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年头没有回家扫墓祭祖的清明节了。

大概是上大学以后吧,就再也没赶在这三天的节假日回过家。这段时间没有打电话回去问问家里是否一切安好,爸爸妈妈外出务工,爷爷奶奶老两口一年四季都守在家乡,每天的生活无非就是逛逛菜园子,赶赶集市,傍晚准点收听天气预报。平时也少有人来家串门,有时只有左邻右舍的老太太来唠唠嗑。难以想象这样的生活他们是怎样坚持一天又一天。有个伴还好,要是仅有一个老人在家,那会有多无聊。没人陪着说说话,又不会玩手机,腿脚不灵活又不能走街串巷,还怕担心有个啥意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对于普通人家而言,多数老人都留守在农村,条件好一点的会接到城市与子女一起生活。但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老人又不习惯城市的车水马龙,在城市里没有在农村自在,不会说普通话,很难与别人交流,家里年轻人平时又都忙于上班,老人想出门溜达又怕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最后晚年的归宿都是落叶归根。

我爷爷就是宁愿待在农村也不喜欢待在城市,年初叔叔一家说要带爷爷奶奶去城里住一段时间,奶奶想去看看城市的繁华,但是爷爷放心不下家里的农活和卫生诊所。最终奶奶也拗不过他陪他留在家。年过八十的他每天压根闲不下来,他的医药箱跟着他走了几十年,在周边一带上门走访给人家看病,爷爷的身体至今都很健康,腿脚不亚于年轻人,医术也是远近闻名。

还记得小时候每年清明跟着爷爷上山扫墓祭祖,那时候只是单纯觉得好玩,遇到一颗长满茶包的树,就摘下来吃。在满山荆棘丛中穿梭来穿梭去,有时候还会在山里迷路……

如今,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外出学习或工作了。爷爷仍然坚持清明上山给先辈们扫墓。想起了寻梦环游记里有句经典台词“真正的死亡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人记得你”。也许到了孙辈儿这一代人,没有几人会记得老祖宗的墓碑在哪,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加上年轻人大多数外出工作,离家路程遥远,来回的时间不划算。好不容易赶上个“小长假”,大多数都规划着出门踏青。又赶上这几年国内疫情此起彼伏,多地倡导线上祭祖,清明节回家祭祖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一代人有着一代人的长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正如网络上所说“青春才几年,疫情就占了三年”。因为疫情,有人好几年没有回过家,因为疫情,好多人工作难求,因为疫情,越来越多的仪式线上化。

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形式越来越交相错映,我倒不是很希望传统文化被现代的形式稀释化,就如近些年的春节严禁燃放烟花,连农村都逐渐没有了年味儿,仿佛很多传统文化的气氛都留在了“那个时候”……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