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太极拳论》5

继续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无力让有力,手慢让手决,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这种拳术技巧的门派是很多的,它们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但不外乎是力大打力小,手脚快打手脚慢。所谓有力打无力,大力胜小力,手快胜手慢,都是先天赋有的本能,不是学出来的。杨澄甫注:虽拳类繁多,各门姿势用法不同,总而言之,盖注重手快力大则一也。此种说法人生就有,非学得也。各拳著名人也甚多,但未有太极之理,精微奥妙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杨澄甫注:圣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学艺能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以巧制敌,能使人实地心服,亦不愧学艺之苦心矣。练太极能引进落空,虽千斤重无所用也。能灵活才有落空之妙,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妙得矣。许靇厚注:“牵动四两拨千斤”如秤衡物、滑车起重,全赖杠杆、斜面等理。太极拳以小力胜大力,以无力胜有力,与科学暗合。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古称七十日耄,八十日耋。年老之人举动迟缓,然古之名将,如廉颇者,虽老尚能挂众,是必不仅侍手足快而已。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活似车轮,大师们也各有说法,都很有道理。

始终保持平衡,身法端正,要像秤准一样;身手圆活如车轮旋转,不但不受来力,还能把来力抛出去。陈微明注:立如平准者,有虚灵顶劲也,活似车轮者,以眼为主事,无处不随眼运动圆转也。杨澄甫注:“立如平准”,即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掌八面,即.乾坤坎离龚震兑良,四正四斜方向也。“活似车轮”,言气循环不息。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杨澄甫注:前说有车轮之比,犹如一脚蹬轮偏,自然随之而下。何为双重,又如右脚蹬上右方,左脚蹬上左方,两力平均,自滞而不转动,此理自明,勿须细说。陈微明注:何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譬如两处与彼相粘,其力半均。彼此之力相遇两相抵抗,是谓双重。双重则两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胜矣。两处之力平均,若松一处,是谓偏沉。我若偏沉,则彼虽有力,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顾留馨注:无论来力多么重大,要粘着走化,不要顶抗。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顺遂,使对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无处用。推手时要避免两力相抗(双重),如果两力相抗,不能“偏沉则随”,动作就会迟钝,结果还是力大者胜。

(顾留黔注:有人把步型,步法中的马步(双腿平均负担体重)当做“双重”,力求在练习太极拳套路时甚免两腿有平均负担体重之处。这是误解《太极拳论》中“双重之病未悟耳”的含义。练太极拳套路时既要两腿分清虚实,有利于桩步椒固,迈步轻灵,又要有两腿虚实比例,随着动作转换的需要而随时调整。虚实比例转换时,必须会有两腿平均负担的一瞬间,客观情况需要两腿平均负担重量时,就锚要重心落在双足间,因此不应该把步法上平均负担体重当做双重。事实上,推手时不可能用一条腿来负担体重,一般总是进攻时前足负担多些,引化时后足负担多些,并且有时还有双足平均负担体重之处。)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常常见到勤练太极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地领会愧劲和粘随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这都是用力抵抗,犯了双重之病而不自觉所致。抱着我执不放,拼命站稳自己的立场,就是把自己送给人家去制服。“率皆自为人制”,处世之理亦复如是。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陈微明注:若欲避双重之病,须知阴阳,阴阳即虚实也。稍觉双重,即速偏沉,虚处为阳,实处为阴。虽分阴阳,而仍粘连不脱,故粘能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者,彼实我虚,彼虚我实,皆视彼方之意而变化。如领悟此意,相机应变,毫厘不差,是真可谓懂劲矣。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陈微明注:懂劲后可谓入门矣。然不可间断,必须日日习之,处处揣摩,如有所悟,默识于心,心动则身随,无不如意,技日精矣。沈寿注:懂得劲的规律以后,就能越锻炼越精熟,再通过不断地认识、思考和实践锻炼,就能逐渐地达到随意运用的地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太极拳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