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在哪里》评课稿

有幸听了胡蓉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胡老师以她那执着地干劲,清新大方的教态,丰富的知识,耐心的引导,引领孩子们与文本对话,进行了朗读、说话、字词句段品析等方面的有效训练,让学生的双基得以不断巩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是这样,听课也如此。咱们每个人听完课后也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观点,我觉得胡老师这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巧识字

课堂上,胡老师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学习“雾”字采用归纳法,先让学生进行自主识记“雾”字,并让学生拓展关于“雨”字头的字有“雷”“霜”“霞”等,然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这些“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有关,都属于形声字。这样的学习迁移,让新旧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融合,不再是孤零零的单纯识字。又如学习“桥梁”的“梁”时,胡老师采用了对比法,把“桥梁”的“梁”和“高粱”的“粱”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在对比中知道了这两个字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二、重朗读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总是语文学习的一条主线,是语文教学的主环节。胡老师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努力做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理,读的形式多样。课堂上胡老师还很善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及时鼓励他们的勇敢表现,让他们投入课堂,进入文本,放生朗读,大胆展示,真是让朗读走进学生的心里。如:带着问题读,抓住关键词语读,感悟人物品质读等,每次读的要求不同,指导出来的效果比较到位。

三、多训练

整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语言训练点多,学生的思维彻底地打开了,不再完全局限于文本的内容,能够发散思维进行语言概括和表达。

在让孩子说雾去了哪些地方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上了“先……接着……最后……”等关联词,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概括时,知道要有调理的思维。学习语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正确运用,胡老师本节课在文本的结构分析上透彻,并让孩子根据文本的结构,进行“雾还会去哪里”的自创说话练习,孩子们是个个说精彩非常,让听课人为之震撼。

可以说胡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圆满,很成功,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非得挑刺的话,我只能浅薄地谈谈我个人小小的建议,供胡老师参考:本节课如果设计一个写字环节就更好了,那样就更能体现听说读写相结合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雾在哪里》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