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5.21 总结: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前言
>> 赫胥黎则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 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第1章 媒介即隐喻
>>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 我们似乎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
>> 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表演艺术
>> 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并且假定我们会话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然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公众话语的方式是怎样规范乃至决定话语内容的。
>> 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
>> 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
>> 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 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具体的说明,但是我们的媒介,包括那些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却没有这个功能。它们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
>> 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 我们读书、看电视或看手表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大脑如何被这些行为所左右并不感兴趣,更别说思考一下书、电视或手表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有怎样的影响了。
>> 因为正如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莱所说的:“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了我们震撼人心的浓缩的想象,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
>>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那么理解这些隐喻就会容易多了。
>> 如果事物总是不同于它的表象,如果微生物不可见地隐藏于我们的皮肤内外,如果隐形世界控制了有形世界,那么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否也可能不可见地隐藏在某个地方?
第2章 媒介即认识论
>> 在谈到“共鸣”的来源时,弗莱总结说隐喻是它的动力,也就是说,词组、书、角色或历史都具有组织不同态度或经历的力量,并且可以赋予它们以意义。
>> 我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因为共鸣就是扩大的隐喻。
>> 尼采说过,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我们还应该加一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他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 对于真理的认识是同表达方式密切相连的。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可能得不到承认,这也正说明了“真理”是一种文化偏见。
>> 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实现这种变化的途径包括:鼓励某些运用理解力的方法,偏重某些有关智力和智慧的定义以及创造一种讲述事实的形式,从而使某个词语具有某种新的内容。
第3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 在人类社会存在之初,上帝以启蒙人智为乐,他让我们意识到,有些我们尊为真理的其实是谬误,有些我们斥为谬误的却是真正的真理。他不时地为我们拨去迷雾,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原则,改正自己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无限的满足。现在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达到了发展的终极,是否达到了精神知识或神学知识的完满,我们担心,如果我们裹足不前,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那么我们的后人会效仿我们,认为我们——他们的前辈和创立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神圣的,是不可丝毫背离的。
>> 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
>> 枪炮的发明使奴隶和贵族得以在战场上平等对峙;印刷术为各阶层的人们打开了同样的信息之门,邮差把知识一视同仁地送到茅屋和宫殿前。
第4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
某种意义上,技术也打破了阅读的方式,例如微信读书的同步留言。我们不再是孤立地解读文字,而是共同解构文字背后的含义。
>> 在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面对印在纸上的句子,读者看见的是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没有美感或归属感。所以,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
>> 直到里维尔广告100年之后,广告商们才开始试图改变出版商要求的线形排版。直到19世纪末,广告才真正采用了现代的话语模式。即使在1890年,广告里仍然除了文字别无他物,广告被看作一项严肃而理性的事业,其目的是用文字形式传播信息、发表主张。借用斯蒂芬·道格拉斯在其他情况下所说的话就是:广告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激情。
>> 到19世纪和20世纪相交的时候,广告商们已不再期待顾客的理性选择。广告成为一种半是心理学半是美学的学问,理性思维只好移师其他领域了。
第5章 躲躲猫的世界
>> 电报对于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定义进行了三路进攻,遭到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说,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置用处或意义于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
>> 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与它们的受众之间很少或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这些信息并没有可以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
>>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第一次面对信息过剩的问题,这意味着与此同时,人们将面对丧失社会和政治活动能力的问题。
>>
>> 他认为,以神话的态度看待世界,人们对于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任何质疑,对于自然真实的东西就会变得熟视无睹。神话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我们无形意识中的思维方式,这也就是电视的方式。我们早已经不会为电视这个机器本身感到惊喜和迷惑。我们不再重复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奇迹;我们不再只把电视机放在某些特定的房间里;我们不再怀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切,根本不会意识到电视提供给我们的特殊视角,甚至连“电视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这个问题也被我们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个问题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奇怪的问题,就像有人问耳朵和眼睛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一样。
>> 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
# 什么是电视?它允许怎样的对话存在?它鼓励怎样的智力倾向?它会产生怎样的文化?#
思考: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被点拨到了。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对存在的事物习以为常,比如综艺娱乐节目,火热的段视频,风靡的手游,各种节日的消费活动,各类网红产品,新型的游戏化教学等等。但是我们很少静下来思考这些新型事物背后的本质,对于我们思考与想法的改变,对于社会的影响等。这种“无条件”接受流行新事物的状态,细细想来也是有些可怕。
#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思考:书里面在讨论媒介或者技术的影响,是否形式的改变会对内容本身也有极大的影响,例如与书籍纸质媒介相比,电视的到来削弱了严肃的思考性,注入了娱乐性?这里看到一个书友的例子,说人们沉浸于娱乐久了,只能对新奇有趣的东西感兴趣,而对严肃话题失去了甄别的能力。这句话倒是戳中的我。
摘抄书友评论——“娱乐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沉浸于娱乐久了,只有那些有趣新奇的东西能引起我们的兴趣,而对严肃话题失去了思考甄辨的能力。想起了喜欢看的奇葩说,新一季的内容,其中有一些很有社会意义的话题,但是却只能以搞笑娱乐的方式输出,观众的投票变成了谁的段子好笑投谁,而不是谁的论点更深刻更有说服力,于是整个节目后面的导向就是比段子比煽情。过度娱乐减少了思想的深度,脑子很久不用就会生锈,人类的惰性会驱使我们走向麻木。”
# 《芝麻街》只是想证明学习阅读的过程可以成为一种轻松的娱乐,而宾夕法尼亚州学校的做法则是要把教室变成摇滚音乐会。#
思考:在这一段,作者在探讨教育娱乐化的问题。有不少书友给出了不同的思考角度。
“难以判断赋教于乐到底是发展了乐还是发展了教,在拉低了学习的门槛同时,也降低了学习的能力。”
“亲身感触到,其实教育与娱乐的适当结合,是更有利于教育过程的进行的。只是我在想,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迎合学生对于娱乐的需求,将娱乐与教育结合,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胃口越来越大”,以致于严肃的学习,倒变成不娱乐便不学。学习的快乐,是在于学习过程本身带来的快乐,还是学习的知识带来的快乐,还是反思带来的快乐,还是教学中娱乐方式带来的快乐?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在培训老师的时候,要求老师备课的时候,必须想出一个笑话用于第二天的讲课开始,而且培训老师必须表现得大大咧咧,声音抑扬顿挫,这是在干什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
“可是寓教于乐一定就是坏事吗?如果这种泛娱乐化的手段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那为什么需要反对呢?如果只是把学习拘泥于严肃理性、枯燥乏味的过程,那只能说作者混淆了目的与手段的区别,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是有所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