被誉为“六边形”战士,但在世界大赛中却数次被爆冷门出局,然而他在31岁“高龄”实现了双圈大满贯。这在乒乓球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马龙因为对乒乓球的热爱,使他有了去战胜对手的动机,而他常年坚持锻炼、突破技术,使他站在了世界乒乓球之巅。

所以你看,很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只要被注入动机和热情,都会被赋予无限的力量,最终得以实现。

《跨越不可能》是教我们有效完成高难度目标的书,作者对难以实现高难度目标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各行各业精英进行研究,让我们看到了每件事情的成功也都能有公式可用,实现高难度目标也能有迹可循。

俗话说“方法不对,努力全废”,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遵循公式,人人都能在自己追寻的行业,跨越不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难度目标难以完成?史蒂芬告诉你,遵循此公式就能跨越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