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事没事,就可能会回忆自己过去发生过的事情。可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其实我们每一次在心里回忆过往,就是再对自己讲一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而当我们告诉别人我们的回忆的时候,就是在用我们的角度,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对方听。可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想像中的自己,跟别人故事里面的我们,好像常常都不一样。
只要你有能力去调查,你就会发现,每一个人自己认为TA生命故事当中重要得要命的事件,而从别的人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好像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今天的情商课就是要来研究一下,我们讲故事的时候,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角度?当中揭露了多少“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过去的情商课告诉了我们,性格当然很重要。可是心理学家McAdams在1995年的时候提醒我们,跟性格一样重要的,是我们在描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所采取的叙述的身份。也就是说,我们到底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在讲我们自己的故事,这能够帮助我们更明确地认识自己。
你在家里面讲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事情的时候,妈妈可能会进来插一句嘴说“才不是这个样子呢!其实当时真的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情。”你听了之后可能会很诧异,想说“怎么两个人的版本差这么大!”可是这就是因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叙事立场来讲述同一个故事的时候,出现了很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来叙述自己的故事,这便成了你认识自己很重要的依据。
当你叙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有哪一些点是可以观察的呢?今天的情商课要提醒的第一个点就是,你在讲自己的故事的时候,你采取了多少的自主性?我现在来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15岁的时候,跟同学去打游戏,结果打游戏打到太晚,回家之后被爸爸大骂一顿,从此留在你的回忆当中,成为一个不愉快的阴影。当你描述这段回忆的时候,出来的结果可能是这样子的。
“我放学之后跟我同学去打游戏,结果造成我回家就太晚了。一回到家,我爸爸就大骂了我一顿。都是同学故意逼我去跟他玩,我实在没有办法拒绝。他说如果我不去的话,我就太不够义气了,我只好跟他一起出去玩。玩一玩,我们就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就急着要回去,我同学又说‘你也太孬种了吧!不准回去,陪我继续玩!’结果果然就玩太晚了。等到我回家,当然就被我爸爸痛骂一顿。我觉得我爸爸是一个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跟儿子相处的人,他只会打我,只会骂我。我真的很倒霉,生在这样子的家庭里,很委屈地长大。”
我相信你也听出来了,这个15岁的男生回忆的故事,听起来就是一个倒霉鬼的故事,而一切的错,都发生在别人的身上。他是被同学拖去玩的,他是被同学拖累才晚回家的,他是被爸爸打,被爸爸骂,爸爸不知道怎么跟小孩沟通,使得他整个长大的过程都很委屈,他完全就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他所讲出来的故事,每一句话里面都是“我被这个”“我被那个”“我被拖累”“我被陷害”“我被打,被骂”。
现在我们就来换一个自主性比较强的说法,讲同一个故事。
“我一直听说有一个新推出的游戏很好玩,可是都没有机会去玩。幸好那一天同学说‘我们就一起去玩吧’,我当然很开心地就答应了。玩一玩,我就发现时间太晚了,可是我看到大家都没有走,我也就不好意思走,以免扫兴。我觉得,就算回家被爸爸骂也没关系,这个游戏这么好玩。果然啊,回到家里面就被我爸爸给骂了。可是我想,我害我爸爸这么担心,被他骂几句也是应该的。从小到大被骂这么多次,我其实也懂,我爸爸就是这个脾气。”
这两个故事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可是叙述故事的人采用的角度不一样,它就揭露了,这个说故事的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我们每一个人说要做自己的时候,其实要想一下,这个所谓的“自己”到底藏在哪里?
是不是像雕刻家面对着一块大石头,他拿出斧头、凿子来,很用力地敲敲打打,把多余的部分给去掉,才有办法把这个所谓的“自己”,从这块大石头里面给挖出来?如果一直采用被动的受害者的角度来讲自己的故事,这就表示那个所谓的“自己”,会一辈子都藏在那块大石头里面,不会现身。这样子怎么会有办法能够做自己呢?
只要想一下,我们所看的各式各样的超级英雄的电影,也会有同样的感觉。自主性越强的英雄,越得到观众的支持。像是Iron Man钢铁人,或者说是钢铁侠,还有Batman蝙蝠侠,明明日子过得那么好,可是却给自己找麻烦,到处去克服困难。
可是相对而言,有一些人一直想要隐藏自己的身份,不得已的时候只好曝露出来,像是超人,或者是绿巨人浩克。如果到了我们自己的身上,这是我们的人生,我们要取得多少的自主性?如果觉得过去自主性太低,过于被动,是不是在描述自己过去的故事的时候,能够改换一下立场,找到新的叙述这个故事的方法?
另外一个关于叙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值得注意的重点就是,请注意里面的交互性。你越重视交互性,你在讲故事的时候,所透露出来的讯息就是,你很重视人际关系。
刚才我们所举的那个例子,“跟同学出去玩游戏玩到太晚,回家被爸爸责备”,当你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故事里面除了你自己之外,其他人他们是怎么样呈现,或者是处理自己的情绪呢?你在讲故事的时候,讲到爸爸生气,责备你,那你有想到,爸爸后来气是怎么消的吗?你跟同学一起玩的时候,同学也玩得很开心,他们是哪一种开心?一起玩的时候,会礼让你,还是非常的好强?
我们在叙述这个故事的过程当中,越是有意识地去看到我们跟别人之间的关系,这就表示我们日趋成熟。我们知道,今天的自己不是完全孤立地长大,是靠着跟别人一起,有别人的帮助,也有别人的伤害,有亲情的介入,也有友情的介入,这样一步一步形成了今天的自己。这样就是一个“有自己,也有别人”的回忆,而不是一个孤立的被迫害的受害者的故事。
再来一个你可以感受的,在叙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可以注意的重点是,挽救。什么叫做挽救呢?就是你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你停在什么地方?很多人去看电影,最在乎的就是结尾。如果结尾在愉快的事情,你走出戏院的时候心情就很愉快;如果结束在很绝望的地方,走出戏院的时候,心情就很灰暗。这也只是一部电影,可是如果是你自己的人生故事,你想要停在什么地方,停止叙述这个故事?
被爸爸骂完就结束了,这就表示你停在了一个“你跟爸爸充满了冲突”的阶段。可是如果你延长这个故事结束的时间,“爸爸骂完你之后,过了一个月,他把薪水省下来,给你买了一台游戏机,让你不必在外面玩游戏,可以在家里面玩。”这个故事就会忽然由一个灰暗的结尾,跑去一个温暖的结尾。
或者是“你跟你同学一起出去玩游戏,结果你被你爸爸打,他也被他爸爸打,结果你跟你同学的交情变得更好了,你们建立了共患难的革命感情。”这也是让故事从一个灰暗的结尾,迈向了一个温暖的结尾。
我相信你听到这里就发现,当你在描述你自己的人生故事的时候,不只是可以换立场,换角度,也可以改变你结尾的时间点,让整个故事对你来说呈现不同的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回想过去,都不免会想起一些不愉快的、伤心的、不舒服的过程。当你在描述这段故事的时候,如果能够想到今天情商课提醒的三个重点:
可以多用自我性比较强的主动句来说这个故事;
可以多想一下,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跟别人的互动,我们之间的关系;
以及多想一下,有没有可能不要结束在原来的结束点,而继续发展下去?
从这几个重点去着手,就表示我们越来越成熟,有能力换一个方法来叙述我们自己的故事,也能够帮助我们去体会人生的复杂,以及人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