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课后练习(第七章)

7-1、预习第7章 倾听他人,目的是:体会它的美,和体会它到底有多难,然后----安心从觉察自身开始。哈哈

最近对于倾听有了更多的理解:

1.倾听:除了用耳朵还要用心。它是多层次的,要听到外显的信息也要听到内隐的信息。

2.好的倾听,有时无需更多的提问,就可以引发他人说。诉说就是一种宣泄,本就是一种疗愈。所以,倾听=治疗。

3.对于我个人而言,对于倾听一直以没有耐心为“借口”,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实质是没有关注他人,这样也无法建立深层的联结。要从根本的意识上提醒自己,予以改善。


7-2、认真研究“如何假装成一个非暴力沟通妈妈” 。写出你最有收获的两点,并联系生活实际案例说明。

1.我觉得当学到一样新工具的时候,时常会注重形式而忘记了一些本质的东西。就像文中假非暴妈妈,她仅仅是套用了4要素的形式,但没有抓住实质。文中每一段剖析,都分技术层面和意识层面。关注“意识层面”,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这让我想到萨提亚理论中的“一致性”,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这位非暴妈妈语言的表达和内在情感的流露其实是不一致的。我想如果没有文中这么细致的剖析,我会被这段貌似很非暴的话语迷惑,这也是我日常运用中常犯的错。所以4要素看起来不难,实际要吃透,还是有很多细节性的本质性的东西需要好好领会琢磨。

2.对于感受部分的表达,我觉得是个难点。我认为自己有和这位假非暴妈妈一样的通病。例如uu做完作业收拾洗漱,动作比较慢,我会表达“我感到有点着急”——分析“意识层面”,我察觉到我其实是在责怪她这么慢,让我产生焦虑的情绪,而事实的真像是我对她的期待让自己有这种着急的感受,而非她的行为。

我和老公在生活中常有类似的表述,貌似很心平气和,但今天突然意识到这犹如“温柔一刀”。我担心这种表述会让uu混淆,以为是她让我们产生不舒服的感受了,因此而产生内疚。所以我决定抽个时间,对于我想的起来的种种类似的表达,和uu聊一聊,告诉她这是我的期待让我产生了这种感受,同时我会进一步剖析自己内在的需求,提出请求——尝试真正的非暴力沟通。例如,我可以告诉她因为我对她最终上床睡觉的时间有期待,所以才会产生焦虑着急的情绪。而为什么我会在意最终上床睡觉的时间,是由于我会担心她的身体健康,我的需要是安心,被认可尽到做妈妈的职责,能呵护她健康长大。当我一步一步剖析到自己的深层需要时,我突然能对她答应或者拒绝按我期望的那样去做释怀了。因为看到需求后,找到满足需求的不同策略就可以有探讨的空间了。

3.就以上事件,再练习一下紫玉老师贴出来的萨提亚冰山理论:

行为:uu整理洗漱时间久

应对方式:指责或超理智(“我感到有点着急”可以视作一种隐晦的指责。有时我也会说教,那样就是超理智的应对姿态)

感受:着急、焦虑

感受的感受:对于这种焦虑的产生感到有点委屈,小小的愤怒

观点:孩子要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才能身体健康,利于生长发育

期待:希望uu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前上床睡觉

渴望:安心,被认可

自我:我是好妈妈

不知道这样的剖析对不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课后练习(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