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二十二)

原文

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4.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 文

14.10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贵而不骄矜,倒很容易。”

14.11 孔子说:“孟公绰担任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做不了滕国和薛国这样小国的大夫。”

引申

贫而无怨难:人穷可以,但志不能短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中讲:当一个人穷到一定程度时,他是爬不出贫穷的陷阱的。这是因为贫穷往往跟他的眼界与格局挂钩。如果一个人长期在温饱线上挣扎,那么他拿到钱后第一件事一定是买食物,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每天关心的、计较的只有食物了,他认识不到这些钱可以拿来增长知识、投资自己,这样就难以脱离贫穷的死循环。所以说“人穷可以,但志不能短”,不管身处在什么境况,都要认识到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学会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感悟

曾听过一个故事,让人听了很心酸。有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娃。

记者问:“你怎么放这么多羊呢?”他回答“卖钱。”

记者又问“卖了钱准备做啥用”,他接着回答“娶媳妇”,“那还有做什么呢?”记者接着问,“生娃”,“那娃长大了你让他干什么”,放羊娃说:“放羊”。

人永远无法作出超越自己认知范围之外的决定。假如这个放羊娃走出大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大楼、风驰电掣的地铁,还有那快如闪电的高铁。这时,再问他的愿望,将会是另一番言论。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人要想摆脱贫穷,只有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敢于打破心中固有的藩篱,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范围,才会不断超越自己,过上美好的生活。

原文

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 文

14.12 子路问怎样才算是完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不贪求,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有才艺,再用礼乐来增加他的文采,就可以算个完人了。”孔子又说:“如今的完人何必要这样呢?见到利益能想到道义,遇到危险时肯献出生命,长期处在贫困之中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

引申

成人:脚踏土地,仰望星空

王尔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普通人,利益的诱惑、贫穷的束缚、生命的威胁随时围绕在身边,常常无法为我们所左右。有些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失去了本心,被大环境的波浪推着走。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即使身处泥泞,也要坚持原则,不为外物所动。当你明确了必须坚守的原则和梦想,并且身体力行去实践它的时候,你就开始“成人”了。

课 后 思 考

你是否也经历过出于金钱的原因而放弃理想的时刻?后来如何呢?

我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成就孩子的梦想去国外读研?还是不管什么单位,找个单位本科就业就算了。

春招时,孩子参加了几个金融系统的招聘。报名了六个单位,一半单位网审通过,通知了可参加笔试,笔试后仅有两个单位通知面试。两个参与面试的单位,后来就杳无音信了。

春招名额本来就少,加之今年就业大军超千万,竞争异常激烈,录取率相当低。

孩子内心渴望出国留学,一直想上研究生,希望趁年轻多学点知识,不然会有遗憾。

“人生能有几次搏,此时不搏等待何时”。最后决定是,让她勇敢去追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