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

教育的出口

STEAM简介

STEAM是这五个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Engineering(工程), Arts(艺术), Maths(数学)。有人称这个STEAM教育打破学科界限很好玩,比如技术和工程结合,艺术和数学结合,科学和工程结合。

STEAM是一种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概念。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仅仅依靠某一种能力的实现,而是需要介于多种能力之间,比如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建造过程中,不但需要科学技术,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产品功能,还需要好看的外观,也就是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才能,所以单一技能的运用已经无法支撑未来人才的发展,未来,我们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综合型人才。 从而探索出STEAM教育理念。 [3] 

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为加强美国K12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首字母。鼓励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其全球竞争力。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艺术,变得更加全面。 [3] 

STEAM教育在美国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国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大部分中小学都设有STEAM教育的经费开支,而STEAM也被老师、校长、教育家们时时挂在嘴边。在STEAM教育的号召下,机器人、3D打印机进入了学校;奥巴马也加入了全民学编程的队伍,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条代码;帮助孩子们学习数学、科学的教育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而且这五个学科,技术和工程结合,艺术和数学结合,打破常规了学科界限。 

中国STEAM教育政策

从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提出STEAM教育到2014年以来,浙江、山东、山西、陕西、天津、河南、四川、江苏、重庆等将STEAM教育科目列入教学、考试体系,把“软任务”升级“硬指标”,成为必修课,同步辅助应试教育的K12+教育新赛道诞生。[4]

与此同时,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在向纵深推进,旨在通过改革来重建课程文化、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在此背景下,如何站在世界课程改革的版图中审视中国的课程改革,又如何让中国的课程改革成为全球课程变革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不断引领全球课程变革的方向,这既是摆在中国课程改革面前的时代命题,更是破解中国教育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2017年,中国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尚在修订之中,从已经颁布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进展来看,集中体现出育人为本、素养为核、情境为场、问题为纲、技术为翼等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势。作为跨学科课程的典型代表,STEAM课程以其开放性、主体性、情境性、关联性、发展性,从一开始产生就顺应了中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态势,并受到全国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大力欢迎。


素质教育

一、定义

1.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

2.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艺术)为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新世纪初,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尤其是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江泽民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行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与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有较大差距。教育实际也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甚至校长仍然认为素质教育不好具体操作,难落实,于是工作仍停留在喊口号、走过场、摆形式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许多学校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课业负担过重,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的问题;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此,加强对素质教育思想的认识,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一个接受全面教育的基础阶段,一般含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指对年轻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未来做人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中国基础教育,一种属于义务教育,指小学、初中阶级的教育;另一种属于非义务教育,指高中阶段的教育,它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级。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1.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在内的广泛而全面的基础。2. 人的素质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而素质教育凭借着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形成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必然要求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相对保持稳定。3. 人的素质既有相对稳定性,也有时代性。因而要求学校教育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适当吸纳最新科技、文化成果,调整、充实和完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多方面的挑战。因为素质教育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素质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教育返璞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干扰下,已异化为“应试教育”。这种异化使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而转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新定位、寻求自身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过程。

主要方面

1.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创造性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创造能力培养特别应贯穿于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始终,从小培养敢于创新的思想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束缚了一代人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影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2.自学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而在中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保障。

3.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都应该遵循的人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遵守社会公德,完成心理和精神上的进化和成熟,从为生存而生存、自私、野蛮的动物本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社会公德主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是人的最基本道德。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是为人类当前生存和子孙后代生存的道德。

遵纪守法、勤恳敬业。遵纪守法、勤恳敬业是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贡献。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层次的贡献。

诚实守信、正直向上。诚实守信、正直向上是为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贡献。

4.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科学的世界观必须在不断学习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5.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以天下为已任,从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断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最高目标,是科学的人生观。

6.劳动观念教育:人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生存、生活质量,为人类的持续发展而劳动。人必须成为社会生产力、成为劳动力,能创造财富。

7.终生学习教育:21世纪是科技革命的新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学校学好今后走上社会所需的一切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学习、充实、完善。因此,每个人还必须把培养自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现代人必须终生学习。

8.审美观念与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加强学科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美感,使之形成对各学科的爱好,启发他们学习的最佳动机,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1] 而审美能力也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永久性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

本质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

例如,它明确地区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在此目标导向下,即使客观上能使部分学生的某些素质获得浅层次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牺牲其他方面发展为代价的。第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未来的国民;而“应试教育”则把目光盯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甚至不惜将正常儿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数统计。第三,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而“应试教育”则使教育者跟着考试指挥棒亦步亦趋,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的。[2]

分类

按素质教育的实现范围来分,中国素质教育主要分为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

个人素质教育

个人素质教育是指学生个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通过改进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素质教育。而这种学习方式就被称为个人素质教育学习方式。个人素质教育的准确定义是:

1.学生个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尽全力实践素质教育要求形成的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

身处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学生并不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无能为力,凭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他们仍然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自己的”素质教育。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体

由于学生不可避免地身处应试环境,素质教育的实现是不可能十分彻底的,所以个人素质教育必定会含有应试教育的某些因素。比如虽然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但以取得高分为首要目的等等。

3.大多数优秀学生的经验总结

由于应试教育的片面性、狭隘性和低效性,天分并不十分突出的应试教育学习方式实践者往往苦学无效,很难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大多数优秀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去除先天因素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实践了一种兼顾分数与能力,博采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家之长的先进的学习方式,即个人素质教育学习方式。

个人素质教育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中介。其原因是:广度上,一个人的素质教育是全体学生实现按素质教育的前提;深度上,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混合学习方式是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基础。

社会素质教育

社会素质教育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实现的素质教育。这种素质教育模式跨出了一个人的个人素质教育范畴,首次在集体范围内实现了素质教育;跨出了学习方式范畴,首次涉及了教育教学模式领域。目前,这种模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学校素质教育和地区素质教育。在政策限制、教育发达地区(一线城市)和升学压力相对较小的学校(比如小学、初中),这种形式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现形式。

国家素质教育

指的是在全国范围内以宪法、法律和地方行政法规为法律基础,拥有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的完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实现国家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

机制

约束机制

素质教育的约束包括法规约束、组织约束和文化约束等形式。就法规约束和组织约束而言,也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①决策环节,这是对约束的方向、内容、力度等作出决定的过程。例如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0年1月3日),规定的若干个“不得”,同时规定:“对加重学生负担的违纪事件,一经核实,必须严肃处理,对有关责任人要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约法三章》《十不准》等规范性文件,包括对违反行为的惩罚规定。这些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正确决策。

②实施环节,这是落实约束手段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是约束与反约束的矛盾、冲突过程,既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也需要执行者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执法必严的气势,以利于维护决策权威,保证其真正落实。据报道,为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山西省长治市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凡是教师工资不能兑现的地方,首先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凡教师工资发放不了的,县(区)书记、县(区)长和机关干部的工资一律停发。仅仅40天后,全市5293名教师工资全部得到解决。

③监控环节。这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环节和约束对象进行监督、核察和调控的过程,也是对越轨行为施以惩罚的过程。

④反馈环节。有关的约束决策是否正确,约束是否收到预期效果,整个约束过程能否良性运转,对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反馈环节获得确切信息,以便对决策、实施、监控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 

保障机制

素质教育运行的保障机制,是指为素质教育运行提供必备的基条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具体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孤立的不需要任何条件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建立健全素质教的保障机制,就是提供保证素质教育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

素质教育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首先,要保证学校经费和设施达到规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9]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简称“三个增长”)。总的形势不容乐观。至今不少学校,特别是老少边山地区的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黑板+粉笔”的阶段,一些学校甚至连粉笔也要限量供应。学校应该具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运动场地和器材等,几乎是一无所有。不少学校教师工资常遭拖欠、克扣,进修、培训的经费更是无从谈起。学生生活单调,视野狭窄,孤陋寡闻,哪里谈得上提高和全面发展?其次,要尽快有效地改造薄弱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主要是指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差、教学质量差、社会声誉差的学校。近些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家长对子女的前途也越来越关心、重视。在愈刮愈烈的“择校风”中,条件好的学校人满为患,而薄弱学校则难以为继,师生在精神上受到创伤,信心削弱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这些现象不利于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不利于维护公民教育和学习权利的平等,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3] 

动力机制

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提高人的素质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既是个人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就一个地区而言,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满足社区发展各种需求,符合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十分现实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尚未被充分揭示,少数学校和家长误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产生某种抵触情绪,因而,建立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首先就是要将阻力变为动力。

素质教育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①动力源开发环节,即激发人们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人们将单纯的片面的文凭需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②动力转化环节,将对优良素质的需要这一潜在形态的动力转化为追求优良素质的现实动力,转化为参与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③动力反馈环节,指整个动力机制输出结果对动力机制运行产生影响的过程,通过反馈,动力主体可以获得有关信息,从而对自身动力的方向、强度、持久性等做相应调整。

激励机制

素质教育激励机制是一种引导过程。它包括四个环节。

1.导向环节。

《决定》颁布之前,人们对素质、素质教育等基本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因而一度各地各学校只是依据各自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自发地进行相对无序的实践探索。《决定》的颁布,为素质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提供了政策性依据,为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应当把各地、各学校的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统一到《决定》上来。地方政府要把“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提高本地区居民素质、提高地区综合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使这一目标作为一面旗帜,充分发挥其凝聚、感召、整合、激励等作用。借用柳斌同志的话说,就是“应该把素质教育的旗帜举得高高的,把素质教育的舆论造得浓浓的,把素质教育的劲头鼓得足足的,要理直气壮地抓素质教育”。

2.检测环节,亦即评价环节。

根据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素质教育目标、准则、制度等,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检测、评价。包括硬评价和软评价两种,前者指政府部门(包括教育督导机关)按照既定的有关条例,对下级政府和学校以及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官、教育基地、社区教育委员会等实施素质教育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全面或某一方面的系统检查、评价,带有权威性。后者指社会舆论对学校及教师工作的评价,包括媒体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报道、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有关评论等。

3.分配环节。

根据评价结果按一定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有关单位和个人。社会资源分配包括物质性的,如增加工资、颁布奖金奖品等,也包括精神性的,如授予荣誉称号、晋升职务职称、颁发奖章奖状等。

4.反馈环节。

反馈环节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分配结果与评价结果是否一致,二是获得较少社会资源的那部分单位和个人,如何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应当根据需要不断地对激励标难、手段和过程进行及时调节,使之更加合理公正,更加健全完善,更能使获得激励的那部分单位和个人成为其他单位和个人学习的榜样,使政府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变得具体形象,容易为公众广泛接受,从而扩散到整个社会。

基本特点

全体性

所谓“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换言之,素质教育不要求也不允许对入学的儿童按照某种标准(例如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和经济地位等差异)进行筛选。“全体性”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把素质教育与实施义务教育联系在一起,其原因就在于义务教育从立法上保证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化与受教育权利的公平性。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其主要定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第二,保证使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4] 

基础性(通识教育)

所谓“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general learning)而不是成为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或某一劳动职业的“小行家”。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其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基础教育以发展和完善人的基本素质为宗旨,因而不少人指出基础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教育是塑造、培育人的事业,如果在基础教育中充斥了定向的、专门化的训练,而不是着眼于把普通的基础打扎实,那就等于抑长趋短,将非特化功能倒退为特化功能,缩小了发展的自由度、窒息了人的可塑性。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但如果把基础教育局限于职业的、定向的训练,就会使本来应得到扩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过早地停滞、萎缩,这岂不是同教育(优化控制)一词的本义背道而驰吗? [4] 

杨江南在《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一书中也认为:“教育不可能教给学生一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成功教育的根本,基本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唯一正确的出发点。”[5] 那么素质教育要培养什么核心素质呢?杨江南从人的意识结构与社会需要出发归纳出了四大基本素质:

[if !supportLists]1. [endif]深入现实与了解实际:这是极重要的基本素质与解决问题的关键,个人思想与感情的深化也需要以此为基础;

[if !supportLists]2. [endif]感情素质与服务意识:感情素质是人最根本的素质与力量之源,调控了人的活动与其它素质的建立,包括促进永久性记忆的形成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服务意识则是感情素质在现实行动上的体现,也是感情素质逐渐深化的基础;

[if !supportLists]3. [endif]主动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与人生历程:主动才能形成独立与创造性的思想,获取全面的认识,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推动个人发展;

[if !supportLists]4. [endif]永葆活力与生命不息:无论外界条件与过去的成败如何,不管能否达到某一具体目的,都努力做到能做到的最好,是弱小生命绽放蓬勃生机并发挥极致的基本素质;生命活力也体现在保持思想开放,积极吸收外界营养,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里对四大基本素质的界定囊括了人的理性与认知系统、情感与价值系统、行为与动力系统以及社会与个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性

所谓“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这是强调培养能力、促进发展,是指在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前提下而言的。知识与能力虽不是完全等同的东西,但是,如果学到的知识是“活化”的知识,是能够“投入运转的知识,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能顺利地转化为能力,成为人的智慧的一部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强调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能力的直接动力是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素质教育倡导尊重、发挥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它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从本质上说,“发展性”符合“变化导向教育观(change—oriented pedagogy)”的趋势,即把适应变化、学会变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接受教学(教师奉送答案)向“问题解决”(教师引发思考)转变。教师从一名鼓励者、促进者、沟通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等角色发挥作用。

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要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当指出,“全面发展”已经列入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目标之中。但是,我们的任务是要在社会主义的素质教育中探索“全面发展”的具体规定性。这有两个方面。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全面发展决不能被理解为均匀发展和划一展。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最优化不等于理想化,而是力求取得对具体条件来说是最大可能的最佳效果。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有信心根据他自己的特点找到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打破“千人一面”的格局。

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一般说来,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4]

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当前教育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不论是学生抱怨课业负担沉重,还是家长感慨为子女“择校”的奔波,不论是人们诟病各种“补习班”的畸形发展,还是老师诉苦在升学率面前“压力山大”……都反映了全社会共同的呼声——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

为什么素质教育聚焦了这么多人的关注,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一、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益转向创新驱动。只有高度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抢占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素质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当前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差距。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发展的质量,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素质教育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

在很多父母心中,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特别是当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几代人的希望。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让青少年成为身心健康的人、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的人,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才真正有盼头。

四、素质教育也是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发展正处在由全面普及向质量提升跨越的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推动中国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6] 。

解决措施

(一)提高校长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校长和教师素质的要求将更高。校长和教师既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又要在教育手段、方法上有创新和突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李岚清副总理说得好:“一个好校长带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主导、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教育工作和教师行为。所以,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对人民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公正廉洁的品质、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要按教育规律办事,领导广大教师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改进教学方法。校长必须深入到教研组,深入到课堂,建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带动广大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创造出素质教育的好经验、好成果;要不断加强学习,使自己既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正确的教育思想,又有管理现代教育的能力和方法。

(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素质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与水平。广大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和师生观。学生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处于成长期,可塑性很强。教师要时刻想到,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就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要彻底改变束缚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改革教师以个人好恶要求学生的专制的教学方法;要彻底抛弃题海战、疲劳战等做法。靠加重学生的负担来换取一点点成绩,是一种最愚笨的办法,要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富于活力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深刻理解和爱护学生,很多教育家都得出一个共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质就是爱的效应。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行为表现较差的学生,要特别耐心和谨慎,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每个学生只要教育得法都能够成才。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要钻研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关系对比

与升学率的关系

推行素质教育与提高升学率并不矛盾,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对升学率的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均有各自的功能,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重此轻彼,更不能顾此失彼。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的教育工作发生了一些偏差,只偏重“智育”即“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只重视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都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观的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全国许多地方的实践已经证明,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般都会得到增强,表现出思想道德健康、分析思路宽广、知识基础扎实、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以及吃苦耐劳品质显著增强的特点,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西安地区1997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由于学生的升学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和意志脆弱等原因导致30%的中小学生厌学,28.5%的中小学生认为活着不如死了好。笔者也在临河市部分学校做了同样的调查,结果基本相同。一些学生不想学,甚至不想活。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主动钻研的精神,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就无从谈起。那种只为少数学生升学而放弃大部分学生升学的教育,是从根本上违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理念的。

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有的同志认为,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是放松课堂教学,增加活动课,搞一些兴趣小组,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发展特长。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但课堂教学始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一点是丝毫不能动摇的。广大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向45分钟要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基础知识听懂练会,达到当堂消化、当堂巩固的目的,要通过课堂这一主阵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为从事其他活动和学习技能打好基础。还有的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自由发展,教师的备、讲、辅、批、考以及学生的作业等常规教学管理不太重要了,这种看法和做法也是非常错误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要求更高,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内容,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科学严格的管理,教学成为一盘散沙,是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的!

与考试的关系

考试问题一直是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应试教育”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进行频繁的考试、高难度的考试,特别是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所以,有的同志认为,推行素质教育就应该取消考试。这是对考试功能的片面认识,是把考试与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来了。邓小平提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并以此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而不是把考试当成衡量学生成绩优劣的惟一标准。需要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注意减少考试次数,控制考试难度。现在已实行的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初中升高中适当压缩考试科目,减少各科目的统考、竞赛,提倡由老师进行基础性、综合性知识的平时考查和口头考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都是改革考试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可行的做法。

与音、体、美学科教育的关系

习惯上人们把音、体、美学科统称为“小三门”,这种称呼说明过去对音、体、美学科的不重视,也是对音、体、美学科教师的歧视,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当前,临河市的一些学校中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音、体、美等课程开设不全或课时不足,并且往往被挤占。音、体、美学科教师在评优、晋级、考核等方面的待遇不公平。这种现象必须彻底扭转。音、体、美学科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素质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全开足各科课程,并要加强对音、体、美等学科的指导与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

有的同志认为,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事,与非义务教育关系不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这是对前几年素质教育界定范围的重大突破。当前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仍以学文化为主,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应尽快转变。普通高中要逐步渗透职业教育,走普通教育职业化的路子。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一技之长。要立足现实,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走普通教育职业化路子,为当地培养人才,不能再搞“人才辈出,山河依旧”的路子。成人教育在高质量完成扫盲任务的基础上,要向农民传授农牧业科学技术和生产营销管理知识,使他们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

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应试教育”是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逐步被强化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愈演愈烈。“应试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重视少数学生、轻视多数学生,重视选拔教育、轻视普及教育,以应试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围绕考试构建教育体系,安排教学内容,以牺牲多数学生选拔少数“尖子生”上大学为目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全面发展。但我们也切不能认为过去的教育就全部是“应试教育”,而将它全盘否定。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以面向21世纪经济及社会发展为依据,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目标,按照学习者自身发展的规律安排教学,重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它本身也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二者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实践证明,只有正确认识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在工作实践中,自觉、准确地实施素质教育。

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具有一致性。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素质教育同样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这二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的教育。并将它作为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就发展的观点看,它显然存在不足。因为它只指出了全面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而没有明确界定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严格讲,德育、智育和体育都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手段和途径。至于德、智、体,虽然是全面发展的内容,却缺少一个适当的定位概念来对它们的内涵加以概括。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全面发展什么?全面发展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的素质。可见,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了全面发展教育,深化了其内涵。

全面发展教育或素质教育决不限于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合国家的具体实际,强调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事实证明,这是完全必要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就此止步。比如心理健康教育,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观点,“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指身体上、心理上的完好状态”。这一观点在中国显然还未被大多数人所认同。这更说明了,用“素质教育”的概念能更准确地表达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更强调个性发展的全面性和和谐性。素质教育不是选择教育,它虽然不反对英才教育,而且积极创造条件让所有可能成为英才者脱颖而出,但反对用英才传统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受教育者,它更强调在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教育虽然也要求全面发展,但其全面发展的要求重在基础性,它是为以后的更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运的高度,强调要把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此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中共十三大报告中,都强调“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

在邓小平讲话以及中央文件的启发下,理论界关于“素质”、“民族素质”、“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主要涉及素质观念、素质与培养目标、素质与社会发展、素质与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同时,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由此引发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教育界开展了“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的讨论,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提高民族素质出发,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做了一些分析和批评。在教育教学一线,一些中小学也大胆尝试,改革创新,涌现出一些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改革实验模式。这些研究、讨论和实验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7] 

素质教育的实施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中提到“素质”一词的地方有20多处之多,并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四个方面素质的要求。为了贯彻和落实《纲要》,中共中央于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各地要抓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区。素质教育观念逐步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进入了区域性试验与探索阶段。

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在中小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由此,掀起素质教育实践的区域性高潮。全国首批建立了十个素质教育实验区,一些省市也建立了省级素质教育实验区。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拉开了素质教育从典型示范转向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的序幕。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普通高中已有25个省份进入新课程。课程改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了核心和关键作用,带动了基础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考试评价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整体推进。各地注重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开展阳光体育,增进学生体质,加强美育熏陶,塑造高尚情操,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中小学素质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7]

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校园。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要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普及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根据农村的实际条件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和卫生工作。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为学校美育工作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各类文化场所(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等)要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高雅健康的节目。农村中小学也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8]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