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共读】跟着导师读奇书(8)

【一道共读】跟着导师读奇书(8)

图片发自App

文/张爱敏

1

在精确训练阶段,怀特海认为教师责任重大。事实就是如此。想起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作为语文教师,自己必须能科学地解读教材,明晰地这篇文本的价值,确定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方法,课堂上如何有效引领学生抵达“水草丰美”的地方,这都源于教师的见识,源于教师的眼界,源于教师的素养。

又想起目前的合作探究课堂,和小组讨论环节,无论课前的自学,亦或是课中研讨,还是课后的拓展,都可以视为其浪漫阶段,到教师的主导性精讲该是求知的精准处,适时点拨,巧妙引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如果只是过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那么停留在浪漫阶段的求知永远无法抵达一定的高度、深度的。

怀特海说成功教师的秘诀在于教师十分清楚学生需要精确学习的知识范围,他不让学生记住一些不相关的次要的知识。

成功的秘诀就是速度,速度的秘诀是专注。唯有张驰有度的课堂,唯有讲练结合的课堂,唯有有效率的课堂才真正实现有效、高效。

因此,怀特海提出“就精确知识而言,秘诀就是速度,速度,还是速度。”也就是说迅速地学习知识,加以应用。唯有如此,你便牢牢地掌握它了。

2

怀特海认为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训练是自我训练,这种训练只有通过充分享有自由才能获得。

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广博的知识,还具备高超的教育艺术,善于寓教于乐。课堂教学时,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自然需要,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营造和谐友善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教得愉悦,学得轻松。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很多教师无法使他的学生保持充分活力的浪漫,以至于他花很长时间去阐述的理论,可付诸实践时往往花很短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满堂灌”。

想起孔子的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作为教师真的不需要“满堂聒噪”,要立足于学生,面对教材,既要真正的钻进去还能勇敢地跳出来。还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开启其活泼的心灵,生动的智慧,独立思考。

因此,我们要倡导“启发式”,反对“填鸭式”。既要“举三反一”,又会“举一反三”。

3

首创精神和训练都是需要的,但是训练往往又会扼杀首创精神。

面临中考、高考,亦或考研、考博,甚至于面临晋升考试,等等,刻骨铭心的就是题海战术,就是讲台上老师的侃侃而谈,台下的昏昏欲睡。

我们深知,此时的我们失去的就是自我,唯有机械地跟着往前冲,读、背、练、考,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思考。

所以,怀特海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养成一种习惯——愉快的完成必须做的工作。

我想唯有平和的心态,愉悦的情绪,才更有助于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

但这件事总是说得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功利面前,喧嚣周围,没有虚怀若谷的胸怀,没有宁静致远的境界,又有几人能淡定。

所以,教师带领整个班级的学生沿着精确学习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同时又没有某种程度的兴趣的减少和损伤,这是不可能的。

戴着镣铐跳舞,无疑就是对教师处境最好的比喻。

4

也正是如此,怀特海说“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完全解决”。

教育需要“静”下来,教师需要“闲”起来。安静的教育环境,悠闲的教师生活,才能潜下心来做学问,才能真正成为有情怀地做教育,才能让课堂真正有用,有趣,有味。

又想起了魏书生老师的构建的第一套大纲——知识树,那一棵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需要孩子们去记忆,去强化,去经营。然后是去大量地阅读,去思考,去实践,去写作。画一画,记一记,想一想,读一读,写一写,在唤醒中,在激励下,在引领中,师生一起抵达知识的巅峰,幸福的港湾。

5

当教育环境尚艰难,当课堂效果处低谷,当孩子成绩不如意,当师生关系不和谐,当……怎么办?

阅读,阅读,再阅读!在教育经典中寻根溯源。

也许,我们会找到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道共读】跟着导师读奇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