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招入京的外军将领纷纷响应何进。武猛都尉丁原率并州军团从河内南下抵达洛阳北的孟津渡口,放火焚烧孟津,火光熊熊,洛阳城里都能看见;并州牧董卓率三千凉州精兵进驻洛阳西郊的夕阳亭(何进招董卓上京后,尚书卢植、侍御史郑泰两位士人反对,何进改主意两度派谏议大夫种劭阻止董卓进京,董卓无视,强行进驻洛阳西郊夕阳亭);东郡太守桥瑁率兵进驻洛阳东附近的成皋;何进外派的王匡、鲍信也正募兵完成回军洛阳途中。
在各路外军以“诛宦官,清君侧”的“大义”纷纷逼近京师的压力下,何太后立场终于软化,“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宦官被大规模裁撤,何进趁机命虎贲中郎将袁术选拔二百名可靠的士兵入宫中守卫,取代原来那些持兵把守宫门的黄门侍者,加强对宫中的控制。
被逐出宫的大小太监忐忑不安齐赴大将军府请罪,请何进给条活路,当时也同样在场的袁绍建议何进趁机把来上门求饶的宦官们都杀个干干净净,一了百了,袁绍一而再,再而三,连劝了三次,被何进非常坚决拒绝了(何进立场可坚定着呢,哪里看出优柔寡断了)。何进指给张让等宦官一条活路,“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意思是你们宦官辞去官职,有爵位的去封国养老,没爵位的各回各家,只要你们宦官答应我何进这条件,除宦一事就到此为止。
宦官虽然不甘心自汉桓帝亲政以来,桓灵两朝经营三十多年的权力大厦说没了就没了,但没有人头落地,还能全身而退回家做个富家翁也算是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来日方长,皇帝或太后总有用得着我们宦官的日子,说不定不用等二十年我们宦官就又可以王者归来,且等我们宦官退到一边看你何家、袁家、董卓、太后、皇帝的怎么斗生斗死。
何进不同意袁绍的意见把宦官杀个干干净净,是因为念着宦官集团曾提携何家的大恩大德吗?一定程度上,何进应该是有这心理因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没有宦官当年的一力扶持,别说出身寒微的何皇后能“意外”登上皇后之位,就是坐上皇后宝座她也早被汉灵帝给废了,送去给王美人偿命了,参考何皇后之前的宋皇后被废后,父亲兄弟死于狱中的下场,何皇后被废后,何家一大家子也是凶多吉少,十常侍当年硬生生保住何皇后的皇后之位,对何家的恩情已不是雪中送炭了,绝对是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的那种。从个人感情上,何进是没有士大夫尤其是党锢士人对宦官那种非要赶尽杀绝的心理。(何家发迹和宦官集团的关系可详见本人拙文:《富尚品三国:19 东汉选立皇后的规矩》、《富尚品三国:20 飞上枝头变凤凰——东汉唯一的平民皇后》)
不过,权力场上的斗争靠旧情维系是不够的,在不伤及彼此根本利益前提下自然有的是人讲旧情,可一旦双方的立场矛盾触及到彼此的核心利益时,别说什么旧情恩情,就是亲兄弟,亲父子的骨肉亲情也靠不住,何进之所以不听袁绍的建议,愿意把刀抬高放过宦官,根本原因是他希望还保持宦官集团的存在,让宦官集团在帝国的政治舞台仍留有一席之地。
出身平民的何氏外戚根基浅薄,何进、何苗兄弟功勋、名望又不足,何家能在东汉帝国官场崛起是汉灵帝和宦官打破东汉政治传统大力扶持起来的。以何家暴发户的出身,能力、名望又有限,是不能让那些或是世代二千石,累世公卿的名门贵公子,或是以经学德行而海内知名的名士,或是靠功勋一步步升上去的功臣宿将看得起的。
做了大将军的何进满以为自家地位今时不同往日了,想和自己的部下,大将军长史、山阳王氏的王谦结为亲家,结果,“谦弗许”,很是不给何进这顶头上司的面子。
王谦祖父王龚,父亲王畅都位列三公,尤其是王畅,和陈藩、李膺齐名与世【(太)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是名列“八俊”的士大夫领袖。对王谦而言,给因妹妹被“昏君”汉灵帝看中才靠裙带关系坐上大将军高位的暴发户何进打工是一回事,和你何进结为亲家又是另一回事,王谦可丢不起这个面,真到那时,丢的可不只是他王谦的脸面,还有他父祖苦心经营传到他手上的山阳王氏的赫赫名声。王谦可能也感到拒婚后继续和何进共事挺尴尬,事后索性选择辞官回家,连打工人都不做了。可见,士大夫骨子里是看不起何家这个暴发户的。士大夫之所以选择围在何进身边为何进效力,不过是希望争取何进支持他们,作为他们的代言人到前台和宦官集团作斗争罢了。
在大汉帝国士大夫和宦官两大水火不容的势力斗争的紧张时刻,双方都希望能争取到何进这个大将军的支持,因为何进正处于这两大势力的平衡点上,他支持谁,谁就容易占据法理上的优势;而何进作为大将军,本身拥有的嫡系军事力量,也绝不容低估。在宦官集团实力犹存的情况下,士大夫们希望能争取到何进的支持,所以他们团结在何进周边,有的甚至进入何进的幕府为何进效力。
不过,政治场上谁都有心机,都是机关算尽的人,也别说士大夫在利用“单纯、正义”的何进,何进何尝不是在利用或者借助士大夫力量。在汉灵帝晚年公开有易储之心的操作下,曾和何家交好,当初力保何皇后的皇后之位的十常侍中已有人选择和何家为敌,《后汉书·何进传》记载:“(蹇)硕虽擅兵于中,而犹畏忌于进,乃与诸常侍共说帝遣进西击边章、韩遂,帝从之。”常侍就是指中常侍,诸常侍就是有不止一个中常侍参与汉灵帝和蹇硕的布局,试图配合汉灵帝和蹇硕把何进踢出朝堂。这诸常侍中有谁,不得而知,但汉灵帝生前宠臣蹇硕在谋诛何进失败,汉灵帝嫡子刘辩顺利登基后,曾写信给中常侍赵忠、宋典,试图劝说他们和自己一同发动宫廷政变,除掉何进、何苗,废掉何太后、汉少帝刘辩,十常侍内部为此展开争论,对是否抛弃蹇硕重新和何家合作,十常侍内部有人是有不同意见的,只是被何进同乡,中常侍郭胜劝服,十常侍才同意抛弃蹇硕(释1)(蹇硕和何家的权力斗争详见本人拙文:《富尚品三国:18 灵帝朝的立储之争》)
何进要是无法争取团结到士大夫们对他,对“史侯”刘辩的支持,“董侯”刘协(释2)被汉灵帝顺利立为太子,何家怕是早就步宋家的下场,何太后、何进、何苗的坟头草说不定都几丈高了,哪里还有今日的权势富贵。
何进清楚士大夫之所以愿意团结在屠户出身的他身边,是因为宦官集团的存在,制约着士大夫,士大夫阵营某种程度是有求何进,希望何进能帮他们出头,站在士大夫阵营一边诛杀宦官,所以,士大夫们才愿意聆听何进的重要讲话,听取何进的重要指示,遇到重大事情,也得等何进拍板定夺。何进真听袁绍说的,把宦官们全部杀了,没了宦官集团制约,原先围在何进身边的一群士大夫大佬是不是还会对何进继续早请示晚汇报,还会继续支持何进做帝国的执政官吗?何进还会继续坐稳帝国执政官的地位,至少何进对此的信心是严重不足的。
帝国的权力是有限的,宦官集团占据的多了,士大夫阵营占据的就少了;把宦官集团清洗出局,从前属于宦官集团的权力,自然就会转移到士大夫阵营手中。对于这种结局,当然最符合士大夫集团的利益;问题是,这种结局却不是何进愿意接受的。
只要我们明白这种利害关系,自然就知道,基于何进的利益,他是绝不会想一心清理宦官集团的,这就好像,宦官、士大夫在玩跷跷板的游戏,在没有第三方力量的背景下,他们谁也无法让对方下去,但是,皇帝就坐在这个跷跷板中间,那皇帝想让谁下去,谁就得下去,想让谁上来,谁就可以上来。当然,在大汉皇帝年幼时,这个位置通常就由太后和她的父兄占据了。只要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自然就会知道,基于何进的利益,他并没有彻底消灭宦官集团的动机。因为,只有宦官、士大夫相互牵制的格局存在,何进才能继续超然在宦官、士大夫之上,依然能号令天下。如果宦官集团被清理出局后,何进再与士大夫势力抗衡时,他所能借用的筹码就会变得有限。
权力是靠秩序保证的,如果既有的秩序稳定,皇帝就是个傻子,一样可以高高在上,谁敢与皇帝作对,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如果既有秩序崩盘了,皇帝就是再英明神武,也得看别人的脸色,如果皇帝不愿意接受这种事实,估计就只能不断受到打击,最后弄僵了,让人一枪刺的血溅五步,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至于让人给编排上一大堆耸的听闻的罪行,直接赶下皇位,就更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何进兄妹之所以能高高在上,无非是因为在现有的权力格局下,谁也无法一手遮天,所以拥有法理上优势的他们更能在现实的博弈中容易占据优势。现在袁绍等人愿意把何进当回事,无非是因为他们需要借助何进的影响、力量对付宦官集团罢了;当然,张让、赵忠等大太监,愿意把一心与何进作对的大太监,手握兵权的蹇硕交出去(相当于自毁部分武功),无非是因为他们也需要借助何进的力量压制蠢蠢欲动的士大夫阵营罢了。何进作为太后的哥哥,又是大将军,手握兵权,处于外朝、内廷的权力平衡点上,自然是双方都会争取的对象。
如果没有宦官集团,何进又靠什么制约袁隗、杨彪之类的士大夫重臣?千万不要说何太后临朝称制,何进是大将军,何苗是车骑将军,何家人就能如何如何,那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何进戴着一个大将军的头衔就能如何如何,张让、赵忠等人头上戴的头衔,并不比何进差,那袁绍、王允等人岂非都得乖乖听张让的话?如果说何太后是太后就能如何如何,那她后来为什么又被董卓废了,后来的汉献帝还是皇帝呢,可是谁真把汉献帝当回事?
何进可以高高在上,原因不过是因为东汉帝国在邓太后以来一直维持着宦官、士大夫、外戚相互制约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以袁隗为代表的士大夫,以张让为首的宦官,自然都不敢随便否定外戚何进的地位。问题是,如果何进一声令下,真把宦官集团彻底清理出帝国权力舞台,凭何进那种屠户出身的卑贱之辈,真能让袁隗、杨彪那种官N代继续信服吗?估计很悬。
何进其实和何太后一样,都是希望继续维持宦官集团在帝国官场继续存在,只是士大夫的势力实在太强了,可谓“此诚不可与争锋”,正因士大夫实力和宦官集团对比占据实力上的优势,士大夫才敢近乎半公开计划怎么发动政变,怎么调集各路外军入京,怎样杀入皇宫,诛杀宦官,不然士大夫哪敢这么猖狂,要是“士强宦弱”的情况倒过来“宦强士弱”,宦官集团在实力上占据优势,士大夫们早就战战兢兢,不知又躲到哪里去,唯恐宦官集团又发动新的“党锢之祸”。
所以,面对实力占优的士大夫阵营,何进不敢站在宦官集团一边,何进要是坚持和宦官这群死有余辜的反动派站在一起,随时有可能被士大夫里的激进派把何进也列入阉党的诛杀名单中,比如他弟弟何苗就是这样死的。
总而言之,何进在袁绍等士大夫面前整天表现的非常积极,每天为怎么怎么除掉宦官而努力奔走,但何进真正目的:一是借机靠拢士大夫,借“除掉宦官”抬高何家的政治、社会地位,何家虽然机缘巧合混成了外戚,执掌朝政,但士大夫普遍视何家为暴发户,骨子里其实是不大看得起屠户出身的何家的。东汉时的士大夫群体简而言之就是“学阀”,要想成为士大夫中的一员,在东汉要进入仕途的主流途径是举“孝廉”和举“茂才”,而要举“孝廉”、“茂才”的前提是要通晓儒家经学,但当时没有印刷术,造纸术落后,普通人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学术是垄断在少数人地方豪强手中的。这些拥有学术、知识、书籍的家族,将学术和书籍代代相传,这就形成了“累世经学”,而这些家族的成员由于拥有知识,皇帝要治理国家就必须要用这群经学名士,这样一来,“累世经学”又发展成“累世公卿”,在东汉后期集累世公卿、地方豪族、文化领袖三位一体的大家族越来越多出现,诸如“汝南袁氏”、“弘农杨氏”、“泰山羊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也就是后世魏晋南北朝时的“士族”的,这些“士族”后越来越形成一种封闭性的“小圈子”,占据拥有越来越多的官场资源。
无法被士大夫群体接纳,意味何进从妹子、宦官得来的富贵终是无根之源,无法世世代代传下去,何进知道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不可能似杨震、陈寔、荀绲、卢植这样依靠经学知识成为举世推崇的海内名士,进而开创门第;能力上既不是皇甫嵩、张奂这样能成为征战沙场的名将(皇甫嵩、张奂能被士大夫认可,也是因为他们一直比较积极靠拢士大夫,行事上也比较“儒化”,似董卓、孙坚这样的剽悍武夫是不会被士大夫认可的),也不是经世济民的大才,成为能臣、名臣。如果能抓着“除宦官”的大功,何进树立巨大的名望,从而让“南阳何氏”顺利融入士大夫阵营,进而开创“南阳何氏”这个新的世家大族,就可以让其家族保持昌盛。
但作为临朝太后的哥哥,皇帝的舅舅,掌权的外戚,何进也不愿意彻底消灭宦官集团,让宦官集团在帝国官场边缘化,让宦官集团靠边站,但仍尽可能保持宦官集团这股盘根错节的势力在东汉帝国的隐性存在,保持士大夫和宦官两大势力在帝国互相牵制的格局,何家仍然超然在士大夫和宦官之上,充当双方矛盾的仲裁者,如果何太后、何进感到什么时候需要又可以把边缘化的宦官势力扶起来以重新平衡朝堂。
何进的计划其实就是恢复宦官集团在汉和帝亲政之后,汉桓帝除掉梁氏外戚亲政前在后汉帝国扮演的存在:宦官集团在内廷和禁军系统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外朝势力有限。在汉和帝亲政之后,汉桓帝亲政之前,士大夫反对宦官干政的声浪并不大,士大夫和宦官在那段时间的矛盾并没有发展到双方不死不休的地步,当时士大夫中反对、攻击外戚专权甚至太后临朝的比例更多更密集,只是在汉桓帝诛杀梁冀后,桓灵两朝出于警惕、压制外戚,转而大肆起用宦官集团抑制士大夫,宦官才从内廷大举走向外朝,和士大夫形成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
基于何进的利益,他所关心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什么为了江山社稷,什么为了百姓民生,那叫扯淡。所以,无论袁绍把诛杀宦官的大道理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多么的为国为民,都被何进非常坚定拒绝,因为何进的原计划已顺利实现,一方面重创宦官集团,逼迫宦官集团放弃现有的权力下野,给支持自己的士大夫一个交代,同时何进也因此声望大涨,南阳何氏有望被士大夫真正接纳,成为东汉新的高门大族指日可待;但同时又维持着宦官集团在东汉帝国的存在,以便日后在需要时把宦官集团又扶起来。当然了,何进也不蠢,所以何进肯定也会扯一些高大上的话语回应袁绍;总而言之,他何进之所以这样放过阉宦,绝不为了他一己一家私利,而是为了伟大的、高尚的理想,更是为了天下百姓云云。只是何进早早被灭了,所以他这套高大上的话语,我们永远也看不到了。
当然,何进也不确定他是不是真能在士大夫阵营发出的种种强烈诛杀宦官的时代最强音中护住宦官集团,所以,何进调外兵入京,除了逼迫何太后和宦官放弃抵抗、政变的幻想,接受他的条件,放弃现有权力下野,回封国或家乡做个富家翁,也有如果真的到保不住宦官集团时,就改为扶植丁原、张辽这样的寒门武夫以制约名门士大夫,保证太后或小皇帝仍然是帝国最高仲裁者,执掌帝国最高权力(弱势外戚的何进是绝不敢动做梁冀的念头,更别说王莽,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才是最符合何进的利益)。
而后面发生的事实,证明何进对士大夫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
何进拒绝对宦官集团痛下杀手,何进的“首席谋士”袁绍竟直接绕过何进,伪造何进的命令,命地方官员逮捕宦官亲属(“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
【释(1)】:《后汉纪·孝灵皇帝纪》曰:(赵)忠、(宋)典以硕书告大将军进,进诱诸常侍共诛硕,或曰:“硕,先帝所置,所尝倚仗,不可诛。”中常侍郭胜与进同郡,素养育进子弟,遇之曰:“进,我所成就,岂有异乎?可卒听之。”庚午,上军校尉蹇硕下狱诛,兵皆属进。
【释(2)】:汉灵帝在刘辩之前其实也生有几个孩子,不过都早夭,汉灵帝就把刘辩寄养在民间史道人家里养大,故称他为“史侯”,可能汉灵帝和何皇后有借“道术”保佑儿子长大的想法;刘协是被汉灵帝生母董太后养大,故刘协又有“董候”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