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即将开始前

图片来自网络

晨起,运动、吃早饭、收拾房间。边边角角均擦拭干净,晾晒被褥和衣服,看着暖暖的阳光照射进来。

庆山的最新小说,即将读完。看一会儿,停一会儿。她的书需要也值得逐字逐句去读,去体会,去跟随,去进入情景。需要集中精神,因而会觉得疲累。但是又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一节节生长迅疾,畅快通透。整个人仿佛被抽掉臃肿累赘之物,取而代之是透明轻盈的液体。

尽管春节刚过,城市里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书店里却人头攒动,这出乎我的意料。事实证明,不管是基于何种原因,纸质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文字和书籍来治愈人类精神上的饥渴。指引来自有形或无形的引导,哪怕只是奔腾河流里的一方浅滩,哪怕只是浩瀚海洋中的几座孤岛。总之,是可以暂时停留、观望、寻找的世外桃源。

再次读史铁生的书。他的散文都是思考。关于活着、死亡、写作、价值、人生和感情等等。当一个人被困在狭小的空间里时,当他彻底放弃求死的想法时,他的思想便时刻活跃着,促使着自己将其呈现,以文字或者其他的方式。

因为身体上的限制,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四处走动,工作、结婚、生子、旅行...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也只能用在思考上。因而,他能够想到比普通人更多更深远的东西。时间花在哪里,结果就体现在哪里。

史铁生是这样,霍金也是这样。

世间少了一些身体健康的普通人,多了一些用其所创造的价值影响世界的人。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否值得令人高兴。只是,我想起他们毕生用残缺的身躯对抗命运时的辛苦,有想要流泪的冲动。

他们离开以后,世人只能通过这些文字来与他们“对话”。当人处在热闹的场景中时,往往体会不到。当四周安静,时间的脚步似乎也慢了下来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虚无”。

一年年过去,一年年开始,看似永无止境,其实随时都能戛然而止。一切都不可控,一切都处于正在或是即将碎裂的过程中。

明天开始工作,并无特别的期待,心态上有些许平和。不知道是假期缓冲的原因,还是由心而生。

有同事分享外出游玩的照片。花灯、祭坛、祈福。趁着年轻有时间,应该四处走走。想到自己受不了舟车劳顿的身体,起初觉得遗憾,后想到那些身体有残缺的人,照样有着深度思想,又汗颜。

可见,实际生活乏善可陈。如果只身体流连于各色不同的城市景色,思想却漂浮于表面,没有从中获取到任何有价值的触动。那么,类似的体验与去往家门口的超级市场没什么区别。甚至,或许还少了对于日常琐碎的观察。

我也去过千里之外的城市,并没有觉出有很大的不同。在那些城市里短暂生活时我,依然保持相同的生活规律。城市之间除了繁华程度,并无可比性。倒是很向往传统、封闭的地域。没有被现代科技完全覆盖的地方,保留有纯朴的劳作方式,没有被污染过的食物和水,手机不是生活必备,人们有着健康的肤色和线条。

也许和自己的心性有关,骨子里便是传统至极的人。对一切使得生活愈加便捷、快速的科技保持怀疑和抵触的态度,更倾向于身体力行。是旁人眼中“无趣”的人。

想到一些关于前世今生的话题,不着边际的念头,来源于隐隐的直觉。那些似曾相识或者没来由的倾向和喜好,是否是曾经的“遗留”。尽管毫无依据,但是没有人否认生活中“不明”力量和意识的存在,它们缺乏科学的解释。

写在即将开始的前一晚,给予自己安抚,获得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即将开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