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破茧》(施展)17.2W字
嘶溜一声,一周又过去了,很快呀。
这本书是去年年末在飞机上大致看了的,因为喝茶沙龙上答应朋友说“看完后讲解给大家”,于是又重新阅读+笔记整理。
然而,全书十二章,我才整理到第四章……
没事,我这里并不是搞思维导图的,亦非直接陈列书本内容,所以还是按照我最拿手的写法来操作吧:书本+现实。
先说下书本的难度评价。我的评价是中等难度。
虽说此书的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政局,难免会用上一些术语,但此类内容不多,不影响阅读。导致这个评分的关键是,一者,这类书籍我很少看,基本算是该领域的一个小白,所以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背景知识,阅读起来不是那么流畅。二者,作者并没有摆出很明晰的逻辑(明面上),这对囫囵吞枣的我而言,看完之后完全忘记作者说过什么。当然第二点也是我重新阅读做笔记的原因——不然怎么跟别人讲?^(* ̄(oo) ̄)^
那么,《破茧》两字中的“茧”是什么?
概括:个人信息茧、国际现有格局茧、大型信息公司茧。
个人信息茧是怎么形成的?
公共领域(又作“公共空间”)的丧失导致信息茧的出现。
早期公共领域包括俱乐部咖啡厅沙龙等有形的场所;也包括同一份报纸、同一个电视频道所提供的同样消息等无形的场所——故事共同体。
1.现在信息获取方便,每个人可以只关注自己喜欢的领域→公共话题的弥散→无形的场所消失。
2.网络发达→现实生活的多重身份轻易被剥除→有形的场所消失。
以上两点导致:人们进行建设性公共辩论的机会减少→建设性公共辩论的能力、意愿下降→人更愿意呆在自己的“小天地”(茧)中。
为什么要破茧?
1.于公: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远高于过往→个体难以自行处理这些风险→需要专业人才去做→“人民”如何才能信任(放权)专业人才→人民和政府之间有基础共识和信任→但现在没有或者很弱(各人自顾自的)→无法应对危机(比如年初的疫情)
2.于私:茧房所营造的“舒适”是无法解释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的。
其中“个人信息茧房”这个点是与大家生活比较贴近的,简言之“我们所喜欢的东西,遮蔽了我们的视野”。而“大型信息公司茧房”也和2020年中美国封杀TIK TOK、2021年初美国各大互联网公司封杀美国总统账号两个热点有关。大家去阅读也不会有难度。
然而这两点在书中笔墨不多。作者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当今国际关系之茧的前世、今生、未来”上,而这一部分是有点枯燥的。
但是从大家喜闻乐见的角度提问,我们可以依此展开、深挖。
比如说:
互联网公司的算法越来越厉害,给我推送的东西越来越精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封杀TIKTOK是因为它赚太多钱、占据短视频领域的市场太多吗?
互联网公司有没有权利去封一位公民的互联网账号?
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对现今世界格局的影响只是他们影响力大吗?
《赛博朋克2077》、《银翼杀手2049》、《攻壳机动队》有多大可能是未来的模样?
……
个人信息茧的进阶
观念对现实的遮蔽。
①民族主义下,政治对其他领域的遮蔽。
“封装式/简化式”思想是特定场景下的产物(200年前法国大革命)——”人们需要一个故事把原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差别、彼此没有认同感的一群人,打造成一个彼此认同的共同体“以便“对内相对均质化,对外绝对差异化”以达到“能够大大简化复杂的世界,以很低的成本塑造共识,并转化出政治动员的效果”
潜在风险:极端民族主义
②意识形态问题遮蔽专业性问题。
各种主义之争
③对中国的认识
中国的经济、人口体量决定它无法以“因变量”的身份存在。
(以上内容书中有详细论述,我就不多说了)
(猜猜我去哪了?)
信息茧房与个人生活
“信息茧房”一词是在年初疫情期间初次见面。当时不太懂,但也大致能猜出是什么意思。现在看来,确实是旧瓶装新酒,类同的词语有:舒适圈、思维定式、思维习惯等。
但很多时候“知道”和“做到”常常是分离的。有的人甚至说你没“做到”,其实不算“知道”。又或者说,没做到,是因为你不知道“做到”是多么好。
上周看某同学的年度观影报告,大为震惊。
45周51个纪录片!
我滴妈呀,这效率太高了吧??
这可不是综艺,这是纪录片,要费脑子滴~
然后我详细阅读了该同学的观看笔记,发现她似乎是参与了一个“看纪录片小组”的东西。瞬时“破茧”两字划过脑海。
如果我们的兴趣是建立在APP的推送之上,那么确实有可能陷入不断强化的茧房之中,但“看纪录片小组”这种形式却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为何?
一者,人们因为共同爱好而相聚,这点和善解人意的APP看上去类同。但是这种爱好相比APP的“精准打击”而言,它是一种更宽泛、容错率更高的分类方式。我在某宝点开一张手工木椅,然后它之后一直给我推同款的椅子,这看起来很精准吧?人的喜好有时候是模糊且抽象的,其实我只是对木制家具有兴趣,而不是那把椅子。
二者,即便大家因为一个非常具体的名目而相聚,它也会很快坍塌回个体——一个事情无论多么喜好,都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消除掉“被爱好冲昏了头脑”的感觉后,我们不得已在此正面他人的真实性——茧破了。
于是近来两周我就有意识把自己推向各种各样的事情(除工作外):组织线上读书会、重拾放下大半年的八段锦和站桩、每周末去调养一次身体、计划参加某医馆的打杂活动、计划做“每周一书”的阅读和文章推送、大学同学的茶话会……
要是你一阵心动,也打算赶紧报个高数班、编程班、蹦迪班等等。
大可不必、千万不要。
因为要花钱。
“破茧”是一种心理状态。要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茧”是什么,要怎样应对,而不是一味盲从。每个人所面临的场景和对应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比如说我组织读书会,如果从常规角度出发会认为“我是想看书”,其实我是想以此活动联络之前的大学朋友——他们现在步入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务。那么以后我需要什么咨询,我就有机会打破自己知识的盲区。
比如说重拾锻炼,看起来是一种人云亦云的状况;但是我自知过去大半年的伏案工作多少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影响。早治总好过晚治,“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等等。
最关键的是,这些看起来庞杂的活动,它们都是可调节的、非强制性的;并且是你所喜好的、可以快速反馈的。俗话说,“生命在于流动”,只要能溜得起来,总比整天抱手机强吧?不是说笑,在活动前,我每天手机娱乐时间4小时;自从开展活动之后,我的手机娱乐时间是240分钟!
我居然在保持足够的玩乐时间之外还做了那么多事……可见,我之前的日子里的空洞多到无法留下痕迹。
最后,祝大家周五快乐!
(微信、B站、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