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告诉你渠道效果监测是什么

互联网是现在最火的行业之一,每个人对互联网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而且现在互联网工作的内容也略有不同。现在的运营人都知道,项目的效果是最重要的,那现在关心的渠道效果监测都是什么呢?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这些需求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数量、质量和策略。其中数量和质量可以通过数据统计类的工具实现,而策略则需要人的主观经验和不断做PDCA(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djust)的迭代循环实现动态调整。

渠道效果监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渠道识别

对渠道的识别,就是给每个新增用户标记上渠道来源。而来源通常分成两个领域,应用市场和外部渠道。

识别应用市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给每个应用市场发送不同的安装包,安装包之间的区别仅仅是渠道标识,在UI设计和功能方面都完全一致。从新用户使用哪个APP安装包就可以判定他的来源渠道。

在实际工作中,开发者和运营商往往会关注用户在应用市场前的步骤,例如实体海报二维码Web微信→APP Store,通过在着陆页上加入UTM参数的方式来计算PV和UV。

二、监测用户行为

通过在APP端做SDK埋点,就可以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记录其每一步的操作行为和行为对应的参数。例如记录点击查看理财产品的事件和用户实际浏览的理财产品ID、类型、发行公司等属性。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行为需要用户属性来判断,例如用户等级是根据一系列行为累加升级而成,直接读取属性值,比在海量日志中寻找升级时刻传回的等级参数更有效率。

三、界定效果指标

评估渠道效果,就离不开具体的指标。

PV、UV:指渠道页面的访问量和访问人数,在许多渠道还衍生出转发量、评论数等指标。

导入量:指新增用户数,指从每个渠道导流安装使用APP的人数。如果仅仅关注导入量的绝对数值,或者仅以绝对数值作为结算依据,则会导致部分作弊渠道注入虚拟的用户。

留存量:通常采用次日留存和7日留存,指新用户在首次使用后的第2天第7天仍活跃的人数,通过观察留存比例,确实可以找出哪些渠道导入的用户缺少持续使用习惯(或者是刷量、僵尸用户)。

开户量、注册量、下单量:都是用户在使用APP时的关键事件,也是很多CPA结算合同中A的指标。加入这些关键事件的考核,可以避免很多刷量的作弊渠道。

时代的互联网在不断发展,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也很迅速,各个运营商和开发者关注的数据指标也逐步从“数”的指标(PV、UV、导入量)转向“质”的指标(留存、LTV)。这也是在与各种刷机、洗量的黑渠道斗争中逐步提升能力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文告诉你渠道效果监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