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落树叶,你是否如我正在怅然若失

                秋叶金黄,秋意微凉。

夏已去,秋已凉,伴着秋风的侵蚀,秋叶铺满地。有人赞叹秋的金黄与丰收,有人怅然秋的细雨与寂落。时光易逝,有多少人抓住了时光的尾巴,又有多少人站在秋风秋雨中憧憬着下一个火热的季节到来。

火热的夏季,身临其境时却炙热难耐,何必期待,严冬的凛冽也值得相拥相持。等待是难熬的,当下却触手可及,伸出双手,抓住眼前正在飘落的一片黄叶,别让自己在下一个秋风吹落树叶时,继续惆怅。

01 未雨绸缪,方能抓住机遇。

走路的时候,记得不低头看手机的人,很少会崴到脚;出门前记得看天气预报的人,多数时候是不会被雨淋的;日常注意合理规划经济收入并会理财的人,一般不会面临缺钱时的窘迫和无助。

平时善于学习新知识,能不断总结经验,做事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乐于把技能分享给别人的人,就会经常碰到好的机遇,进而得到相应的成长。

成就事业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也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身边的机会。如果时机未到就不必强求,一意孤行,容易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会得不偿失。

机遇来临时,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不瞻前顾后,绝不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错过。机遇是在不断变化的,一次错失可能会改变一生,造成终生遗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面临事情时既使做不到胸有成竹,也能心中有数。否则,哪怕机遇送到你手里,你也难以把握住。

读书是为了更快地积累人生的财富,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为将来的成功做准备,而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珍惜读书的机会,用心去领悟书中的精髓。

很多人说书我也看了,可就是记不住书中的知识怎么办?知识那么多,直接记当然是记不住的。知识要在用的过程中,逐渐被储存到大脑中,内化成你知识库的一部分。

这样才能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用,这样才算学到了真本事,当机遇来临时才能及时把握,展现自己所学。放眼成功人士,没有不经历一番苦读和辛勤耕耘的,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那是买彩票,来的突然去的也迅速。

02 学会知识分享,快速高效地学习。

刚加入房地产行业时,由于对这块领域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我当时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和困惑。后来,我就注意并收集了很多标杆企业的工作流程、设计指引、成本测算以及项目复盘等各方面的资料。

我以为只要储备了很多优秀的资料,后面就可以拿来轻松应对工作。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资料收集了很多,也都是非常好的资料,但是收集后就存到了电脑里,想起来了才会去看看,看也是走马观花。

真正在现场要用时,经常心里还是空落落的,根本想不起来。原来,这些知识只是存在了我们的电脑里面,根本没有存储到我们的大脑里。

后来,我也专门去尝试着记一些资料,效果还是不好,因为那么多资料根本记不住。我们需要的知识应该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会根据眼前的应激物随时呈现出来才对。

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知识用起来,在实践中把这些知识内化成身体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在短期内把很多知识都去现场运用一番,这个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知识经过自己的加工,分享给别人。

因为在把知识分享给别人之前,你需要先把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加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并经过你自己的大脑进行理解分析,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才能让别人去接收这些知识。

在这个分享互动的过程中,这些知识点就内化成了你身体内的经验储存,等到实际工作中,在相识的环境条件下,大脑就会条件反射地把我们需要的知识在脑海里翻出来。

很多优秀的讲师就是这样,他们所分享的知识并不都是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历实践过的,而是与人分享多了,这些知识就成了他脑海知识库的一部分,可以在任意时刻信手拈来。

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很多知识在你跟别人分享之前,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的,经过你的梳理加工,再在公开场合分享给大家以后,这些知识就变成了一个体系。这些知识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再运用一番,那掌握的效果就更好了。

我们现在写公众号文章或在上写作也是一种分享方式。在没做这些之前,好像自己脑袋里也没那么多东西想表达,尤其是前面没有专门练习过相关知识输入的人,好像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什么东西。

但是,当你真正去写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可以写出来的,只是写的长与短,好与不好而已。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会发现写一篇文章也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就是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把知识进行了加工整理,同时把知识内化并沉淀到了自己的身上。

不断向上学习,学习优秀的思想和知识,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大脑,可以有效地消除眼前的迷茫和焦虑。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与人分享,既能快速掌握知识,又能体验到与人分享的快乐。

03 用风险意识,来避免看似客观事情的发生。

最近我被安排在一个新项目上做支援工作,项目所在地离家有点远,需要乘高铁三个小时才能到。我一直都是周日晚上从家先坐高铁到上海虹桥车站,然后转上海虹桥发出的末班高铁到余姚北下车。

上周日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先坐车到上海虹桥车站,谁知高铁在苏州站时出了点问题,断电启动不了了,耽搁了将近三十分钟。我给自己在上海虹桥转车预留了三十分钟,这下自然是赶不上下一趟车了。

这趟路程的高铁我前几年坐过很多次,但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也就习惯了这样的行程安排。其实如果事先考虑到会有类似的突发事情发生,也是很好避免的,要么在下午就乘直达的高铁,要么在中转时多留一些时间。关键还是思维定式,没有去多考虑一些,把其中的风险部分给忽略了。

也经常听到孩子考试回来会这样说,这道题我本来会做的,但是因为粗心做错了。老师说过这不是理由,还是因为掌握的不熟练不全面,如果你足够熟练自然会知道这种题的考点在哪里,也就不会错了。

也有人迟到后会说,没想到路上公交车出了点状况,或者是没赶上地铁。这也不是理由,像我在虹桥车站中转时没赶上车一样,我们本可以有其它方法来避免,只是为了顾及自己的一些情况而选择了这个出了意外就没法弥补的方案。

前一段时间读萧秋水的一本书中,她也讲到自己在外面参加活动时碰到了酒店停电的事情。这种情况确实也很少发生,我到目前都还没碰到过,但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应对。

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安排还好,那就将就着洗洗睡好了。但是如果你手上正好有重要的工作需要马上完成,而你的手机或者电脑又马上要没电了,你又没有带备用电源,你该怎么办?

接受过项目管理训练的人都知道,好的项目管理,需要做好项目的风险管理,一定要有预案,甚至不止一个预案。要考虑万一有变故时应急措施是什么。越大越重要的事情,越需要有预案。

不做预案,不能怪外界,只能怪自己经验不足。预案当然会有成本,成本有时间成本也有经济成本,但做事情就是这样,要考虑可能的风险,以及预算外损失。如此,才能够胸有成竹。

萧秋水老师说过:“动,是一种进取。静,是一种沉淀。敢动,是一种勇气。能静,是一种修为。”动起来,去争取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让自己时刻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的焦虑和迷茫就会少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风吹落树叶,你是否如我正在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