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之李峤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我岂能明知狄公负冤却不为他申明冤屈”。评价一个人的人品,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事例,古之君子,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皆可称国士。 李峤其人,在复核狄仁杰谋反案中,能够挺身而出,忤逆上意,乃真男人也。 至于后世对他的评价之差,盖因他在武后时期,官拜宰相,而其文采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等有关。这些让人炫目的成就自然让人心怀嫉恨。李峤前后三次拜相,多次被贬,而从不改节。后人挑不出他的毛病,自然就把他和宋之问,杜审言之流绑在一起。

        李峤为人不但仁义俱备,而且胆量与智慧并存,唐高宗时期,广西僚人叛乱,李峤以监军身份随同出征,到广西当地,亲入僚洞宣抚,成功招降叛军。这种壮举如果没有勇气与智慧,是断然不敢涉险。《唐才子传》如此记述李峤:

        峤,字巨山,赵州人。十五通五经,二十擢进士,累迁为监察御史。武后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罪贬庐州别驾,卒。峤富才思,有所属缀,人辄传讽。明皇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奏歌,歌曰:"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帝惨怆,移时,顾侍者曰:"谁为此"?对曰:"故宰相李峤之词也。"帝曰:"真才子!"不待终曲而去。峤前与王勃、杨炯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学者取法焉。今集五十卷,《杂咏诗》十二卷,《单题诗》一百二十首,张方为注,传于世。

        李峤满腹文章,诗才亦盛。曾作《杂咏诗》一百二十首,分为乾象、坤仪、居处、文物、武器、音乐、玉帛、服玩、芳草、嘉树、灵禽、祥兽十二大类,各以一字为题,又称《单题诗》,一诗咏一物,如《日》、《月》等,句句用典,是诗歌的类书形式。这组《杂咏诗》在天宝六载已有张庭芳为之作注,后流传至日本,在平安时代成为贵族及士族阶层重要的幼学读物。

        李峤的咏物诗对后来学者朱熹,王阳明的影响深远,没有李峤的咏物诗,很难有朱王的格物诗。虽然,有很多学者文人认为李峤的咏物诗充满陈腐的堆砌雕琢和连篇累牍的隶事用典,毫无生气,使人腻而生厌。在老夫看来,李峤之诗,特别是咏物之诗,清浅易懂,毫无做作,实为佳品,大和民族之子民以李峤之诗为儿童开蒙读物,实乃智慧之举。兹录一首《梅》以飨读者:

《梅》

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

雪含朝暝色,风引去来香。

妆面回青镜,歌尘起画梁。

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李峤一生为官,三次拜相,然家贫如洗。据说武后看到李峤卧室里用的是粗绸帐子。认为宰相如此有损大国体面,便赏赐他宫中御用的绣罗帐。当夜,李峤睡在绣罗帐中,结果通宵难以安睡,觉得身体好象生病一般,极不自在。他对皇帝道:“臣年轻时,曾有相士对我说过,不应奢华。如今用这么好的帐子,所以睡不安稳。”武则天无奈,只得任由他用旧的粗绸帐子。

老夫此前说过,凡武后一朝,能立身不阿者属凤毛麟角,很多后世文人,把李峤与苏味道,杜审言,宋之问之流混为一谈,真是毫无辨识之能。从李峤一生看来,此人不贪财,不好色,不惧势,能征战。试想李峤之后几人能够?

李峤寿命亦长,上篇谈到的李百药以长寿终,而李峤亦得以寿享天年。在我看来,唯心正,身正,亦得以寿齐。

李峤因高居官位而遭忌恨,以致后世恣意贬低其人品及文学成就,实乃常事,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但李峤的光芒任谁造谣生事,亦无法掩盖。杜甫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诚哉。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李百药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陈子昂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刘希夷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宋之问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沈佺期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杜审言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骆宾王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卢照邻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杨炯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王勃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王绩

湘间小鹿丨《唐才子传》之崔信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才子传》之李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