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之神仙道服,佛性僧衣

【佛教法衣】佛教出家人的服装。俗称“僧衣”。法衣意即符合佛法之衣,包括制衣和听衣。制衣传为释迦牟尼所规定,由受过具足戒(大戒)的比丘(男僧)和比丘尼(女僧)穿用;听衣传为佛陀听许弟子穿用的一切服装。制衣有5种,前3种总称支伐罗,即三衣;加2种合称五衣。

【道服】道教道士的服装。道教产生之初,道服曾以氅(鹜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

南朝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讲法师披于肩背的霞帔(绣云霞花纹的短披风,已于元代之后消失),褐即今所说的道袍。明·文震亨《长物志.衣饰·道服》:“道服制如申衣,以白布为之,四边延以缁色布,或用茶褐为袍,缘以皂布。有月衣,铺地如月,披之则如鹤氅。二十用以坐禅策蹇,披雪避寒,俱不可少。"

明·王圻《三才图会》所载之图:形制是斜领交裾,四周用黑布为缘,腰系丝绦。近代沿袭的道衣主要有:一、大褂,即长衫,蓝色,袖长随身,袖宽1尺4寸;一、道袍,蓝色,采取传统袍的款式,且有内摆,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或1尺8寸;三、戒衣,受戒时穿的衣服,黄色黑边,袖长随身,袖宽2尺4寸;四、对襟绣花洞衣,着道花时下配灯笼裤,或穿其他裤加裹腿。

【月衣】用白或茶褐色布帛所制之道服。摊开形似弓月,故名。明·屠隆《起居器服笺》:“道服,制如中衣,以白布为之,四边延以缁色,或用茶褐为袍,缘以皂布。有月衣,铺地俨如月形,穿起则如披风,以吕公黄丝绦之中空者副之。二者用以坐禅,策蹇、披雪、避寒俱不可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服之神仙道服,佛性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