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1
梁校长的分享,就像一束光。
信息技术2.0各地学校都在培训。反思发现,自己之前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老师知道更多的网站,有更多的网络教学资源,上课会操作教室的一体机的想法着实很片面。我和优秀教师的差距不是不会技术,而是不用技术。每次听讲座时热血沸腾,第二天又重蹈覆辙,最缺乏的就是行动力。
我觉得未来教师最大的特点是:置身每次教育变革中,用行动参与其中。只“知道”“了解”,但不行动、不参与,一定会被淘汰。放下懒惰和担忧,行动起来才是王道。
新学期目标:
改变用U盘拷课件上课的单一方式,学习新的技术手段,运用在教学中,让课堂变得有趣,变得不一样。
2021.8.4
“统整项目”让我想起了“文史不分家”这句话。“文史不分家”指的是语文和历史两个学科的内容息息相关,而“统整项目”更准确、完整地概括了各学科间的关联。
听了南科大二实验统整课程后,我觉得“统整课程”应该是通过关联各学科的知识,来提升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课程。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如果我是校长 ,我会在学校开发语文、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的相关统整课程。首先,动员全校各个学科组的老师,积极加入到“统整课程”开发中来。其次,制定好相关实施细则,包括推选负责人、评价机制。
具体的统整项目课程如: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古诗文的学习,可以结合地理学科中的中国地形、自然风光,来了解作者身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还可以结合美术学科,从中国山水画的角度来欣赏文人笔下的大好河山。
八下语文第四单元演讲词的学习,可以结合历史学科,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体会演讲词的针对性,还可以结合音乐学科,学习为演讲词配乐。
八上语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八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可以结合政治学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和谐”。
2021.8.17
今天课程中“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教育思考”的观点为我打开了一扇门。
大大小小的培训以及日常生活的经验,互联网在我看来一直是科技、工具的代名词。在教育教学中,我自己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程度一般,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是纯技术层面的,而且是被动的、不积极的,能不用就不用,觉得麻烦。认为只要自己的思路梳理好了,拿着书或是使用PPT讲课,效果都是一样的。今天听了唐校长的分享,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生成了互联网思维,而处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受着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时代需要教师用互联网的思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唐校长《技术是有生命的》的演讲也改变了我对技术的看法。技术可以是人任何形式的延伸,把技术赋予了生命的温度,技术成为教育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代也需要教师真正地运用技术进行教学,以适应数字原居民的需求。
生命课程、美术课程和统整项目课程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下学期想带着我的学生一起学习。
2021.7.8
“你的信念决定这个世界的样子”!
今天的课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可能生活》这本书和这种理念。
参加工作快五年的时间,这个学期是我最迷茫、信念感最弱的时候。
我一直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可教的,都是有希望的。但我认为的“学生可教、有希望”是学生分数有上升的希望,有达到我预期目标的希望。一次次考试后的低分数,让我的信念开始动摇,甚至让我在教育教学时有些茫然。听了今天的课程,《论可能的生活》给了我答案: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公民,而不是人人羡慕的高分数,教育有无数可能。
现在想想班里那些除了成绩哪儿哪儿都好的学生,觉得他们莫名地可爱。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公民,更是这座城市今后发展的主力军。
没有了纯粹高分数的追求和压力,教育蕴含的可能性就无限地大了。这样,我心头的迷茫也迎刃而解。
2021.7.15
听了这节课,让我感觉中国最前沿的专家和学者一直在引领着全国教师和学生发展、进步的方向。每当我们有困惑时,就发现已经有一批人行动起来,在为我们探索道路,积累宝贵经验。每个看起来很长的暑假,如果没有计划、目标和总结,很大可能就荒废过去。《目标管理和生活指导手册》让我心中一喜,视频中学生精彩的分享也证明了它的可操作性。
暑假过后,我所带的学生就要升入九年级,在布置这次暑假作业时,我把学生每个星期要完成的作业,包括背诵、抄写等,做了详细的分类,标明了完成的截止日期,希望督促学生更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这个做法从上个寒假就开始了,但效果没有达到我的预期。
《目标管理和生活指导手册》的设计让我恍然大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假若指导学生自己组建小组,制定计划和量表,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在团队活动中,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
讲座中,培养孩子的“生命意识”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自己就是“绿植杀手”,家里的绿植经常因为疏于管理,叶子发黄,有的甚至丧命我手。课堂上那对母子讲述一起种豆子的经历,让人羡慕。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我打算从这个暑假开始,先培养自己的“生命意识”,学习种植的简单知识,善待我家的绿植。经历这个过程,我相信自己的陪伴能力也会增强。
成长没有寒暑假。除了暑假作业,生活中处处有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暑假中更全面地成长。
清单上想要接下来每天坚持的事有:
1.每天练字一页;
2.每天听课一小时;
3.每天运动半小时;
4.每天读书半小时。
2021.8.5
三门峡1015兰兆婧
我从教快五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有一年,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喜欢用“写信”的方式和他们交流、互动,下面分享我写给学生的两封信。
第一封信是写给我带的第一届毕业班学生的。
见字如面
亲爱的2020届宝贝:
你好!
当你打开这封信时,你已经离开母校--市二中。无论中考成绩怎样,你都将踏上新的征程。请给自己一个深深的拥抱,感谢坚持到最后、没放弃的这个自己。
给你们写信这件事儿是一年前决定的,中间几易其稿,成了现在的模样。当时我们一起步入初三,一转眼你们就要毕业离开二中,我才觉得日子过得太快了,便决定写封信,为我们的这三年画一个句号。
“相爱相杀”这四个字很适合我们。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曾因你们的纯真而发自肺腑地开心过;也曾暴跳如雷、恨铁不成钢地对你们生气过。三年,一千多个45分钟,时间不算长,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段独一无二的时光。你们见证了我从焦头烂额到淡定从容,我见证了你们从可爱懵懂到内敛沉稳。感谢你们包容着我的不完美。这三年,能与你们相伴,我很幸运,也很幸福。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想到底要教给你们什么?教知识吗?没错。教能力吗?也没错。每个学科,都在你们的生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思虑了许久,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语文是在教知识、教能力的基础上,引导你们去寻找拥有独立人格、自由灵魂的自己。我真切地期望你们成为独立、坚强、有梦想的自己,无关成绩。
遥不可及的不是十年以后,而是今天以前。毕业后,没人催你起床上早早读,也不用穿着西红柿炒蛋的校服上学,无需排路队,无需做广播体操,更不会被各科老师留下补作业、背书,老师再也不拖堂,班级群里再也不会出现“今晚作业”......这些抹不掉的记忆,这段无法取代的日子,会永远埋藏在你心里。今后无论你会不会回到这里,二中将一直在你心中。因为,这里曾承载着你年少时的梦想!请记住我们的名字:市二中2020届学生。
去年的一次监考,我被安排在了七年级教室。那儿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教室里有熟悉的桌椅,墙上有熟悉的标语(那是我们的智慧),窗外还有陪伴我们三年的树,它把我们从树干送到了树梢。那一刻,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两年前,很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怅惘。
初中毕业,是终点,也是起点。无论中考成绩如何,善良、拼搏、不服输,这些美好的品质都要伴随你的一生。只有这样,无论你走向何方,你终将绽放生命的光彩,站在这里目送你们的老师方才心安。
中考结束了,人生的大考才刚开始。可以输,但不能服!回首莫忘来时路,别放弃做梦、别忘记拼搏!因为,梦想可以无中生有。你们有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去成为那个更优秀的自己。一切,来得及!
祝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你们的兰老师
庚子年五月廿日
第二封是回信给一个经常“照顾”我的女孩儿的。
谢谢你的宠爱
刚认识你的时候,以为你是一个男孩子。你的短发看起来清爽、帅气。课下,你跟班里男生一起去抬水,跟男生打成一片。
直到我看到你妈妈的微信头像,里面的女孩扎着高高的马尾,浅浅的笑意透露着开朗。我才知道,你是一个女孩。
我问你,为什么不把头发留长,你说,这样就挺舒服,洗头麻烦。
你总是大大咧咧,对所有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但对我却很上心。我的生日从初一开始你一直记得。大大小小的节日,你都很用心送我“礼物”。
七年级的一天,你开始送糖给我,一把一把的水果钻石糖,一串一串的阿尔卑斯棒棒糖。我心里又惊又喜。能得到你的喜欢,我打心里开心,你们对我的喜欢给了我做老师的骄傲。但以一个学生的财力来看,买这些糖不知道需要攒多久的零花钱。这甜蜜的负担,让我不知如何是好。
几番犹豫后,我下定决心凉一凉你,不能任由你继续下去。可我发现,你倍受打击:以前活蹦乱跳的语文课上总是闷闷不乐。再后来,不知过了多久,你语文课上又开始活跃起来。
我清楚记得秋季运动会上,你递到我手上那瓶热水。你跑得飞快,应该是在一楼饮水机上接的热水。你说我手太凉,接瓶热水给我暖暖手。看着被热水烫得有些变形的瓶底,我又感动又揪心:我担心你接水的时候烫到手。你的贴心和懂事,每每让我有些心疼,因为你才是那个应该被我照顾的人。
你的亲笔画很好看,你的信我会一直留存,零食我分享给了你的学弟学妹,他们大快朵颐,吃得很满足。你的心意是最动人的部分。作为老师,我想把这份心意分享、传递下去,让更多的学弟学妹感受到。
写这封信是要正式地说一声“谢谢”。工作中不顺心的时候,你的心意会一直激励我努力前行。
2021.8.12
今天的课程应该是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第一次听到用“隔代教育”来准确定义普遍存在的孩子由爷爷奶奶辈教育的这一现象。我迫不及待地把这节课分享到了我们家的微信群。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直回忆起自己儿时的经历。曾有一次,雨后跟母亲玩“摔哇呜”。当我看到母亲跟我分享她儿时游戏时,一直惊讶地追问:“妈,你怎么会玩这个?”在当时的我看来,母亲是不适合玩游戏的,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这个角色不玩游戏,而她居然可以用泥巴创造出这么好玩、新奇的游戏。现在看来,从母亲分享并教我玩“摔哇呜”的过程中,我第一次从一个独立于“女儿”身份的角度认识了母亲,并深深惊讶于母亲的智慧。这可能就是“玩一种老游戏”能带给孩子的收获。
我的奶奶很宠爱我,但却没有给我参与感。小时候我经常站在厨房案板前,好奇地望着奶奶在瓷盆里和面,一下、两下,奶奶的手掌纹会印在面团上。然后擀成圆圆的面片,最后撒黄面粉、叠起来,再切成一根根粗粗细细的面条。这时,奶奶总会说:“这个你不会,去玩吧,待会儿回来吃面条。”久而久之,我对和面、擀面分操作一无所知。直到现在,我对做饭这件事很不在行,也没有很多兴趣。我自己也感受到了隔代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隔代教育在初中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1.爷爷奶奶是“心灵”的解压器。
初中生比小学生学业压力大,且处于青春期,敏感、叛逆。和父母的高压、严要求不同,这个阶段,爷爷奶奶在孩子心目中是“温暖”和“爱”的象征。一个家庭中,爷爷奶奶成了粘合剂。可可以多组织家庭茶话会,“听一个老故事”“玩一种老游戏”都可以缓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压力。
2.爷爷奶奶是“真理”的左膀右臂。
这个阶段,孩子们会遇到很多他们认为的棘手问题。爷爷奶奶可以通过现身说法,教孩子做人的道理。
2021.8.19
《逃学的晓燕》让我看到了转变学生问题的可能性,也意识到面对学生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教育诊疗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我们是专业人员,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来!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该女生在班里默默无闻,没什么朋友,唯一的朋友情况和她差不多,早读容易迟到,上课睡觉,各科成绩都很低。我曾找该女生谈心,但苦于方法不够科学、持续性差,收效甚微。家长反应,孩子在家里很叛逆,经常跟父母吵架,把自己房间门锁上,不与家长沟通、交流。我与该女生母亲电话沟通过几次,每次该母亲都滔滔不绝地讲起她家孩子如何如何不听话,如何如何懒,不积极写作业,自己对孩子没有一点办法。
分析原因:该女生较自卑,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父母对她比较溺爱,对她以说教为主。她不认同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勇气和行动改变。
新的学期,可以联合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和本校心理咨询老师一起来为女生做教育诊疗。
计划:1.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观察并记录该女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为期一个月。
2.搜集资料,确定问题。
包括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他人和自我评价、典型事例、心灵档案等。
3.教育会诊。
班主任、所有科任老师和心理咨询老师参加,通过问诊、分析,从学生、学校、家庭三方面商讨对策。
4.完成报告。
确定学生问题,分析学生问题原因并制定转化措施。
5.实施反馈。
进行案例跟踪,为今后的教育诊疗提供有效的借鉴。
2021.8.20
未来的课程会越来越灵活,紧扣课程标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未来的社会公民。课程2.0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也促使未来教师备课从课本走向互联网+。
我尝试用爱米资源备了几课,整体上爱米资源丰富,满足了备课的需求,其中还有一些个性化资源,比百度文库上的资源质量高很多。但作为初中语文老师,部编版教材改革后,我在熟悉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教材的课型、课后题都非常重要,单元意识也很强。以现代文为例,可讲的知识点很多,但“双减”政策下,我们要追求高效课堂,就必须选择最恰当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恰当地把课后习题中考察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融入讲课的过程中,目前对我来说是个难点。
自己之前的做法是,课后题能融合到讲课过程中的最好,若不能,就把课后习题当作课后的思考探究题。希望爱米的讲课资源中能多融入课后习题的思路,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教学。
2021.8.7
听了今天的财商课,我认为理财的两个“心理误区”在生活都有体现。
一是“得到的快乐<失去的快乐”。这一心理误区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理性。遇事要做功课,研究、发现事实后再做判断,不能盲从。要有长远的眼光和长期性战斗的心理准备,不被眼前一时的得失迷惑。
二是“风险规避者也是冒险家”。之前一直认为“规避风险就会安全”,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有挑战或有风险的情境,不能一味想着规避风险,要勇敢、积极地拥抱改变和不确定。处在教育教学变革的洪流中,决不能躲在舒适区,对这些变化视而不见。积极地尝试,学而后用,才能真正规避风险。
2021.8.14
生活中我也遇到过今天课程里的骗局,“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是告别所有骗局的防线。
去年,我的母亲通过熟人介绍,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app,具体业务是先转账一部分钱到账户上,然后每天买进几块钱的产品,十几天,本金就会有不小的收益。很长一段时间,我跟弟弟都不知道这件事,有一天父亲向我们求助,说母亲每天登录那个app,还很认真地听微信群里每天发的“致富”语音,父母因为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我当时也没有很专业的财商知识,第一反应是在百度上搜一搜相关信息。但骗子也懂得“戏”要做全套。我在网上搜到了很多该公司在北京等地做宣传、受各大媒体采访、得到某某领导接见的视频,但第一感觉这是个陷阱。劝说几次后,发现母亲很固执,也很痴迷。最终在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她说想再投2000块试最后一次,赔或不赔,都把本金退出来,我们都同意了。后来母亲慢慢地不看微信群了,也不热心群里的活动。为了照顾母亲情绪,我们再也没提这事儿。不过从母亲的反应中,我猜测应该没有很大的损失,母亲也会吃一堑,长一智。
后来,我反思母亲也是有知识文化的人,为什么会进入这个骗局。当时,姥爷生病住院,母亲焦虑中安全感降低,可能想用更多的钱给自己安全感。这件事也让我自己挺自责,平时对母亲陪伴得太少了。
还有一次,爱人的熟人约我们吃饭,一进去,就看到桌子上有很多文件类的东西。熟人开始给老公推荐app,还说他对那家公司也研究了,那些文件就是那家公司的相关资料,很正规。如果投钱进去,利润极好,他已经得到了不错的收益。我和爱人相视一笑立刻岔开话题,就那样,一顿饭味同嚼蜡地吃完了。分开前,爱人又婉拒了他下载app的建议。就这样,我们拒绝了一次骗局。
生活中的骗局多种多样,如果是精心设计的骗局,我们很难不受骗。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专业的财商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因为骗子可能比我们专业。“天上不会掉陷阱”,谨记这句话,才能不给骗子留机会。
2021.8.8
把“痛点”变成“亮点”需要行动力。好的方法千千万,行动了,好方法就能得到实践,产生好的影响和变化。
这个假期,加入互加计划,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跟着大家更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时间,在和自己惰性的博弈中,我暂居上风。
把“痛点”变成“亮点”需要创新。今天课程,四位老师分享了许多玩转小视频的技巧和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和工作中,我也需要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痛点,用创新的方式解决。
把“痛点”变成“亮点”需要解决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互加的作业布置和听课安排,丰富充实但不显繁重,给学员留有思考和消化的时间。以前也经常靠着“任务驱动”完成各项工作,但一段时间过后,就会陷入新一轮的烦躁和不知所措。这个暑假,通过樊登读书,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状态,解决了思想上的畏难情绪,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期待新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