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杉矶回来的时候,我们带了五个23公斤的箱子,一个手提箱,两个双肩包,外加我巨大的妈妈包。
我们举步维艰地走进航站楼,到处都是人,乌央乌央的。我正在人群中,努力寻找哪里才是蛇型队的终端,就听到卢中瀚朝我喊:“往这边!”
那边是“Sky Priority”的专用窗口,一块用红带条隔开的空旷空间,已经习惯坐经济舱的我,要转念才想过来,这次我们是“高端经济舱”(Eco Premium)的位置,也享受优先排队的特权。
完全不需要等待,立刻就有工作人员帮我们办理行李。因为走在所有人前面,安检不用跟人挤,登机的时候,亦可以优先进入机舱。
孩子们赶快问我:“妈妈,我们是不是又坐公务舱?那种可以躺下来的椅子?”
我摇头:“不是呢。”子觅无比遗憾地说:“我好喜欢坐公务舱啊。”
卢先生点头说:“我也好喜欢啊。”
都说孩子没有记忆,那是因为没有遇到让他们印象深刻的经历。
前年,我们坐过一次国际航班长线公务舱,印象太深刻了,孩子们现在也经常会提起。
公务舱的旅客不多,但服务的空姐却很多,面带微笑,讲话的时候,空姐会轻轻称呼着乘客的姓氏,就连孩子,也会招呼:“思迪小姐”,“子觅小姐”。
人都是环境属性的动物,在这种环境中,人人都希望表现出自己高雅有礼的一面,个个面带春风,轻言细语,再配上金属的餐具敲击骨瓷盘子的背景,恍然间仿佛世界大同。
孩子们兴奋地问我:“妈妈,这里太好了,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坐这样的位置?”
按道理,为了培养她们优雅骄傲的见识,我应该说:“当然可以了,你们是最好的女孩子,所以配得起一切最好的东西。”
可是作为一个浅薄的老母亲,我没能抑制住我贫瘠的格局,于是我说:“这里很贵的,我们必须拼命地工作,你们也要好好读书,才能赚到钱,来享受人生。”
事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东西。发自内心的渴望,让两个孩子一边吃着空姐端来的第二份甜品,一边点头如啄米。
因为,钱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吃过一次就不会再忘记。
带着中产阶级虚伪面纱的我,没有勇气给孩子说:“正常情况下,公务舱的票,我们根本买不起。”那一次买公务舱,是一个意外。
我在网上到处找机票的时候,正好碰到国泰公务舱打折。票价居然比经济舱便宜。我并没有什么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骨气,所以立马付钱出了票,给卢先生发邮件说:“春节我们去斯里兰卡。”因为,卢先生想去的是悉尼。
很惭愧,迄今为止,我并没有坐过飞机的头等舱。说不出来头等舱比公务舱,更高级在哪里?
我是坐过几次公务舱的,都不是正经订票买的,碰到打折,法航闺蜜的亲友票,或者被迫升舱撞到的。就是因为非正常渠道,让我的公务舱,并不总是一种惊喜。
有一次,我带着两娃儿在国内飞,换登机牌,柜台出了三张公务舱的位置。
起飞前,空姐提供橙汁和饮料,端盘子走到我们这里说:“对不起,您们是被迫升舱来的,不能够享受公务舱的饮品和餐食。”
子觅手都伸出去了,想要喝橙汁,被我硬硬地拉回来了。那时候,她三岁多,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喝橙汁,她不可以。
恼羞成怒的我,在飞机上,就把这间航空公司,在我未来的人生中划了去,不再考虑。
身为父母,有两类问题会尴尬到无语:
1.关于性,我到底是怎么跑到妈妈肚子里去的?
2.关于钱,我们家到底是很有钱还是很穷?
关于性,孩子们是一种认知空缺的好奇;关于钱,孩子们却是一种混淆不清的求证。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是敏锐的观察家,对于财富,他们在心中早有评价。
和小孩讲话,他会准确地告诉你,在他的朋友里,哪家最富,哪家最穷,哪个爸爸或者妈妈是个大人物。
可如果问这个孩子,你们家富还是穷?孩子就会表现得很犹疑。
那些特别穷或者特别富的孩子,生活会给他们客观的参照物,可是大多中产家庭的孩子,答案常常会和事实背离。
原因是,关于贫富,父母对自己本身,也是一个主观评估。有人年薪百万,可还是觉得穷,有人月薪几千,却觉得很富足。
然后,在自我评估基础上,父母们总会自以为是给孩子们灌输价值。
基本上,越富的父母,越担心孩子会持宠而骄,越会有意制造贫穷;而越穷的父母,越担心自己的孩子被瞧不起,越会倾其所有的富养孩子,提供一切的满足。
鉴于在这个世界上,觉得自己穷的人,要大大多于觉得自己富的人。
所以大多数,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孩子,都会在客观日常生活水平和主观父母言传灌输之间,左右摇摆,形成一种类似的认知:
我们家其实没有那么穷,活成这样子,只是父母活得Low特省。我其实没有那么差,我背后有我们全家的财富,而且我是我家头等重要的宝贝,做什么,父母都会为我,百分之一千,赴汤蹈火地全力以赴。
养孩子和养宠物最大的区别的是,孩子并不属于家庭,终究会长大,需要自己进入社会,和外界交锋。所以那些被成年人有意隐瞒,扭曲,加入主观感情色彩,加工过的事实,都会撞上真正客观的世界,被粉碎到泡沫的程度。
在取消了世袭制几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孩子们依然可以继承父母的财富,但是孩子们继承不了的是父母无形的资产,换句话说,就是父母的阶级。
因为今天的财富和阶级,已经不再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告诉孩子,家庭在社会中所处的阶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告诉孩子,你人生的阶级并不等同于父母的阶级,却是更难以启齿,不敢正视。
我曾经帮一个朋友去机场接过他的同学,足足的精英中产阶级。
航班落地没多久,就看见他们夫妻两个,神清气爽地从机场里走了出来。我有点惊讶地问:“孩子们呢?”
他说:“孩子们坐经济舱,跟大家挤在一起下飞机,估计要耽误一会儿。”
看到我的不解,他的太太说:“我们都是铂金常飞旅客,出差攒下的里程,足够在度假时升舱。可是孩子们没有啊。所以自从孩子满了12岁之后,都是他们自己去坐经济舱的。”
“你们里程,难道不可以给孩子们换升舱吗?”我问。
他耸了耸肩,“如果没有出差的里程数,公务舱我自己也承担不起。又何必给他们制造一个富有的假象,让他们活在云彩里?”
是的,经济舱是必须品,公务舱是奢侈品。有几辈子花不光的金融大鳄,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非常少的。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努力就上升,松懈就下沉,上上下下的中小中产阶级。
为人父母,我们负责把孩子养大,等到他们大了,就会明白,阶级残酷,世事无情。
其实,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难的,并不是:“妈妈,为什么我们不能坐公务舱?”而是,“妈妈,为什么我不可以坐公务舱,你却可以?”
所以,有些天经地义的道理,有些丑陋残酷的事实,还是越早知道越好一些,比出名更要趁早的是,直面自己,了解自己,好好努力。
人生没有运气,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