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李白成长史【连载】

公元725年    5月20日   

在天庭,经常听仙人议论说太白金星转世的李白将会成为闻名中外、影响后人的大诗人。除此之外,我对他的成长过程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和了解。现在,我被派遣成为他的贴身小保镖,必须得清楚他过去的情况,摸清他的底细才行呀。

于是,我一边乘风驾云、直下李白的老家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一边赶紧运用道术查看李白的成长经历。不看不知道,这一看还真吓一跳呢!

怀孕的李夫人有一天天将亮时,忽然梦见一颗硕大的金星,光芒四射,从天空坠入了腹中。过了一会儿,李夫人就感到一阵腹痛,生下了一位小公子。这位小公子也因此得名叫李白,字太白,因为人家是太白金星下凡嘛!

李白虽然在四川长大,但他的出生地却是在西域的碎叶,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那么遥远!他的父亲李客是一位商人。李白5岁的时候,才随着李氏家族的长长骆驼队,穿越了茫茫沙漠,在漫天风沙中走了五个多月才来到现在的家乡——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

李白从小不但喜欢读书,更喜欢舞剑,他立志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侠义之士,将来长大后能够劫富济贫、匡扶国家、光宗耀祖。李白剑术的启蒙老师正是自己的父亲李客。他经常看见父亲在月光下舞剑的身影,他忽而出剑如一阵聚起的疾风,忽而收剑静如一尊雕像,那剑术之高超,让李白惊叹不已!李白也不禁常常悄悄走到墙边,伸手从壁上取下一柄桃木剑,比照父亲的套路,也一招一式地跟着笔画起来了。

李白对练剑如痴如醉。为了让李白练剑读书两不误,父亲规定他每天上午学习《四书》、《五经》,下午读司马迁的《史记》,晚饭后练剑。从此,李白每天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刻苦程度可以堪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了。

不过,如果你以为李白的勤奋好学是天生的,那就大错特错啦。事实上,李白一开始也跟同龄的小男孩一样,好动贪玩,总觉得整天背那些经书十分枯燥乏味。

有一次他和一帮小伙伴们逃学,去村头游玩时,看到一位老奶奶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正专心致志地磨一根粗大的铁棒。李白有些好奇,便上前问道:“老奶奶,您这是磨的什么呀?”

老奶奶说:“我在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吃惊极了,张大嘴巴说:“把这么粗的铁棒磨成绣花针,那要磨到何年何月呀?”

老奶奶慈祥地望了望李白,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边磨边说:“孩子,你要记住,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就能磨成针啊!”

李白听了,脸上一阵阵发烧。从那以后,李白再也不贪玩了,“铁杵成针”似乎成了他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他永不言弃!

后来,李白的才华在家乡已经小有名气,被当地县令看上,安排李白做了一名小吏,相当于现在的基层公务员。可是,李白实在看不惯县令那冷漠自私的嘴脸,也不适应言听计从、阿谀逢迎的职场风气,没干多久就炒了县令的鱿鱼,跑回家去了。

回家不久,李白又在贵人的引荐下去了大匡山和青城山与仙道人学艺。虽然还是在四川境内,但毕竟经常陪同师傅出游,访遍了四川的山川大河,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才艺也提高了一大截,连来自京城的大都督府长史苏颋大人都对李白的诗名早有耳闻,并对李白赞赏有加呢。

至此,小小的四川盆地再也装不下这位胸怀凌云壮志的诗仙了,25岁的李白即将辞乡远行,乘长风破万里浪去啦!

附:李白离家远行前,去拜访过一位名噪一时的前辈——李邕,李邕当时在四川渝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做刺史。李白将自己的诗、赋、文章等作品托朋友呈给了李邕后,并没有得到李邕的赏识。因为,李邕这个人自认为才高八斗,名重一时,对文坛晚辈不屑一顾。因此,根本就没把李白放在眼里,没有接见他。李白一气之下做了一首诗回敬这位文坛泰斗,诗如下:

上李邕

唐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你可能感兴趣的:(惊闻李白成长史【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