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相交之际,人才辈出,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的人不在少数张良、萧何、项羽、刘邦、韩信等等,豪杰并起的时代却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往往被人忽略,在陈胜项梁阵亡之后的短暂时间里他扛起反秦的大旗稳定人心,之后却落到一个被暗杀的惨淡下场。他就是“楚怀王”熊心。
“楚怀王”熊心(?—公元前206年),战国后期楚国国君楚怀王的孙子,历史文献中对他记载较少,在被项梁推举为楚王后,他的人生轨迹还是清晰的。尽管楚怀王在文献上记载短暂,但后人对他评价却很优秀。
苏轼:“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张俞:“戡乱之谓武,除暴之谓仁,知人之谓智,复仇之谓孝。备四者以成大功,则千三百年惟义帝有焉……夫其遣诸侯以诛暴,可谓武矣;出秦民于汤火之间,可谓仁矣;令沛公先入关以平秦,可谓智矣;灭秦以复先王之仇,可谓孝矣。位虽不终,功亦伟烈,虽少康诛羿,句践沼吴,齐襄迁纪,子胥鞭楚,论德比义,我无愧焉。”
“楚怀王”熊心能得到如此褒奖和他出色的能力是离不开的,但无政治底蕴的怀王最终是被项羽夺权暗杀在长沙郴县。
“楚怀王”熊心的早年事迹不详,身世上除了知道是楚怀王的孙子其它一概不知,文献说他在被项梁拥立前为人放牧牛羊,可见熊心生活惨淡。
陈胜吴广打着公子扶苏的名号造反,各路诸侯打着响应陈胜的名义起兵,一环扣一环不过是为了“师出有名”,防止起义失败后被人追究灭门而以,陈胜吴广兵败身死后,各路诸侯都急需一个新的领导者来继续他们的造反事业。这时作为陈胜之后起义军中最有声势的项梁召开诸侯大会,在范增一番建议下找到了当时还在放羊的熊心立为楚王,为了纪念楚国中最悲情的国王“楚怀王”,同样也是为了证明熊心的正统,熊心也号“楚怀王”。
熊心的上位颇有些尴尬,他不是起义的诸侯,却被推举为楚王很大程度上是诸侯为了找一个扛风险的人。如同刘邦被人推为沛公的时候,《史记》记载了萧何曹参为何推举刘邦为沛公,不过是怕大事不成被诛三族。“楚怀王”熊心的上位也是如此,项梁光复楚国却大权在握,而楚怀王也并不是甘心当政治傀儡,但毫无政治根基的楚怀王除了身边一群慕名而来的楚国旧臣也无法作为,楚怀王始终无法进入当时义军的权力中心。
《左传》有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谓三不朽。熊心立为楚怀王靠的是他身为楚王室后人的身份,这是他的德。但在礼制早已崩坏的乱世,没人会在意这些东西。功利的诸侯不会看身份就把权力交出臣服于楚怀王。
但权力是来的如此之快,项梁死于定陶,失败的楚军四处逃窜,刘邦项羽为保存实力东归彭城,义军出现了权力真空的现象。在盱眙的熊心迁都彭城接受了剩下的楚军,为稳定人心,封刘邦“武安侯”砀郡长,封项羽“长安够”鲁公,安抚各路义军,掌握了楚国的军权。
尽管史书将熊心掌握权力的这段时间里只简化为封候,派刘邦西进入关,宋义项羽北上救赵,立“入关中者为王”的誓言几件事。但从救赵诸侯“十余壁”来看,此时的怀王的确成为了义军的“中心”成为了“主心骨”,但诸侯间依然心怀鬼胎,这让楚怀王的统治很不稳定。
秦军击败项梁后,诸侯间惶恐不可终日,面对秦军北上消灭赵国,义军选择无动于衷。楚怀王需要做出行动来振作义军的气势,从而宣布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政治宣言提高义军的积极性,但此时诸侯间认为入关没有好处,无人响应,但并不包括项羽。
在义军消极被动的时候,只有项羽依然保持着对抗秦军的积极性,但并没有得到诸侯们的响应。或许是为了入关封王海是振奋军心,在怀王立下誓言后响应的只有项羽一人,但怀王手下群臣对项羽没有好感,最终决定西进的只有刘邦一人,也是在这件事上,让项羽开始对楚怀王有怨气。怀王需要培养自己的嫡系,但在项梁掌握权力时,怀王没有资本培养,掌握权力后,曾经是楚国令尹的宋义成为了楚怀王物色的对象,破格提拔宋义为“卿子冠军”统领楚国军队,对于项羽等项梁的嫡系怀王选择由自己直接统帅来制约。
赵国多次求援,楚怀王出于道义让宋义为上将军,项羽范增等次之北上救赵,这次放权让楚怀王彻底失去了统治地位。楚军到达了安阳后停留四十六天,这让主战的项羽心生不满,多次请兵被拒绝后,项羽知道自己找到了一个夺权的理由。面对项羽的夺权,楚怀王无可奈何,宋义是楚怀王掌权的最后保障,宋义被杀楚军依附项羽宣告了楚怀王的失势。而之后项羽巨鹿之战的胜利而被各路诸侯拜为上将军,彻底让楚怀王成为孤家寡人。
鸿门宴上刘邦的退却让楚怀王彻底陷入了被项羽架空的局面。表面恭敬的项羽致命楚怀王希望封王,但楚怀王坚守道义拒绝项羽无理的请求。所有诸侯都顺从项羽,独楚怀王敢于拒绝,这是楚怀王身为楚王最后的尊严。楚国国运八百年,从蛮夷到礼制。楚国以蛮夷唾弃中原礼制而强大,接收礼制之后在战国时代,被中原人唾弃的礼制却又被楚国捡起并以此为根本,楚国后期太过于追求礼制从而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楚怀王身上有楚国一贯传承的文化素养,让他即使是在失势的情况下也依然不愿屈服项羽的淫威,楚怀王熊心是一位真正的楚王。
项羽与诸侯约尊楚怀王为义帝,迁都长沙郴县,楚怀王与旧臣自然不愿意离开故地,得知情况的项羽已经是册封天下的“西楚霸王”,容不得再有人忤逆,暗中命令英布等人追杀熊心在郴县。
公元前206年,楚怀王身死长沙郴县。同年起兵造反的刘邦得知后,为楚怀王服丧,昭告天下。
清朝人吴非著《义帝本纪》曰: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以其名也,名之既正义矣。帝不自用,其谓宋义为知兵者,齐高陵君言之;而遣沛公入关,不果遣项羽者,诸老将言之;斯不亦断乎。顾其所以被弑者,未尝不由于此也。虽然,宋义即不上将军,沛公即不独遣,迹项羽之行以测其心,岂真能终全大义,而以其名尊义帝而不弑哉?故其他惟听于项羽之为之耳。使项羽不弑义帝而义帝在,吾不知汉王功成时所以处义帝者何如?不幸而弑之矣,汉王于发丧后犹且曰,义帝无后,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嗟乎!是又高祖之巧以其名归义帝,即亦巧以其自归矣。心焉奚问?则其为陈涉于砀置守冢,与以鲁公礼葬项羽,以王者礼葬田横,有以也。
“楚怀王”熊心就像他的爷爷“楚怀王”熊槐一样,楚国气息在他们血液中扎根。一个不愿在秦国威胁下屈服,一个不愿在项羽淫威下服软与功利小人同流合污,楚国王室道义一面在他身上展露无遗,虽然没有完成光复楚国的大业,但想必九泉之下面对楚国先祖,熊心可以问心无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