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寄生虫》这部电影

周末,关注了一部电影,起因很意外。打开电视,一条新闻占据头条:住小两千万房子的TOP 5%精英人士,因为台风天需要亲自通马桶,忽然发觉人生很艰难,感慨和电影《寄生虫》里杰西卡一样,过着另外一种蟑螂的生活。

于是,一搜《寄生虫》,豆瓣评分9.0,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很多观看了这部电影的人一样,看完之后,我的内心是震撼的,是扎心的,甚至对一些细节是难以忘怀的。

电影以轻喜剧的形式呈现,但整个基调却非常压抑:贫富差距极端悬殊的两个家庭意外相遇,起始相处融洽,各司其职,实则暗潮汹涌,矛盾丛生,最后以相仇相杀结尾,给观众留下无限思考的空间。

1、关于贫与富

为什么这部影片能够引起绝大多数观众的强烈共鸣?因为它揭露了整个社会的潜在现状:贫富差距加剧,阶层分化严重。

剧中,饼叔一家人个个年轻力壮,身怀技能,但一家四口都失业待业,住在贫民窟的半地下室,靠着叠披萨盒的微薄收入度日,生活得如蝼蚁一样

仿佛是社会的“寄生虫”。

很多人会有疑惑,在国人的观念里:有手有脚有脑,只要人勤快一点,过日子应该不难啊。但放在韩国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情况就不一样了。据了解,当代韩国青年失业率奇高,2017年年轻人(15-29岁)的失业率达11.2%,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拥有大学学历(源自某公众号数据)。

所以,社会的大环境决定了,没有背景、没有学历的人,连立足生存都是问题,哪还有向上晋升的渠道和机会。

当一个社会里,有大量的人无法通过努力改变自身命运时,便是所有人都遭殃的时刻。

2、关于善与恶

绝大多数情况下,剧情会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两极对立,要么善,要么恶,最后惩恶扬善,皆大欢喜。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靠着自身的毅力和努力,打倒黑恶势力,成为一名与命运斗争的勇士,让观众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但《寄生虫》这部影片中,没有善与恶的明显界线,也没有对与错的是非界定,这才是社会最原本、最真实的写照。

剧中,富人一家人住在地段最高的超级大豪宅里,丈夫是科级公司社长,高大又帅气,妻子是家庭贵妇,美丽又温柔,一儿一女,出门有私人轿车,回家有佣人服务,妥妥人生赢家。

光环的生活下,隐藏的却是富人的阶级偏见,或者说是阶级歧视。这种人性的偏见,很巧妙地透过“气味”这种意象表达出来。而“气味”,代表着每一个阶层生活的尊严。一旦尊严被践踏,激怒、爆发是理所当然。

就像人没有贵贱之分,贫富也没有善恶之分。但最后穷人还是反了,不是因为穷,是因为不公平,而阶级就是一切不公的起因。

3、关于态度

观影之后,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号入座,不自觉地站队。有的人觉得,穷人该穷,因为他们突不破穷人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有人认为,富人无罪,只不过对穷人对偏见,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不值得如此下场。

其实,这既涉及每个人对阶级分层的认知,更涉及对国家及社会的态度问题。

悲观:直面社会现实和矛盾,提出问题,但以个人之力无法解决问题,悲观乃至失望。

中立:借用伏尔泰的一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采取不站队策略。

乐观: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下,都保有对社会、对人性的美好期待,比如,穷人该自立自强,富人应负担社会责任,最好还要摒弃阶级偏见。

当然,不管个人持什么态度,每天都依旧上演着“穷人变得富有,富人沦为穷人”的戏码,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的交集几乎为零。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寄生虫》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