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朋友们自以为信佛,但其实和真正的佛教信仰又不是一回事儿。逢庙必拜,烧香捐钱,可是连最基本的大乘、小乘,汉传、藏传、南传都分不清楚。 今天哪一位仁波切说了什么,明天又是哪一位菩萨的生日,后天又一个佛祖关于爱情的多少条箴言,看完哭了,甚至佛教都成了段子和鸡汤的重灾区了。一天到晚的青年问禅师,禅师都要被世人玩儿坏了。还有什么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哎,尽量不予刻薄的评价,只能说算是朴素的宗教观吧。

    有心向善当然好,既然这样,何不去了解一点儿真正的佛教知识呢?在中国历史上,相比于道教,总体来说佛教发展的更好,道教的玄学为什么发展不如佛学呢?

    佛学有严谨的逻辑,道教的老庄玄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真理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语言反而是对真理的歪曲。最典型的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按照主流的观点来解释,意思就是你们平时叨不叨的那些道理呀,都不是真理,真理是没法说出来的。所以不论《老子》、《庄子》还是《周易》都给人一种不好好说话的感觉。因为老庄认为语言不能反映这个世界的本质,后来人呢能理解到多少,就算多少了,没有别的办法。

    这种特点,就给道教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你想啊,不能用语言去阐释的道理,怎么传播,怎么发展?可佛学就不一样了,佛学体系虽然复杂,但极具逻辑性,最基础的理论只有两条。

    第一条就叫做因缘,万法缘起。这里的万法,指的是世间的万物万象。因缘,就是指一切事物的内因和外因。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出现和存在的原因,这一点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都是很容易去理解的。比如说,您现在正在看在下的这篇文章,这背后的因缘是可能您需要打发一点儿时间,同时也是因为在下写了这个文字,又有了些因缘,所以事物都有各自的因缘。而且,每个事物也都有能成为其他事物的因缘。反过来看,如果你没有看到在下的文章,也就不会看到或听到在下的胡侃了。也就是说,一切事物不仅有背后的因缘,还依赖于其背后的因缘而存在,所以所有因缘都凑齐的时候,所有事物才出现,因缘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

      既然所有的事物都依赖于因缘,那么这些事物就不能单纯的凭借自己而存在呀,万物都会随着因缘的聚散不断地生了又灭,灭了又生,那万物就不是永恒的,用佛教语言说,就是万物皆空。我们都属于世间的万物,“我”这个自我意识,也是世间万物,也不能永恒存在,所以佛教说“无我”。既然世间万物包括我在内都不能永恒的存在,如果还有人执着于这些东西,金钱、功名、情感等等,就叫做“我执”了,也就是会产生贪婪之心。人呢,难受都是因为不自由,觉得不自由,都是因为自己的欲望膨胀。就好比你在一个笼子里,我说的这个你呀,就是你的“我执”,我说的我执,就是以我为立场的自我的欲望。自我的欲望越膨胀,这个笼子就勒得越紧,自己就分外的难受。即便你自己把欲望涨得特别特别强,把这层笼子给胀破了,还有更坚固的笼子等着你。

    佛教认为,人因为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才会痛苦,如果要摆脱这些痛苦,就必须破除我执。就必须明白,世间万物的本质,都是虚妄不实的。欲望本就不应该产生,所以在百姓印象中,和尚都讲究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其实这些僧人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或者逃避痛苦,而是真正的僧人认为,世上没有事物值得贪恋。这不是我们说的生无可恋啊!摒弃了欲望,自然也就了却了痛苦。

    再看佛学的另一个理论——轮回。老百姓俗称投胎。其实在中国,轮回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比如说,下辈子为你做牛做马,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等等,如果我们前面讲的因缘,万法缘起属于哲学,那么这条就是属于神学了。为什么要有轮回?那既然轮回是神学,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就假设这是一种世界观的设定,佛教毕竟是宗教嘛。那如果轮回我们按照什么来轮回呢?是完全随机的吗?显然不是。那么轮回这种机制的运行,还是要参照上面说过的因缘,把它放到轮回中就叫做因果报应。

    人们做的事儿啊,在佛教中都被称作“业”。众生有欲望,就会造业,造善业或者恶业,可是如果一个人死了,造的业还没有产生结果,就是说因果报应还没来,那怎么办呢?佛教认为,没事儿!轮回为新的生命,继续承受你该有的因果报应。

    那到底是轮回为人,还是一只汪,还是一只喵呢?这就取决于你前生做的事情了。可问题是轮回之后新的生命又有欲望啊,又会造业呀,有欲望就有痛苦,所以众生就不断地轮回,不断地遭受痛苦,所以佛教教我们最终追求的,就是放下种种欲望,不要再造业,就能一点点的脱离苦海,跳出轮回。

    了解了佛教最基础的两大理论因缘和轮回,如果仔细琢磨一下,你可能会觉得这理论有问题呀,因缘理论不是认为一切都不能永恒存在吗?万物皆空吗?认为无我吗?竟然无我了,那下辈子轮回的是谁呀?还是我吗?这就需要说到空这个问题,提起空,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提到空,最著名的是那一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尤其是僧人面对色欲的引诱,不断念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这又是一种曲解,这里所说的色,是指我们见到的所有事物的表象,不仅仅是色欲、色情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指事物的本质是空。空是佛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这个空并不是指什么也没有,不是虚无,而是指事物不能永恒存在,不断变化的一种本质状态。

    对于空的理解不同,能够区分出大乘和小乘。佛教中的几大学说中观、唯识等等,对于空的理解也有不同。比如说,大乘佛教中观学的观点是这样理解的,万物的本质空,是一种不能正面儿描述的状态。用任何语言都不可能从正面去形容事物空的本质,只能不断地说,它不是什么。举个例子:

      π等于多少呢?我们怎么去描述呢?只能说比3.14大,比3.15小;比3.141大,比3.142小。这样不断的去否定,逼近事物空的本质。

    关于空,再举一例:为情所困的少男少女们,怎么样才能摆脱痛苦呢?不是爱,也不是不爱,更不是恨,而是放下。不在乎,不刻意去做什么,这种放下,同时否定了爱,也否定了不爱,这就是空。但其实啊,放下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因为追求放下,不也是一种刻意的行为吗?如果有一天,你连放下不放下都不在乎了,你就更精进一步了。

      如果投票选举被滥用最多的佛教禅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一句肯定跑不出前三。很多附庸风雅的文章,都会试着引用几句,可这句偈子背后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故事是这样的: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寻找接班人的时候,要求弟子们各自写几句有禅意的诗句,大师兄神秀先做了一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段偈子,用菩提树来比喻众生,用明镜台来比喻人们追求的佛性,用台上的尘埃来比喻众生和佛性之间的障碍。所以他说时时勤拂拭,就是我们要刻苦修行啊!通俗一点说,是一句很典型的正能量诗句。

      可是我们前面理解“空”的时候知道,你这种刻意的修行,想要成佛的欲望,却又是另一种执着,会阻碍你成佛呀!更何况禅宗追求的是顿悟啊,后来呢,另外一位弟子就做了一个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意思是,对于众生、佛性这些概念,用菩提树、明镜台、尘埃这些方式去区分和描述都不对。因为万物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一切皆空嘛,而且如果你感觉你和佛性之间有差距,想要修行,这种想法、欲望本身就会阻碍你成佛了。原本没有什么尘埃,也就不需要拂拭了嘛。所以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看过这句偈子后,弘忍大师大惊失色,半夜把这位徒弟叫到自己身边,讲授佛法,传授衣钵,并认定他为本门继承人。并且督促他赶快离开,以免被奸人所害。

    这个故事中,写第一个偈子的,就是北禅宗神秀大师。而写后面这个偈子的,就是南禅宗惠能大师。而这个故事就是出自南禅宗的《坛经》。

    这是佛教理论中的一点点知识,只是最基础的,佛祖说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另外想提一点儿题外的现象,我们的印象中,总会觉得和尚的头上会有一排小点儿,这个叫做戒疤。烧戒疤的习俗,并非来自佛教发源地的印度,而是从我国元代才开始的。那个时候也只有汉族的僧人需要烧戒疤。所以就有学者认为,烧戒疤带有歧视成分,带有一些侮辱性的标志,都认为这是一种陋习,佛教协会也明文废止了烧戒疤。所以既然从元代开始,那么唐僧、鲁智深等僧人就不应该有戒疤,他们的年代,是早于元代的。

    现在很多寺庙特别商业化,上半年游览时看到:烧香磕头都要分等级的,给的钱不同,烧的香、念的经都不同。甚至把经文都念错了的,象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连发音都不对。还有一些所谓的算命、改运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佛教教义,佛教是追求智慧的宗教,不重视外在的吉祥物和宗教仪式。如果您以后再有人借着佛教祝福的名义问您要钱,您就可以说,大师,心外无境,我只求心诚而已。转身走开就是了,相信佛祖不会因此而怪罪于您的。佛教的教义希望人们摒除内心的欲望,追求的是无我。而如今的时代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消费主义,鼓励人民遵从内心的欲望,鼓励人民吃喝玩乐,鼓励人民旅游消费。口号叫做,做你自己!是一种欲望的释放,那为什么在这样一种消费主义的社会中,佛教反而越来越火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希望征得各位的见解和体会。

阿弥陀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