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产品经理方法论》读后感

1. 互联网时代特性:

1) 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低、用户量巨大且易得,快速迭代、数据和A/B测试

2) 体验设计的价值比以往更加重要

2. 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能:需求、生产、销售、协调

1) 需求

需求来自于哪里?用户,毫无疑问需求来自于用户。产品经理如何从具备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特质的用户身上发现需求,并与自己所处的组织、企业利益相结合,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重点做什么辅助做什么呢?这里俞军老师没直说如何解决,但是说了以下两个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很重要的模型: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① 用户模型:从现实世界出发,考虑产品的目标用户所处的宏观背景和微观场景,得出的一个当前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这是一个动态的、试错的过程,在后来的深入了解中从大量的用户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让我们的用户模型变得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大多数的真实用户;

② 交易模型:互联网时代的一次交易,可以理解为用户和我们的产品的一次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易的买方是用户,流通的货币可能是真金白银,也有可能是时间,有可能是知识,有可能是用户的认知成本等等...而卖方呢,就是企业。而买卖双方之间交易的商品呢,就是我们的产品,·企业通过一款款的产品作为媒介,和用户做价值交换,用户要使用价值,企业要它的交换价值。那么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弄清楚了这样的交易模型之后,需要思考一款好的产品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俞军提出的三点我觉得非常精辟,一,对用户有效用;二,对企业有收益;三,整个交易过程可持续;做到第一点不难,做到第二点有点难,很多产品应该都死在这个上面,做到第三点很难,具备可持续交易属性的产品一定是在随着时间推移与时俱进的,而大多数产品都在做到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平衡中就被时代抛弃了。

2) 生产

写文档、画原型、交互提升、策略优化、功能演进、复杂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都只是日常的工作内容。

3) 销售

产品经理要考虑如何把产品卖给用户,虽然在公司中往往会有专业的同事做这些工作,产品经理也应当走上一线,去尝试推广、运营、销售自己的产品的,毕竟产品是需要对最终的整个产品的市场接受度负责的。作为产品经理,应有对产品的无限责任制。

4) 协调

协调其实是一个串联在这三个职能之间的一个职能,协调当前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做当前产品形态、当前阶段,最有价值的投入。

3. 好产品的三个维度

1) 第一点:对用户而言,有效用,就要关注著名的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让用户觉得有价值,就是有效用,那么就要做到新体验足够大,旧体验足够小,降低替换成本,而在这个公式中,而影响用户的新旧体验、替换成本又有一些公共因子,即我们的用户的体验是受:认知依存、情景依存、经验反馈演化三个因子影响的;

2) 第二点,对企业有收益,“收益-成本>0”是企业愿意生产产品的动力,而市场上这么多的产品,不可能什么都去做,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第一,发现市场获利的机会,第二生产效率高于市场。产品经理就是来替企业发现市场获利的机会的,这就是产品经理之于企业最大的价值创造之处。

3) 可持续性,就是要将产品的效用组合合理的传达给你的用户,与用户共同成长,将用户价值公式和企业的ROI权衡在合理的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俞军《产品经理方法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