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 MPLS总结

一、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

多协议:可以基于多种不同的3层协议来生成2.5层的标签信息;

包交换:包为网络层的PDU,故包交换是基于IP地址进行数据转发;就是路由器的路由行为;

原始的包交换:数据包进入路由器后,路由器需要查询本地的路由表(RIB-路由信息数据库),再基于下一跳或者目标ip查询本地的ARP表,才能进行数据的转发;

快速的包交换:一次路由多次交换;每个数据流中的第一个包将被基于原始包交换规则转发;过程中生成缓存列表,记录整个通讯过程,该数据流量剩余数据包仅查询缓存记录即可;

特快的包交换:无需路由,直接交换; CEF-cisco特快交换,为cisco私有技术;非cisco厂商设备均存在和cef转发机制相同的技术;

路由表、ARP –>转换为 FIB(转发信息数据库)表    流量转发过程中仅查询FIB表即可;

FIB的特点:在将路由器表转换过程中,存储递归查询结果;同时将新封装的二层地址进行绑定;

标签交换:数据包在进入到的MPLS的域内后,将在第2层和3层中间压入标签号;使得域内的路由器在转发该数据包时,基于2.5层的标签号仅需要查询本地的一张LFIB表(标签转发信息数据库),最初在包交换仅支持原始交换时,标签的意义在于更快的查询;但随着包交换的加速,使用标签交换失去了快速查表的优势;

二、当下MPLS存在的意义

1、解决BGP的路由黑洞       2、MPLS  VPN         3、MPLS  TE 流量工程

另外:随着包交换的加速,使得今天的MPLS技术也开始基于FIB表工作;来提高MPLS的工作效率;

三、MPLS工作过程

控制层面:路由协议工作,生成RIB,流量的方向即为控制流量;

数据层面:设备基于路由表访问目标,产生数据流量;与控制层面方向相反;

1、控制层面

1)在没有MPLS时控制层面仅生成RIB(路由表)和FIB(转发信息数据库);FIB是基于RIB生成;

2)MPLS协议会启动TDP(cisco私有)或LDP(公有),直连设备间将建立邻居关系;

LDP--  基于UDP和TCP的646端口工作;先使用udp发送组播hello包发现邻居,获取邻居ip地址,再和该直连邻居建立TCP的会话;邻居关系建立后;为了邻居关系间的稳定,一般使用设备的环回地址来建立tcp会话;建议设置环回地址为mpls协议的route-id,该id值将携带在组播收发的hello报文中,之后自动进行tcp会话建立;

总结:MPLS协议需要在直连邻居间使用router-id地址来进行TCP的会话;故前提条件为,route-id必须为设备真实使用的ip地址,建议为环回地址—稳定;    组播hello包在直连的物理接口上收发,来获取对端的router-id,自然也要求router-id值间路由可达;

因此正常在建立LDP的邻居关系间,路由协议已经收敛完成,RIB和FIB表已经生成;

3)MPLS在建立邻居关系后,生成邻居表;LDP协议再基于FIB表中学习到的路由条目生成标签号;cisco设备默认基于FIB表中所有学习到的路由条目生成标签号,华为设备默认仅基于FIB表中32位掩码的主机路由生成标签号;原因在于正常32位主机路由为ospf学习的环回接口,正常工程中只有BGP和MPLS  VPN才会基于环回通讯,使用标签转发;其他普通流量还是基于特快包交换来进行;反观cisco在启动MPLS以后,所有流量将基于标签转发,降低了转发效率(前提为默认)

4)标签号生成后,将存储于本地的LIB表-标签信息数据库;LIB表将在邻居间共享;

        LIB表中装载本地及邻居为每条路由分发的标签号;

5)运行MPLS协议的设备,将LIB和FIB进行结合,将标签号和最佳路径的关系映射生成LFIB表(标签转发信息数据库)

注:控制层面生成的表格

RIB --> FIB --> LIB --> LFIB   前两张表为路由协议工作后生成,后两张表为MPLS的LDP协议生成;

2、数据层面

1) 没有MPLS协议,基于FIB表正常转发即可

2) 名词:MPLS domain – MPLS的工作半径   

          edge LSR(PE)--边界标签交换路由器  工作mpls域的边缘,连接域外设备

LSR (P) -- 标签交换路由器   整体工作MPLS域内 

3) 当流量进入到第一台pe设备时, 在没有特快交换之前,路由器基于目标IP地址查询本地的RIB;之后还要在LIB表中对应才能确定流量是否应该压入标签,需要两张表的查询;在存在特快交换时,流量进入第一pe时,直接查询FIB表,表中关联标签号,将直接确定是否压入标签;流量再到P路由器,接收到流量中若存在标签基于LFIB表转发,若没有标签基于FIB表即可;流量从最后一台边界离开MPLS 域时将弹出标签;

存在标签号的流量,进入路由器时,入标签表应该为本地路由器分配的编号,出标签为本地的下游(下一跳)设备分配的标签号;  上下游的概念基于数据层面进行标定;

四、标签号 

标签被压入在2层与3层之间,称为2.5层

HCIP MPLS总结_第1张图片

标签的格式---32位,4个字节

前20位为标签号,2^20个标签号;其中1-15号保留,作为特殊编号;

第20-222位exp,3位8个数,为优先级,用于QOS策略使用;

第23位为栈底位,该位为1标识该标签为最后一层标签;MPLS最大可以在一个数据包中封装3次标签;

普通的MPLS 一层标签    MPLS  VPN  两层      MPLS  TE  3层

TTL  生存时间   在第一次压入标签时,将当前数据包中的3层TTL复制到标签中;之后查询一次标签TTL减一,在最后一跳设备弹出标签时将2.5层的TTL复制到3层报头中;

五、MPLS的次末跳

倒数第二跳  默认执行

边界LSR将本地的直连网段传递给MPLS域内邻居后,LDP分配标签号为3,告知倒数第二跳设备它的身份;导致倒数第二跳设备在查询LFIB表后,已知转发路径的前提下提前弹出标签,使得最后一跳路由器均只需要查询FIB表; 否则最后一跳路由器在查询LFIB表后,弹出标签还需要查询FIB;

六、MPLS的配置

前提条件:IP可达--- 使用路由协议全网可达

配置MPLS – LDP

第一步、必须先定义MPLS的router-id

要为本地设备的真实ip地址,且邻居可达,因为 该地址将用于建立TCP会话,建议使用环回地址---稳定。 

[r2]mpls lsr-id 2.2.2.2   

第二步、开启MPLS协议                     

[r2]mpls     

第三步、 再激活LDP协议      

[r2-mpls]mpls ldp     

[r2-mpls-ldp]q

第四步、需要在所有标签经过的接口上开启协议

[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2-GigabitEthernet0/0/1]mpls    先开启MPLS

[r2-GigabitEthernet0/0/1]mpls ldp   再激活LDP协议

当启动配置完成后,邻居间使用UDP报文组播收发hello包;之后基于hello包中的router-id地址进行TCP会话的建立;

[r3]display tcp status

TCPCB    Tid/Soid Local Add:port        Foreign Add:port      VPNID  State

b4cf3d64 167/6    3.3.3.3:646           4.4.4.4:50858         0      Established

b4cf3adc 167/3    3.3.3.3:50806         2.2.2.2:646           0      Established

查看邻居表

当tcp会话建立后,邻居间基于TCP会话再建立邻居关系,生成邻居表:

[r3]display  mpls ldp peer

再然后基于本地的FIB表,默认华为仅针对32位的主机路由生成标签号;存储于LIB表中,之后邻居间共享LIB表;

[r3]display  fib--- 查看FIB表

[r4]display  mpls ldp  lsp--查看LIB表,装载本地和邻居为各条路由分配的标签号

最后路由器将LIB和FIB集合,生成最佳路径的标签转发规则—LFIB

[r4]display mpls lsp  查看LFIB表

注:默认华为仅针对32位主机路由分配标签

所有接口都开启MPLS

[r3]mpls

[r3-mpls]lsp-trigger all   开启功能,将针对fib表中所有路由进行标签号的分配

查看并记录路径记录

[r2]tracert -v -a 2.2.2.2 56.1.1.2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网络,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