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

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叫希阿荣博堪布。堪布是一个相当于博士学位这样的一个职称,这个希阿荣博堪布最触动我的一本书是《次第花开》。这本书我们将来有机会在读书会当中也可以跟大家解读。

这位堪布虽然是一位出家人,但是他的文笔特别的优美。他在写任何东西的时候,还充满着这种现代生活的幽默感。他对现在的世界很了解,而且东西方的文化都很熟悉,所以他可以用我们都特别能够接受的语言来讲述佛法这个东西对人心灵的影响。

那为什么要解读这本书?是因为我们之前有过一本书叫《正念的奇迹》,大家还记得,是一行禅师的一本书。前两天我在上海碰到一位会员,他告诉我说,他听我讲这个《正念的奇迹》,听了整整35遍。那个录音听了35遍,听到他现在走到哪都觉得自己还挺淡定的,这就是对他的这种改变。也有人说抑郁症,有轻度的抑郁症。然后晚上睡觉就听我那个《正念的奇迹》的录音,就发现抑郁症的这个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以这个让我觉得心灵方面的东西可能大家还是蛮需要的,所以我就选择了这本叫《透过佛法看世界》,来跟大家解读。

这本书帮我们解释了特别多人们对于佛教的疑问,当然佛教是没有传教的这个概念的。我们不需要去传教,包括我也并没有皈依。但是你会发现佛教对人的帮助是特别特别明显,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下佛教。

那么这本书是用问答题的方式来进行的,就是里边有很多很多的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问都相当不敬。就是你作为对一个上师,对一个大和尚来讲,问那样的问题都显得有点不敬。但是这个堪布也非常慈悲地跟大家做了一一的解读。而且你会发现,他其实一点都不生气,而且他能够给你解释的特别的好玩、有趣。我在这里边筛选的问题都是大部分人有可能会提出来的疑问。

第一个问题,这个有人问,说如果请您用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佛教的话,你会如何介绍?就假如让您用最简单的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佛教的话,你会怎么介绍?这个问题我也经常被问到过,所以我觉得这个特别好。这个回答是这样的,堪布说在我看来佛教的一大特点是有教无类、有求必应。这个有教无类是孔子的说法,就是孔子,人们说他是有教无类。你只要愿意学我都会教给你,我不会先把你们分类,说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

古人讲为什么要学天地?说天地这个德性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无私覆不是因为说你是一个好人我喜欢你,我就把你罩着。你是一个坏人我就不罩着你。没有好人、坏人,我都罩着你。地无私载,这个大地说,无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在我身上种树还是你在我身上抛脏东西,没关系,我都承载你。这种容量叫有教无类的概念。

众生,佛教说有84,000烦恼,所以佛陀就给了我们84,000法门,这个84,000实际上是延期多的意思。如果说佛法的教义,堪布说我可以把它归结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个听起来很简单。就是白居易过去就讲过,这个3岁小儿都晓得,80老翁做不得。听起来是特别简单的一个事,但是你要把它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真的是特别难的一件事。诸恶莫作是什么?是小乘的一切戒律的基础。大家知道佛教分成大乘、小乘,我们经常说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什么叫乘?乘就是船,一艘船。小乘就是你只要有一个小船,你把自己拉走就OK了,你就自己就渡了。然后大乘的时候大船,我不光是渡自己,我还要把别人的渡走,这是大乘和小乘的最根本的区别。

小乘的一切戒律的基础就是诸恶莫作。它的精髓在于不伤害,你只要不伤害别人,不光是人,不伤害外物,不伤害这个环境,这个叫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大乘的所有修行的核心。就是大乘你要想修行,你不能光自己不作恶就行,你还要众善奉行。关键的是饶益众生,你要让众生都能够得到好处。

自净其意是指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和证悟。这话说起来有点专业,什么叫三轮体空?就是无论你作恶、行善都是依缘而起的,有缘分这样来,是各种条件具足后显现的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定的善或者一定的恶,这些东西都是象,因为因缘和合,所以产生的这种东西。如果产生了伤害,那么就变成了作恶,如果产生了帮助,那么就是行善。而这个东西不能刻意地去做,如果你刻意地做,你就做不到三轮体空。而如果你觉得这一切东西都是因缘发生,因缘和合,我要多结善缘,我慢慢做它,这叫自净其意。

然后把这三件事结合在一起,自净其意,你就能够不浊有毒。你就不用说这事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我做这个事到底有没有功德等等。就比如说你们都知道梁武帝当年斋僧无数,建庙无数,梁朝四百八十寺。达摩东渡来到中国以后,梁武帝就接见了他,第一句话就问,我干了这么多好事有何功德?达摩说,无功德。达摩也特别直说,无功德,为什么呢?你所做的事叫“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你所做的所有这些事,因为你的发心当中就存在着大量的这些因果。你的发心当中就存在着说,我做这个事是想干什么,你并没有做到自净其意,所以你最多是获得一个人天小果。你来世可以投胎做人,或者你来世可以投胎成为天人等等。但这都只是有漏之因,跟这个渡跟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这个导致梁武帝特别的生气,所以达摩才一苇渡江,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所以希阿荣博堪布最后总结说,自净其意,不酌有悟。然后以此清净心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佛教最为根本的教义和修行的方法。你看他讲的特别清楚,如果你想知道佛教最根本的是什么,把这三件事记住:自净其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二个问题说,有一个学佛的朋友就问,我们究竟是从佛那里找寻到内心的力量还是在寻求一种庇佑,诉求各自的欲望?我们拜佛到底要的是什么?不明白。堪布就回答说,你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你自己想从佛法中得到什么?你得先搞清楚自己是为什么学佛?人们的出发点大致有三类,第一类出发点是希望生活安乐,希望家人幸福,希望身体健康,希望自己能够快快乐乐的,没有特别多的烦恼事,这种叫作人天乘。

人天乘就是佛教给大家的一个特别方便的一个法门,就是你不愿意离开这个城市,你不愿意说我想去修行,我就想要生活得更好。没关系,你可以修人天乘,人天乘就是梁武帝那种叫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修这个的好处是你依然在六道当中轮回,你依然可以在六道当中不断地打转,但是你可以经常地去到天人,天和人这样的境界。会过得比较舒服,这是人天乘。所以要做到这一类,你需要诚心正义,然后断恶行善。佛教的人天乘就是教大家如何在世俗社会当中安身立命。这是你的第一个出发点,你想生活得更美好。

也有人说我的出发点不是为了生活得更美好,我的出发点是为了断除一切烦恼。我的出发点是为了修行,我不想再在这个六道轮回当中受苦了,我觉得再怎么做这都是苦的,我看透了这个世间的苦。很好,你要想修这个的话,这个叫作小乘。这种小乘也叫作声缘乘。声闻缘觉,在声缘乘当中的人,他的方法是放弃了社会当中的世俗社会的这个财富和享受,专注于对自身烦恼的对治,然后寻求个人的解脱。所以我们过去看到说这人是一个罗汉,单板汉,什么自了汉,这些东西都是指这种小乘的结果。

然后第三种发心是说我学佛是为了让世间的人都能够获得圆满的智慧,是为了帮助众生都能够解脱。就好像我们听说过,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个观音菩萨说千处祈求,千处应。什么地方有事,我都赶过来帮忙。这个就叫作大乘,大乘也被叫作菩萨乘。所以在这种里边我们需要学习的就更多了。他需要努力断除自身的烦恼和执着之外,还要具备深广的智慧和善巧,才能够真正如愿地去帮助他人。所以这堪布就说,你想得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知道了自己想得到什么的时候,你才知道你在学佛的时候到底是要追求什么东西。

所以从佛法中能够得到什么关键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发心。就能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佛法落实到自己身上。这是第二个问题,我们到底学佛是要什么。

第三个问题特别有意思,这我听着像是一个小伙子的口气。他说佛祖为什么能放下,老讲放下?是因为佛祖他拥有过很多东西,他做过王子,还有妻子。他家里边又有钱,什么都有,他有这个东西,他才能放下。那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所以你让我怎么放下?我觉得最好是让我先拥有,我拥有了以后我再慢慢放下。

这个特别好玩,这个堪布也觉得挺乐的。他说放下不是说你有了你才能放下,放下是指对已有的东西不贪恋同时对没有的东西不希求。我有这本书,我对它不贪恋,谁想要,拿走。这个是放下的一种。还有一种是我没有这本书,别人有,我心里边不会觉得说为啥我没有,你应该给我。这种叫作放下。这两种都是放下,所以未必得等你有了很多东西才能够放下,拥有并不是放下的前提。

比如说同样是拥有不多的,大家拥有的东西都不多,但是有的人他能够安贫乐道。他觉得没关系,我的日子过得其实挺好的,我很满足,我觉得很开心,只要我内心平和就好。有的人拥有不多,但是他连一根针也放不下。不是说你有很多东西才要学会放下,你能学会放下一根针。你手中有一根针,有的人丢了,最后觉得特别难过,然后被别人拿走了生气。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因为几块钱杀人的事?这新闻里边都有。因此真正的放下与你有多少东西没有关系。放下需要智慧,拥有需要福报。一个人拥有一个东西是需要福报来记载,但是你放下东西需要智慧。而智慧是更大的福报,要想能够学会放下这种智慧,这需要更大的福报。

因此佛陀的事迹告诉我们,即使拥有世人所追求的一切,也并不能解决生命最根本的问题,这就是佛陀的最大的启发。因此不要光看到佛陀有的东西,你要看到说,当时有那么多人跟佛陀一样是王子,甚至有很多人比佛陀那国家大的多。他拥有的东西更多,但是他依然放不下,因为他缺乏智慧。所以希望大家无论拥有东西多少,放下的心态是特别重要的。这是第三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说,我已经生活无忧了,我现在已经挺有钱的,要房有房,要车有车,还有存款,但是我为什么常常觉得不安全。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会有共鸣。其实日子过得还不错,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大家会觉得说,樊老师你现在日子挺好的,你为什么还那么辛苦?当然我的辛苦一方面是觉得有些社会责任感,有一些希望大家能够跟我一块读书的这种想法。但是也不能不承认,其中会有一些不安全感存在。就是觉得总得要不断地努力,总得担心什么事发生。

然后堪布就跟我们解释说,不安全感的来源在哪呢?对,不安全感的来源不在于你拥有多少钱,多或者少,而是来源于你对无常的抗拒和对自我的执着。什么叫作对无常的抗拒?我就希望活得好好的,但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活得好好的,生老病死是一定。到最终的结局是你一定会跟这个世界撒手,然后你最亲的人一定会离开你。那种痛苦是你自己现在可能不愿意去想象,不愿意去接受,但事实上就是它一定在,这就是无常。而人们拒绝无常,人们说我希望能够挣更多的钱,我希望能够买更多的保险,能够让这些东西不发生,所以这个才会导致你内心深深的困难、惶恐。

因此当你知道说无常一定存在,你去直面它的时候,反倒你的人生会变得积极很多。因为你做的每一件事不是为了预防无常的发生,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它自身的一些价值和意义。你只要专注在这件事情当中就足够。把它做好,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所以如果没有对无常和无我的认知,生活越富足,拥有的越多,想留住、怕失去的也就越多,因此也就越没有安全感。

昨天我还跟一个朋友聊天,他就讲,他说我现在觉得我很有安全感,为什么呢?我随时都可以辞掉这份工作,我照样可以很好地生活。你看他的所有安全感都是来自于自己的能力,都是来自于自己的金钱,来自于自己的财富。但事实上就是这只是一种假设,因为你真的有很多钱放在那,还有很多人自杀。它不存在物质上的东西。无常的袭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特别的无助。所以你必须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强大。怎么样心灵强大?就你得有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告诉你这个世间运作的一切规律。你知道无常会发生,你知道苦是放在那个地方,是的,没法逃脱。所以你认清了苦的本质,反倒这个苦就会变得正常。而反过来,如果你拒绝它,它就会在你身上显示出更大的威力,这是第四个问题。

第五个问题说,自称能够看空一切的人,难道没有一件在意的事和人吗?那这个人不是变得特别无情吗?这是我太太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她说你整天讲这些东西,你会不会对我们慢慢都变得淡淡的,你会觉得我们这东西都无所谓,这些人、事、家都没关系。这个堪布就说真正证悟的人是从来不会自称看破一切,看空一切并不是证悟了空性。

各位,你说这个桌子到底有没有?这个桌子很明显是有的。所以你不能无缘无故地说,这个桌子没有,我看空,它是空了。空的你拿头撞一下试试看。那很难办,所以这明明是有的。但是佛祖讲色即是空,空既是色,什么意思?说这个桌子它没有一个自信叫作桌子,它并没有生下来就是个桌子。这个桌子是各种因素假合起来,就要钉子,有榫头,有木头,还要放,还有个地,还有人用它,它成为桌子。过两天它劈掉了烧了,变成灰了,这不是个桌子。所以这个东西没有一个自信叫作桌子,这是看空它的原因。

佛陀最大的发现就是,世间的万物都是因缘假合而成。所以没有一个东西是可以执着得到的。那么你如果理解了这一点,你会想到说十年前你自己曾经特别烦恼的一个事儿,想想看有没有可能它也是空的?就那个烦恼本身它也可能是空。现在你想过十年前那些事,你会觉得挺有意思,那个事当时真好笑,那是我们童年的回忆。为什么?因为那个烦恼当中的因没有了,所以那个烦恼变成了好玩的回忆,变成了幽默等等。所以这才叫作看空。而不是说看破一切,说什么都没有都不重要,没关系,这不叫作看空。

反过来一个真正证悟空性的人,他的智慧和慈悲是同时升起。这个就是佛教讲的一个词叫智悲双运,就你不光是有看破他的智慧,你还要珍惜他的慈悲。这个慈悲是怎么回事?在一个圣者心中,就是在一个真的证悟到空性的圣者当中,每一个众生的苦乐他都是关切。只不过他关切的方法跟我们平常嘘寒问暖的方式不一样,他会用自己的智慧去不断地传递给大家说,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痛苦,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叫作空性,这其实是特别慈悲的方法。

所以佛陀绝不是不在乎任何人,佛陀是在乎每一个人,他用大智慧来在乎每一个人。所以我们只在意跟我们,凡夫的这种在意和普通人和圣者的在意是不一样。凡夫的在意,我们只在意跟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只在意这个在意我和我的。如果没有我和我的这种概念,那么失去的概念也会淡化。你就不会那么担心失去这件事,因为你没有我和我的这样概念。

就包括我现在在跟大家讲这个事情,我在跟他讲佛法的东西,听起来是我在为大家演说。但作为一个凡夫的我来讲,事实上我可能还会关注的是我讲的好不好,我讲的东西有没有人听,大家听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看到吗?所以你是没法脱离掉我和我的这种概念。我还没有证悟到那个圣者的境界,真的证悟到那个境界的时候,我讲的好不好跟我无关,我和我的没关系,重要的是对大家有没有意义,一切这是随缘的。有多少人有意,有多少人有感觉,没关系,我不在那个果上去追求,那才是一个更高的境界。但我得承认我现在还做不到。

而我们普通人,就是因为有太多的对于我的执着。所以我们会特别在意说多还是少,这件事成功还是失败,反倒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没法做到专注。因此佛教讲智悲双运,它是一个证悟到空性的人真正应该有的状态。而绝不是说什么事我都不用管了,这些事都跟我没关系。这个问题听明白了吗?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说,学了佛以后什么都无所谓。

第六个问题说我尊重学佛的人,我觉得他们都是好人,但是我自己不信佛。我确信自己是十足的好人,甚至比学佛的人还好,这样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这个人他在问堪布,这是一个典型的我们说生活当中的人。他觉得我不需要拜佛,我不需要干那些事,我只要做个好人就够了。我插一句话,就是大家为什么要拜佛?我们明明知道拜佛是没用的,拜佛你求不到任何东西,佛是不会给你任何东西。这个《金刚经》里面讲的很清楚,叫世人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所要的东西都是如来不要的东西。你要钱,要官,名利权情这些东西他都不要的。那为什么还要拜佛?实际上拜佛的目的不是为了去走那个过程,也不是为了去求一个什么东西。拜佛的目的我认为最重要的第一是表达对佛的感激,因为他给了你很多的这种智慧。还有一个是为了消除自己的骄傲,让你自己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可以五体投地趴在这,我只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个。

我们的大量烦恼其实都是来自于我们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我们认为自己不应该被那样对待,我们认为自己似乎应该那样,这种想法会使得你特别的痛苦。因此当你能够拜佛拜下去,虔诚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实际上你的幸福感就已经提升了。那么堪布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说,你说你要努力做个好人,我很随心,这话说的多好。就是尽管我知道这个人所说的话跟佛教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但是堪布说我很随心,我特别高兴。

那么信佛的人依据不同的发心入不同的乘,分为人天乘、小乘和大乘。我们刚刚解释过了人天乘,努力求我来世的果报。这个小乘自渡,然后大乘渡人,那么如果没有这些发心,你就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所以你不是问结果吗?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的话,你是不会得到这样的结果。那么佛教修行最基本的要求是断恶行善,这里边叫断十恶业,十件恶事是不能做的。比如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远离贪心、远离害心、远离邪见,这十件事你如果都能做到的话,这才算是要做一个好人。然后堪布说,我不知道你说的十足的好人是不是包括这些,而且这些东西都做到了,你还得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行持相应的十善业。不用说解脱道,只是你求一个人天福报的,这个人天道也是要努力做到这些。所以所谓的真正做一个好人,是需要技术上的帮助的,不是我们自己认为自己是好人就是好人。

我在生活中见过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好人,但其实他做很多伤害别人的事,甚至有很多得了无良症的人。有一种病叫无良症,得了无良症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帮助别人的事。事实上他用帮助别人的名义做了很多伤害的事,我相信都能够想得到。所以不要简单地用自己的评判标准来评判自己,这是不靠谱的。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技术手段来帮助我们真的做到一个好人,这就是修炼的目的。

然后第七个问题说,当一个虔诚的教徒许下心愿,没有达成的时候,怎样能够说服他坚定地对佛法的信心?这个更好笑。我今天拜佛了,我烧香,然后烧了高香,我希望能够明年生下儿子,结果没生。我说他骗人,不灵这东西,然后就不来了。所以有人讲过,我忘了是哪位大家讲过,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宗教,中国人只信灵的东西,什么东西灵他就拜什么。比如说祖宗灵拜祖宗,狐仙灵就拜狐仙,土地灵就拜土地,关公灵就拜关公,什么灵就拜什么。所以他都是在跟这些神佛做交易。

这个堪布没有我说的这么严厉的,他说许了愿就要实现,这个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就是小孩才会这样,甚至有很多小孩,堪布就讲,他说,小孩许愿说,我希望今年年底能够评个三好学生。他都知道许完愿以后他要努力做他才能得三好学生,他不会许完这个愿,他就真的去当三好学生了。所以你许了愿就要实现,这个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生活中求而不得的是常态,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所以求而不得是一种常态。学佛首先你要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佛法为什么可贵?不仅是因为它能够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它能帮你积攒福报,实现愿望。不是因为这个,更是因为当你的愿望落空的时候,它能够引导你放下失望、恐惧和执着。一个普通人在没有达成目的的时候,他会恐惧、失望、执着、生气、愤恨、闷闷不乐,觉得自己生不逢时等等都会有。但是佛教告诉你,你学了佛教之后,你会知道说,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以没有得到,我照样可以好好过我的生活,我照样可以喝面前这杯茶,我照样可以保持正面,因为它并没有影响到我喝这杯茶。

但是很多人觉得说,我如果没有得到的话,我就不信你了,这是不对。真正的做法是你可以继续修炼自己,修炼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所以佛教教大家通过这些不圆满、不稳定的这个现象,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清净,这才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东西。所以拜佛不是为了求得立刻的回报,那跟当铺差不多,拿东西给他就有东西收回来,不对。

第八个问题说,我们经常听你们讲修行,修行听起来非常的艰深,那么我们该如何修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叫修行?到底应该如何修行?这个堪布说,不要用神秘的眼光来看待修行,修行这个事并不神秘。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大家都知道这个目标是远离痛苦、获得安乐。生活中有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是适得其反的,人们以为这样可以更快乐,更有安全感,更有满足感,实际上只是增加了痛苦和伤害。佛法的修行就是要学习以正确的方法创造正确的条件去实现自由和安乐,这是每个人在平凡生活中都可以去做的一件事。

这里边提到自由这个词,在《次第花开》那本书当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就是这个希阿荣博堪布说,什么是自由?很多人回答说为所欲为,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叫自由。堪布说不对,为所欲为是最大的不自由。因为当你真的做到为所欲为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成为了你情绪的奴隶。你自己并没有做主,是你的情绪在做主,你的情绪导致你想干这个想干那个,这时候你是你情绪最大的奴隶。大家可以想想看那些随便打人的,大家听说以前这个案子,车上被人刮蹭了,下来就跟人打架等等。他事后真的会很喜欢自己做法吗?不会,他事后会后悔,他觉得我当时怎么变成一个疯子。但是在那一刻不是他做主,是他的情绪在做主。

堪布说什么叫真正的自由?自由是能够摆脱社会的惯性。当你能够摆脱这个社会的惯性的时候,你才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行为是惯性造成的。你比如说堵车的时候,我们很多朋友开车,一个堵车就滴滴滴按喇叭,然后就生气,着急。说北京没法呆了等等。你说这些话,按喇叭的时候,你能够飞过去吗?能够让你从这个车上直接飞过去到对面?不可能。所以无论你是不是焦虑,无论你是不是痛苦,你都得坐在这承受这个堵车的时间,那为什么我们要给自己增加那么多焦虑和痛苦呢?惯性。因为大家都这样,因为长期以来都这样,因为似乎这样做是一个社会常态,所以你就会这样做。

包括航班延误的时候去跟人吵架,吵架,航班也飞不来,但是你会受不了,因为你的惯性导致你往那个方向去。所以能够摆脱社会的惯性才叫作真正的自由。别人的股票亏钱的都特难过,你股票亏钱了说我还行,我没事,这就是自由的人。别人能够升官觉得特别高兴,你升官不升官你都能把事干好。想想邓小平同志是不是就这样,不论升官还是下去都能把事干好。这就是摆脱了社会的关系,这是一种自由。

所以佛法修行的基础是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有这个东西,然后让自己不断地去平安喜乐,这就是修行的过程。不会存心去伤害,面对困境的时候,不会轻易地失掉你心中的善意。常常提醒自己是否不存在害心,常怀善意,这就已经是修行的开始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每一个人这样提醒自己都是在修行的方法。所以修行不一定你非得打坐,然后非得怎么样,当然你愿意坐一下的话是很好的,有很多更深入的东西。但是从最初开始,就是得学会做一个好人。

中国儒家经常,大家如果读过《白鹿原》的话,就会知道。《白鹿原》的开篇就是告诉大家,从小时候,那些先生们就教他四个字叫学做好人,学做好人是中国儒家的修炼方法。那在佛教当中其实起点是一样的,也就是要学做一个好人,学做一个智慧的人。

第九个问题是最多人提出来说,如果大家都去修行了,那么谁来负责生产,这个社会怎么进步,咱们还过不过日子?这个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比喻说,如果每个人都成为大学生,这个社会会怎么样?你们都去读大学了,谁种地呢?但事实情况就是,那么多人去读大学了,该种地的人还是种地。甚至很多读了大学的人,毕业以后去种地,而且他种得更好。所以这种担心其实对佛教是不公平,因为你各个行业都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那么佛教修行其实有出家和在家两种,这个出家是需要因缘,就当你的因缘不具足的时候,你想要出家还做不到。所以佛教传入中国这么多年,大概2000多年历史了,然后在国外也有这么多年的时间。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时期,所有人都出家,没有人干活的,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因为有的人因缘不具足,他是不可能随便出家的。而在家修行你是需要干活,在家修行你该干什么干什么,你得把你的工作做得好,然后在工作当中还要不断地修炼自己。佛教可以令到你在工作的时候心平气和,令到你在工作的时候更加的气定神闲。不会有那么多无谓的想法,无谓的一些情绪,所以会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所有人都能够知道相信因果,去阴行,去恶行善,然后有精神信仰,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的和谐。

这个堪布举了一个例子特别有意思,他说你有没有见过美国有那些追拍龙卷风的人?就龙卷风走到哪,他就跟着在那拍。他说这些人都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不是吗?就是每个人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不用担心人学了佛就不干活了。这个是你的因缘达不到的时候,你是不会出错的。而且现在中国的出家人更有意思,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是丛林制度。所以中国人认为说,我不能像学印度这种乞讨的方式,用这种什么化缘的方式,我们的方式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第十个问题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叫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当年禅宗二祖神光去见达摩祖师的时候就问过了。神光站在那个雪地里边站了一晚上,然后膝盖上都有血了,后来那个达摩出来说你干嘛呢?他说我想求佛法。达摩说你就凭这个就想求佛法,这也差太远。然后神光就拿出刀来,啪胳膊砍断。断臂求法,现在少林寺还有断臂亭。然后那个达摩说行,那你就问吧,你要干嘛。然后神光讲我心不安。神光当时已经是很有修为的一个人了,他儒释道已经都通了,但是他说我心不安,我的心里边很乱。然后达摩说,来,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神光能想了半天说,唉呦我觅心了,不可得呀。我在找我这个心,找了半天找不着我的心在哪儿。然后达摩讲,我为汝安心竟。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你的心已经到位。这是一段特别棒的禅宗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说,达摩是怎么给他安心的?当你能够找到自己的内心,当你能够去盯着自己内心,去关注它的时候,其实这时候你的心就很静。这个就是寻找正面的一种方法。

在这本书里边,堪布没有讲这么悬的禅宗故事。他说如果你想心里平静一些,我建议你应该尽量地让生活变得简单一点,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那么复杂。人们在富裕了以后应该学会平衡,否则物质的丰富只会带来我们更加的疲惫。科技发达带来的方便会让我们更加疲惫不堪。

有一个研究就发现,现在的这些科技没有使得人们变得更清醒,而使我们变得更忙乱。你发现了吗?你比如说,洗衣机的发明是不是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呢?你说当然了,我过去要拿手洗。但是你当年不会天天洗,洗衣机发明了以后,人们洗衣服的频率比过去高了很多。这个飞机火车发明了以后,你说太方便了,高铁你看现在多快,几个小时就走了。但是你过去一年都不需要出一次差,你现在经常出差。所以一个东西的发达,发明之后,给人带来疲倦,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

所以堪布说,你可以把自己生活变得简单一点。每天拿着个手机不停地刷,刷微博、刷微信、看别人的图,那些消息真的对你就那么重要吗?这一条对我很有影响。我当时看完这以后,把手机放在一边。因为每天不停地刷,看的真的很多是废话,很多没用的东西,让他心乱的东西,挑动你情绪的东西,让你生气愤恨的东西,特别多。人们都希望挑动别人的情绪,才能够获得关注。所以让你心安静,简单的方法,是你首先远离这些没有用的信息。然后内心的安静想要靠练练瑜伽,听你的这个,读两本什么励志的文章,这个是做不到的,你需要改变的是价值观。

首先改变你的价值观和你的生活的很多的定势,要肯放弃,也要肯投入。还要能够耐得住一个缓慢、琐碎的、艰难的过程,你的心中越焦躁,说明你执着得越多。回归内心的平静必须从淡化内心的执着入手,你执着东西太多,想要东西太多,所以才会觉得心乱。但事实上你只要想到说,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你可能也就不需要那么执着。所以少吃一点少睡一点,你的精神身体都会变得更加健康。这是第十个问题。

第十一个问题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痛苦?因为你们佛教老讲痛苦,讲的我觉得人生没什么意思。这个不对,堪布回答说,根据佛陀的开示,所有的解脱都是从认识痛苦开始。你得首先认识痛苦是怎么回事,你才能够想到怎么去对治它,怎么来解脱。那佛陀把人间的痛苦分为八种,叫作八苦,生老病死,这是没法摆脱的。生老病死苦,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遇临。怨憎会就是你特别讨厌的人,这辈子你肯定会碰上,敌人肯定会碰上。这个爱离别,再爱的人一定会跟你分手,一定会离开你,这是少不了的。然后求不得,想要的东西永远得不到,得到了就不想要,得到以后就想要下一个,这就是求不得苦。然后不遇临,你觉得不应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它迟早会发生。这都是人们没法去规避的痛苦。

承认痛苦的普遍性看起来是悲观消极的,实则不然,为什么呢?当我们缺乏对痛苦的包容和忍耐的时候,才会让我们变得脆弱不堪。因为我们拒绝痛苦,我们讨厌痛苦,所以当痛苦发生的时候,我们才会变得特别的脆弱,才会容易被击溃。而实际上如果我们认为痛苦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则可能够更好地集中精神来处理问题本身。处理面对的各种问题本身,而不至于用痛苦的情绪来影响自己,而不是无谓地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

你们见过那些被判得了癌症的人,他们第一句话说什么?凭什么是我?我又没干什么坏事,为什么让我得这个病。你看愤愤不平,他会觉得说我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你越是拒绝它,这个痛苦对你的伤害就会变得越大。而你应该知道,真正清醒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痛苦是没法避免的,这个痛苦是一定永远恒存的。所以当你能够直面它,认识到生活就是由这些痛苦构成的,这时候你才能够变得冷静客观,有事处理事就OK了。虽然该面对的还得面对,但是我们却不会感受到那么多苦,不必再承受额外的焦虑和恐惧。这就是佛教让你认识痛苦的根本原因,让你不必承受更多的焦虑和恐惧,你知道人生就是由痛苦构成的。

第十二个问题说,如果他人回报你的慈悲以冷漠和厌恶,你该怎么才能安顿?就是我对别人都很好,我希望别人都好,我用慈悲的心对别人。你不是老教我学好,我就做了好人。但是他们都嘲笑我,他们都欺负我,甚至你越做好人他们越欺负你,这怎么办?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事。这个寂天菩萨说过一句话,说我们不可能除尽地上所有的荆棘和瓦砾。你想把这个大地弄得全部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荆棘和瓦砾,这是做不到的。但你可以做到什么呢?你可以给自己穿上一双鞋。当你穿上一双舒服的鞋子的时候,你发现你走到哪就没有荆棘和瓦砾。这话什么意思呢?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突然变得慈悲,因为他们的因缘没到。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突然都变得善意,这不可能。但你可以首先把自己保护起来,你可以首先让自己变得慈悲和善意。

那么如果你把自己的快乐关系在他人的反应的上面,你把自己的快乐跟别人的态度相结合,那么恐怕你永远都不会得到安宁。这句话很重要。当我们整天要靠看到别人的反应才能够知道自己做这个事到底好不好的时候,你心中就永远都不会安逸,都活在别人的眼光当中。

安乐是内心的感受,获得安乐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当我们慈悲对人的时候,在任何情况之下,我们都能够坚守住内心的善良并且不期待对方立刻回馈我们同样的善心。我们的内心就会越来越开阔,越坚强,这就是安乐的源泉。所以你行所当行就好了,你自己只做你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慈悲的事就好了,不要说他们给我什么回报,这件事才值。那样的话你的发心就不清净,所以就会导致你更多的烦恼产生。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关系在别人对你的态度之上,这是给我们最好的一个提示。

第十三个问题说,有时候真的会生气,贪嗔痴,生气了。当贪嗔痴升起的时候,我明明知道这是不对,但是我内心却没法一下子平静下来,我该怎么办?有这样的这种状况,这个堪布就回答说,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在进步,为什么?因为大量的人被贪嗔痴左右的时候,他根本意识不到这件事,他就生气去了,就发脾气去了。他甚至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不对,他认为这样做很对。而你已经能够意识到这件事,就说明你已经有了一定的修为了。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是不要让动作发生。就是你有了贪念,有了嗔心,有了痴念的时候。念头有了,好了,我知道我现在发生这个东西,那么我不要让行动进一步发生。当你的行动进一步发生的时候,你就会被它带走,你就会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又进步了。所以不要期望自己能够一下子把所有的贪嗔痴都能够全部放下,这个要求太高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期望会使得你被挫败感深深的困扰,修行是需要有耐心,包括你对自己要有耐心。当你能够不去进行下一步行动的时候,经过这样反复的控制和观察,贪嗔痴对你的干扰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自己要慈悲一点。

第十四个问题说我如何进行供养,能够积累更多的福报和资粮?这个问题一问,你就应该能听出来他不对在哪了。堪布就回答说,佛教所说的积累,就所谓积累一些东西。你供养积累的智慧,积累的福报,积累了什么,这个积累其实就是放弃。佛教告诉你的积累,其实是一种放弃。你比如说我们说通过六度来修行,六度波罗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是般若,这六度都是放弃。

布施让你放弃财物、冷漠和怯懦,为什么还能放弃冷漠和怯懦?比如说你还有身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就是放弃了,我不参与,我害怕。那么无畏布施你都可以参与进去。持戒让你放弃逃避之心和种种不良的习惯,你得把那些懒在那那些习惯,这些抽烟的习惯、喝酒的习惯、吸毒的习惯戒掉,这是放弃。忍辱放弃的是傲慢、焦躁和敌意。我们为什么经常发飙、生气?因为我充满着傲慢,我觉得你为什么这样对我,这就是傲慢。所以当你把这个放弃,你才能够学会忍辱。精进放弃的是惰性,禅定放弃的是散乱和攀援带来的快感和安慰。最后智慧是前五度的结果。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做到了,你才能够获得智慧,这是结果。最终我们将学会放弃对自我和持有的各种支柱。当你达到了智慧般若的境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我是没有的,自我这个东西是很可笑的。当这个东西消散了,你的人生才会获得大智。因此所谓的积攒,所谓的积累都是要不断地放弃。所以供养的时候,发心是最重要的,发心清净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清净就是内心要远离偏颇和极端的想法,远离贪嗔痴慢疑这些五毒烦恼,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你自己应该能够找得到。

这个堪布说法都特别得客气,我们可以自己想一想,你发心的时候,你供养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你就是为了积累某些东西的话,不如你好好理解一下积累的意思到底是什么。这一点对我影响也很大,我终于知道积累原来是放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为了放弃一些东西。

在这本书里边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我并没有完全摘录。因为其中有一部分是跟佛教有着特别大深入关系,那个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因为需要具备一些专业知识。所以我所摘的都是跟普通大众都能够听得懂,都能够有关系的部分。我特别推荐这里边关于生死以及关于放生的很多开始,希望大家能够买这本书看一看,特别棒。

佛法并不远,佛法就是让我们内心变得更加平和的东西,更加平安喜乐的东西。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结个缘。

你可能感兴趣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