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悖论

The Paradox of the “me”

“我”悖论

人们总会问:“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无我之后,我会体验到什么?这实际上依然是在执着于境界性感受,好像一个孩子期待着一个更加刺激的游戏。并且对这个从来没玩过的游戏,百般的猜想着。我会不会这样,我会不会那样。看看吧。是谁在期待着更高一层的体验?谁还在憧憬着某种体验。一旦有人向他描述了某种样式,这样式就被用来作为自我审判的标准--- 我还没到这个程度,我还没体验到这个,我渴望这个,我总是不能进入这样的境界。唉,我真是没用。随之,接下来是“我该做些什么来更快的达到”。于是又一轮“我的奋斗”开始了。

行为活动透过这“身体-头脑心智”系统来发生,这就是我们。当我们的心智观念认定“我们是身心实体”并且把这个观念信以为真时,客体的“我”就升起了,我们就相信“我”是身体和思想的掌控者,正时刻控制着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功能作用,并且在我们的人生中,自始至终驾驶着我们的人生路径。

这个时刻浮现的客体“我”改变了这个“身体-心智”系统自然流动的心态氛围:伴随着这个“我”,懊悔,自责,羞愧自卑,攀比,羡慕嫉妒和猜忌,焦虑担忧和恐惧就全都变成了完全普遍的内心氛围了。这些心态氛围转而改变了对于“身体-心智”可用的各种观念和行为可能性的看法。因此,这个时刻浮现出的客体“我”,是它关联的各种观念正在过滤“潜在可能性”,是它所连接的各种信息,正在阻挡遮蔽“信息”,从而导致局限范围更大。所以实际上,并不是这“我”有控制能力,它只是意识内各种概念信息的自发关联作用效果被感知到,这被感知到的效果再次连接“我”概念所产生的“选择决定”的错觉,即使这“我”概念,它自身也没有任何直接掌控这些可能性的能力。

这个“我”,由于它不可能是引发任何事情的实体,所以它也不是引发它自身时刻浮现出来的肇因(“我”本身就是各种相互作用的效“果”显现),这个“我”是连续继承相续显现的一种效“果”,故而它并不具有推动因果继承相续的“源力”,它也就不可能主导它自身的“消失”。它不可能有能力去主导它自己消失。“支配控制者”的错觉,由记忆关联产生,然后自发关联到“真”概念上,这个综合效果就是这“我”。这个综合的关联作用效果,也可以反向离散开来。当完全了解到这一事实,彻底认清的那一瞬间,“我”的真实性认同就消失了,各种争辩就变的毫无意义。当“支配控制者”的关联又恢复时---这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无法控制的,自发的发生,此时“我”又回来了。然而此时“我”对“我”真实性的执着消失了,“我”试图去消灭“我”,那只能表明“我”依然执着于“我”的真实性,没明白“我”只是自然自发的显现效果。

“我”效果,是涌现在“与其它概念信息有某种连接响应关联”的时候。由于我们通常认定“我”是一个独特并且具有自由意志的存在实体。我们认为,我作为独立的有自由意志的个体和其它人在一起,我所展现出来的任何活动变化,都是源自于我自己的“选择决定”。错觉!使得事实颠倒。这所谓的“我”只是各种无形的信息之间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赋予具体化形态的显现。

体验经历需要差别化的对比,这就必须衍生更多的差别,多样性,多样化。体验必须是有主客体的分离的。观察者和观察对象,没有这个差别化对比,知觉体验就不可能。知觉的存在一定有一个伴随的被知觉对象。非二的觉,也就是观察和对象不分离时,它相对于分离下的“知觉”概念,就是“无知觉”。所以在“非二元”的本源,不可能有知觉和体验,它“不可知”,完全“未知”,可以用“未知和不可知,或者无知觉”来指向那一体非二的本源真实。试图去知觉体验到非二元“真实”的所有希望和期待,都是徒劳白费的。

认识到这“多样化多样性的差别体验”,只是这“一”本源真实的现象显现,某种转变就发生了。那观看的角度就变了。明白根本没有真实存在的任何孤立个体,没有任何孤立个体具有真实的“自主选择权”,选择和决定只是现象,连续变化的现象。明白那所有的想法,情感,情绪,记忆,欲望和追求,都是这“一体”内的连续整体变化现象,在某一观察视野范围内被观察到的现象。包括这个“明白”这个“觉悟”本身,也是。观看局部现象,就是正在观看“一体”。那完全释然的平和与轻松,由此才可能发生。

(此篇是网络节选,但英语原文的地址没有保存下来)

翻译整理:心灯一盏照彻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