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识红楼梦

最近读完了80回版本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去读了不同续书的结局内容,以及初步了解了一些红学的流派,感触颇深。

小说本身

《红楼梦》是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但其实如果向周围的朋友了解一下,其实大家对其知之甚少。身边的人,读几回弃读者甚多。我之前也尝试读过很多次,但都失败了,这一次算是坚持看完了。说是坚持,其实也就前面十几回是耐着性子看的,看到后面就完全是被吸引住了,当前面琐碎的细节铺垫在最后合拢的时候会真的被震撼到。之前上学的时候,很喜欢看明清时候的小说,无论是《三国》和《东周列国志》的历史演义,还是《水浒》的农民起义,或是《西游记》的妖魔神怪,亦或是《三言二拍》的市侩风俗,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唯独《红楼梦》是很难读下去的。原因可能在于《红楼梦》的主线不强,并且作者的写作手法过于隐晦,用脂砚斋的话说小说的写法“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但当书中前面的判词、谶语、伏笔在后续一一应验,当人物的结局自始至终也无法摆脱宿命,读完会有一种仿佛经历了书中人物一生的感觉。

四大名著中其他他几部,有明显的的故事主线,并且读几回就可以基本看到整个故事的基调,但《红楼梦》的故事没什么主线,初读起来会感觉都是家长里短的很琐碎,从现在运营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卖点不足。但反过来讲,读过《红楼梦》的都觉得它好,口碑爆棚。这实在是一个传播学的特例。因此初读《红楼梦》一定要坚持下去,读到后来才会体会它的震撼。

无法摆脱的宿命

书中的人物众多,关系也是错综复杂。尤其是女性角色,是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红楼梦》是一部美好女性的赞歌,同时也是一部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最终走向悲剧的的女性的挽歌。

书中的前半段(五十四回之前)基调是比较欢快的,贾府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直到第五十四回到达了顶峰,贾府元宵开业宴,极尽奢华,夜宴看戏时,原文写到“早有三四个媳妇已经手下预备下小簸箩,听见叫赏,走上去,向桌上的散钱堆内,每人便撮了一簸箩,走出来向戏台说:“老祖宗、姨太太、亲家太太赏文豹买果子吃的!”说着,向台上便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钱直接用簸箩洒,这是何等的奢侈!而五十四回之后整个故事便急转直下,像极了抛物线,而这一回就是抛物线的顶点。最终故事走向悲剧,所有人物也没能走出宿命,不管是尊贵如迎春,23-24岁时加封贤德妃;还是才高如黛玉,能写出葬花吟那样的佳作;或是娴雅博学如宝钗,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甚至自强如探春,豁达如湘云,强势如王熙凤,最终都没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这种写法和《天龙八部》有异曲同工之妙,相信金庸先生也是或多或少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天龙八部》中充满了佛学中的众生相的俯视角度,表达了人世的幻灭之感,这与红楼梦所表达内核极其相似,这种意境正是红楼梦词中“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关于红学

红学纵向划分为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三个时期,横向划分为评论派、考证派、索隐派、创作派四大学派。

读红楼梦难免会接触一些红学的观点。由于《红楼梦》是一部未完成的书,且作者不确定,创作的时间也有争议,外加作者草蛇灰线的叙事手法,以及脂砚斋在原作的字里行间疯狂的“发弹幕”暗示后续的情节,导致后续的读者对于最后的结局以及书中的隐喻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不断探索书中隐含的东西也是极大的乐趣,这个过程就像解谜一样,有一种烧脑的快感。

现实的思考

看看《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再看看现实中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其实也有几分相似之处。

大观园里的人读书的热情是高涨的,到时到点还有诗歌沙龙,大家都热衷于精神消费,戏曲和演唱会那是肯定要去的;

消费升级也是必须的,国货看不上那是必须要换洋货的,薛宝琴八岁便跟父亲到西海沿子买洋货;

他们都是一群吃货,并且吃的精致,对食材要求极高;

生活的仪式感也是要有的,一顿螃蟹宴都要到水中的亭子里;

同时表面光鲜的他们也充满了焦虑,这个大家族所有能看到的东西都是要花钱的,常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每个人都在为明天发愁。

这和屏幕前打拼的年轻人是多么的相似。

写在最后

关于《红楼梦》可以说很多很多,清朝就有人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前的一个经典的问题“如果到一个荒岛上,只能带一本书,你会带哪一本?”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红楼梦》必然是选项之一,这部书值得反复的读,读的越多,越有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少不识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