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

“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这样一个命题肯定会让热门专业和名牌大学的学生鄙夷不屑,也可能让冷门专业和普通大学的学生满腹狐疑。然而,就我大学毕业以来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来说,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命题却是让人必须接受的事实。 

  或许我这样的表达方式过于绝对化,毕竟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之间不可能毫无区别。隔行如隔山,这个定律可不是那么容易被颠覆。一个学近现代欧洲历史的恐怕不大可能比学海洋流体力学的更懂得研究海啸,核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去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也恐怕很难比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更加胜任。同样,如果说毕业生是学校生产的产品,那么不同品牌的产品之间也绝对不可能完全等同。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氛围,这种区别最终将会在其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在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一所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和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也绝对存在天壤之别。 

  但是,这一切都是从整体而不是从个别的角度来说的,它所说明的不过是一种概率,而非绝对化的公式。作为一个整体,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肯定比哲学专业的毕业生更懂得编程,但这并不是说计算机专业编程最差的学生一定会比哲学专业编程最好的学生更擅长于编程。换句话说,只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擅长于编程的概率比哲学专业的要大,而既然是概率,就存在不止一种可能性,不能被绝对化。同样,北大的毕业生比某专科院校的毕业生优秀,这也只不过是从整体上来说罢了。专科院校的上等马未必会输给清华的下等马,否则,所有的大学生都会将比浓硫酸更厉害的化学药剂泼到熊猫身上去了。 

  或许你会觉得我是在强词夺理,觉得我不过是在强调特例,强调个别。可是,请别忘了,在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是具体的,是个别的。当你以毕业生的身份去应聘的时候,你也只是代表你自己去找工作,用人单位要用的只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们学校或者你们专业的毕业生。 

  就算你只是一个师范学院哲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跟你竞争程序员这个职位的是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你也未必就会一败涂地。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比师范学院哲学专业毕业生擅长编程的概率自然要大很多,但是,用人单位需要的并不是这样一个概率,它只是要一个具体的、个别的人,而不是作为整体的清华大学或者计算机专业。只要在面试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发现你比别人更加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自然就会是属于你的。 

  请记住:你只是你自己!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如果你行,别人只会肯定你一个人,不会说你们学校的都很行;如果你不行,别人只会对你一个人摇头,不会一棍子将你们专业的人全部打死。所以,请不要以为自己学校有名或者专业热门就自以为是,也不要因为自己学校不好或者专业冷门就心灰意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