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历史的长老,智慧的使者;它传播了知识、积淀了文化,启悟了智慧;也容纳了峥嵘岁月、沧海桑田的变迁与无限的情绪。
阅读 ,是一条漫长的路:
有人呕心沥血,却终无所获,有人讲求方法,终成大器;
有人埋头苦干,却只是死啃的书虫,有人如水得水,深得读书三味;
有人身陷其中苦不堪言,有人善于驾驭乐在其中;
有人满面尘土步履蹒跚,有人意气风发走得洒脱。
西谚说:“愚笨的人,熬过痛苦,忘却经验;平庸之人,以自己的痛苦换取经验;聪明的人,借他人经验以自用。”循着先行者的脚印前进,我们可以走得更稳;悟透众多智者的胸藏韬略,我们一定会收获更丰;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人生的美好景致尽收眼底!
一、白岩松:五类作品的读法
1、散文(读它有五忌),时间本来宝贵,慎重选择:“那些在好几个地方开专栏的作家,他们的散文我不读、小女人散文不读、过分风花雪月的不读、急就章的不读、太前卫的不读。”
2、小说,中长篇最能出彩:“如读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不长的小说却似乎精品更多。”
3、纪实,应先天下之忧而忧:“读有些纪实作品,心情总不会很好,与其说是带着乐趣去读,不如说是带着责任去读。”
4、诗歌,可读的慢慢没了
5、传记,体验不同人生:“看传记不是看人的一帆风顺,而恰恰是看传记中的人物在苦难面前是如何走过的,人生最关键的几步又是如何定夺的。”在优秀的人物传记中,我们会读到一种人生观,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这正是开卷有益之处。
二、贾平凹:触一通三,敢于碰硬
贾平凹认为,书之为友不能一日不交;书是财富,要逼着自己静心地读书。他认为读书面不可狭窄,文学、政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对重点书他坚持多遍阅读,先欣赏,次吟味,再研究,然后方有得有悟。
贾平凹读书的一个特点是敢啃硬的。像做任何事情一样,读书也会常常遇到拦路虎。在“拦路虎”面前是进还是退,这是读书舶否获得成效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马英九:今日功课今日毕
“此生理想,近期计划,今日功课今日毕”,这是马英九父亲予子女的座右铭,谆谆告诫他们行事的轻重缓急与为学准则。马英九把这个座右铭搁在案头,时时提醒自己为学要细水长流;若长驱直入,求一时之快,到头来仍徒劳无功。只有时时回顾,在巩固基础之上加强新知,才有汇集支流,涓涓成河的时候。
四、林清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林清玄写作的要诀有二:“一是行万里路,二是读万卷书。”林清玄认为写作能力可以由后天训练而来。他在写作之妆用散文写日记,字数由少而多,渐渐固定一天三千字左右,十几年来一直如此。积累多年的创作经验,林清玄认为作家不应只在文字雕琢上下功夫,应以思想家自我期许;人生境界没有终点,一山比一山高,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是一村。通过广泛阅读,体察人生,为创作扣供源源不竭的养分。
五、刘墉:把人脑当电脑
“大时间做大事,小时间做小事,或是集中零碎时间完成大事,达到‘一时多用’的效果”。刘墉读书很有一套。背不下来的东西,就摘要写在书页边上,念书前先快速翻阅一遍,多看几遍自然就记住了;或是制成小卡片,随时取出补习,在脑中留下印象,比死背强记效果更好。这种改“正面冲突”为“消耗战”的战术,让他赢得了“电脑”的称号。
六、余秋雨:把阅读当做人生大事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乎庸。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开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摆脱平庸就十分困难。尽早把阅读当做一件人生大事。
七、冯骥才:多读、勤读、读通、读熟
“读书,尤其是那些名著,就是和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先贤智者相交!”
八、丁肇中:时时保持探究学问的心
独立思考、追根究底和求精求实,是丁肇中读书坚持的方法与态度。
九、张五常:给学生的四点建议
“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
1、以理解代替记忆: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种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
2、兴趣是因思想的集中而燃烧起来的: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
3、问比答重要: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脸皮厚!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4、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大意(第一读就是快读,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细节(就是慢读,务求明白内容。在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做问号)、重点(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
十、李敖:有所为而读
1、李敖说他看书第一重点是只跳看一遍。“所谓跳看,是每页的重点让它跳出来给你看,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死读,也不是所谓连读。”“跳看”的两个基础:一是对相关问题已具备相当认识,才能有拔云见月,轻易找出重点;二是带有目的去读,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寻索重点。“跳看”只适用于查阅资料,不能用于文学欣赏。
十一、李泽厚:读书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读书学习有两个方面,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知识不过是材料,培养能力比积累知识更重要。所谓能力,一是判断的能力;二是选择的能力。要提高能力,知识应该广博一点,知识领域应该宽泛一点。
十二、余光中:读书就像交朋友
一个会读书的人,一定学谙“精读”与“略读”之道,知道缓急轻重,学习规律与效率相辅相成。余光中用交友来形容读书,读书是交友的延长,没有时空的阻碍,并且可以自由选择朋友类型。知识有新旧多寡的分别,而智慧却不分新旧,一本富涵智慧哲理的好书,无论年代的早晚,都值得一再精读,如同知交好友一般。
十三、李政道:推想式读书法
李政道读书方法与众不同,从青年时代起就形成了独特的推想式读书法。他读书时往往先看开头和结尾,然后认真推想这中间是怎么过来的,最后再看书是怎么写的。他认为,只有在读书中经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才能消化“别人”,读出“自己”。他称这种推想式读书法为“推读法”。
十四、陈香梅:写得越多,印象越深刻
“读过的佳文佳句,她也会抄下来一背再背,充分咀嚼,转化成为写作的养分。”她认为阅读史书可以培养普判断力,鉴往知来,不被政客无韬凂蔽;读文艺书可以培养气度,免于俗气。只有将人生体验与知识紧密结合,以虚心的态度不断学习,才能完成美好人生。
十五、黄永玉:看书忌虚荣
黄老先生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这样的“总结”:“如果说我一生有什么收获和心得的话,那么就是:一,碰到许许多多的好人;二,在颠沛的生活中一直靠书本支持信念。”只有“无为”的读书方法,反而更能叫读书的人自然成长,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书本的知识就渗透在你的骨骼和血液里。”而不是为了虚荣,书架上的书只是一种装饰,一种炫耀。
十六、杨振宇:“渗透性”和“按部就班”
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究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如果嵌接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可能得到意外的发现。
十七、秦牧:“牛嚼鲸吞”法
谈到精读的方法和要求时,秦牧具体地指出:要尽量地慢慢读,一面读一面回忆和温习,努力联系已学过的旧知识去探寻和获得新知,而且要不厌其烦,反复地读,或作笔记,或背其要点。即要俯而坊,也要仰而思,做到熟读精思,力求真正消化,有所收获,如同“牛嚼”或“反刍”一样。
十八、唐韬:博览群籍,读破
他的读书方法是“博览群籍,读破一卷”,即在广泛浏览的基础上,选一两种重要专业书反覆阅读,使博与专结起来。
十九、孙犁:择其善而从
孙犁的三不读,一是言不实者不读;二是,常有理者不读;三是,文学托姐们的文章不可读。
二十、李国鼎:奉行“空罐哲学”的理念
“他说,只有经常保持清明谦虚的心,才能源源不断注入新水;时时持有虚怀若谷的求知欲,才能鞭策自身汲取新知;自满而停止学习的心灵,正是....”
二十一、华罗庚:“由薄到厚,由厚到薄”
读书要“由薄到厚,由厚到薄”。华罗庚提倡读书多做笔记,多做习题。通过多做笔记,多做习题,就把薄书读成了厚书,因为有了大量的训练,就对书中的基本原理、论证核心逐步有了深刻了解,将其提炼出后,其余部分都是融会贯通的结果了,而基本原理、论证核心是不多的,所以又把厚书读成了薄书。
二十二、蒋经国:以领悟学理,懂应用实行为目标
如果常常翻阅,时间久了,文章自然大为进步。经国先生三十岁后读书不求强记,以领悟学理、应用实行为主要目标。他认为即使记忆为逐渐衰退,只要持之以恒,不间断求知,不贪多求快,自然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二十三、傅雷:做人第一,读书第二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在海外学艺的儿子,它记载了父辈对儿辈的精神上的家训。他把读书与做人,读书与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希望儿子能做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二十四、廖沫沙:边与边读
廖沫沙认为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加快青年人自学成才的进程。“读书破万卷,自学必成才。”过去,读到什么写什么;后来便改成了要写什么,就去读什么、学什么。过去是先学后做,后来是一边写作,一边读书。
二十五、藏克家:心中要有个评价标准
藏克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或偏爱的作家和书籍。“无论多伟大的作家,也并非字字珠玑。”他提出一个读书方法:“我们读古,尊敬古人,但不应迷信古人。应该心中有个自己的评价标准,拿它去衡量一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