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新思维、新主张一一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研究团队,这样纵论学校文化

[红顺视点]:学校文化建设新思维、新主张

一一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研究团队,这样纵论学校文化

​12月27日,在郑州民办学校转型发展问题答疑会暨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作研究团队,针对民办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自己新主张。

郑冠坤:

观点1:对学校文化思考

文化是物质生活的精神提纯,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抽象,是本真样态的本愿表达。文化由时代需求而生。文化由校本基因而生。文化由校长灵魂而生。

观点2:校园文化建设六字诀

1、找到学校文化根。我认为地域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主杆,学校文化是肢。学校文化要从地、区域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同时还要疏理出学校文化渊源。

2、找到学校文化的魂。必须提炼出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就相当于写文章时的主旨、中心。

3、沟勒学校文化的系。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子系统。

4、构建落实学校文化的序。也就是要解决校长、管理层、教师、学生、服务人员序列落实怎么行的问题。找到落实文化载体、路径、方法,将文化符号变成全体师生行为。

5、创意学校文化的区。将学校文化一个个孤立的景点变成系统景观,形成文化的景观带。

6、谋划学校文化的品。精心设计精心试工打造精品。

观点3:学校文化六象建构法

现象一一地域文化传承,swTo分析,蕴育;形象一一确定文化主体特色个性;景象一一主体要有一个个景点组成景观呈现;意象一一景观要赋予学校精神品质的魂,既用精神文化重塑、解读景观;气象一一让文化活起来,让景观下发生故事,让故事传承文化,让文化育人;抽象一一高度聚焦,浓缩提炼学校文化的生态系统。

​王红顺:

观点1:关注学校文化的内生长

1)、把学校文化从“说法"变成"做法;

2)、提炼课堂的价值取向,让学校文化中的办学理念落地于课堂:依据学校价值追求,提炼课堂的精神内核;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形成特色的教学(课堂)文化。

3)、让特色建设根植于教学:借力特色创建,建设特色课堂;创新教学范式,彰显学校特色。

4)、实施多元评价,让学校文化中的育人目标彰显于每个儿童:关注学习状态、课堂表现,让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聚焦习惯养成、思维提升,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绽放生命。

学校文化生长有三个走向,向上、向外、向内生长。向内生长就是拉长学校文化链条,伸展文化细胞细枝未稍,利于吸收更多营养。

学校文化一一教学文化一一课堂文化一一教室文化一一学生文化。每一堂课都是生命成长的微单元,让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课程课堂中体现出核心能量。

观点2:对学校文化新感悟

1、我认为制度本自不是制度文化,而制定制度理念、依据以及人们对待制度态度、观念才是文化。

2、比如孩子乱扔果皮纸屑属不文明行为,我们可借助加餐、教育(施加影响)来潜移默化来感染熏陶孩子,我在想,先确定孩子有什么不良行为,以此设计景点(环境文化)、行为活动(行为文化)来校正、疗养。文化疗养功能是校园文化特色设计又一视域。

3、设计的文化方案、样本或校长口头所说的为文化符号,借助活动、课程、环境熏陶这些文化载体让文化落地的而在张扬在师生脸上及言行上的才是文化行为。不能把文化符号、文化载体等同于学校文化。

4、现在我们讲文化对学校正向作用比较多,我在思考在文化比较成熟学校也有相当副作用、毒作用,试想啥事都依内隐规距办,就不利于创新;与学校主流文化不相容次文化就会受排斥。

​观点3:学校文化建设新视域

1、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又有三个新视域,一个是学科教室文化建设,一个是艺术、特色教室文化建设,当然也包括与之匹配的个性化主题走廊文化建设,还有一个是学校图书馆成为课题研究、学科结合新场所的文化建设。人产生新文化,新文化育新人是其定位核心。

2、楼道教室文化从标语式走向实物展台、互动体验式,从平面走向立体。比如楼道中嵌入墙体中便于观察的标本、化石;比如设计在楼道墙上的一些科学小实验;教室里花草、作品实物展台等

3、创建班级主题文化馆,开年(期)班级文化博览会。校园增加科技主题设施,实现主要景观课程化。

观点4:让学校文化动起来

校园文化是动态的,是需要更新的。有些内容比如办学愿景、目标、宗旨及三风一训、校微等可能较长时间是固定的,但内涵也需要与时俱进解读。有些内容比如作息时间表、校园景观课程、年度人物等需要年、季节更换;有的内容比如心情树、黑板报、学习生活园地、宣传贮窗等需要周日更换。若宣传贮窗、学习生活园地、观察课程、活动游戏等长久不更新,创意、设计、装饰再好,也不认为该校有文化。

1、让学校文化“动”起来的六个创意

(1)、廊柱上可依春夏秋冬四季更换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走廊上、校园灯箱上可悬挂本校优秀毕业生及在校先进典型的照片及睿语。

(2)、动态文化墙:对袖珍学校可将学校理念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内容设计成像六七十年代照相馆布景一样,定期更换;也可设计成多轨道、推拉式的动态文化墙。

(3)、 动态德育主题故事箱。就像城市里街道两旁广告箱,将若干个故事定时按顺序更新。

(4)、动态黑板报。各班教室后面的学习板报,若除去报头、栏目设置、相关插图,文字内容只剩下区区的几百个字,学生最多花十几分钟就可阅读完毕。然而黑板报多采用的是单周或双周更换一次,因更换速度缓慢,黑板报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但如果更换速度过于频繁,又会增加教师、学生的负担。

如何解决这一两难问题?我的思路是采取“周大变、日小变,天天更新”的模式。“周大变”指的是每隔一周,无论插图、版式设计、栏目设置、主题、内容都要全面更新;“日小变”指的是在一期板报全面设计完毕后,本周内其他几天,插图、版式设计、栏目设置、主题基本保持不动,只更换相关的文字内容。这样既扩大了有效信息量、让学生对黑板报天天有新鲜感,又没有加重师生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5)、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词互动监测屏:笔者的设想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古诗词互动监测。学生点击屏幕可以配乐欣赏;学生朗诵、背诵的效果可以直接打分,给予激励性评价;

(6)、学生跨年级自学和文化解说的“触摸屏"。

让校园里弥散着跨年级、跨学科、多种变式的教学信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机进行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触摸屏”自学的研发,旨在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解决班级授课制的软肋——教学的线性和教学进度的高度一致性,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学习起来。

当然可将学校文化景观、文化故事等图配画解说形式用多媒体呈现,同时孩子可发表感想、解读等。

2、让学校文化动起来的另一层含义是文化让学生建设和消费。

(1)、面向全校征集校徵设计、校训内容,征集校牌、校训书写者;

(2)、让学生对公寓楼、教学桉、餐厅、景点名命;

(3)、收集用诗歌、散文等形式对校训的解读以及我喜欢XX学校的100条理由;

(4)、走廊、教室、侧所、操场让学生用孩子视角提出设计方案;校园铃声、手机铃声、网站页面也要征求学生意见,甚至阅读笔记、日记、作业封面也要与学生协商;

(5)、培训校园文化解说员,客人到校参观时让学生当解说员;

(6)、评选校园里最喜欢的十个地方、十大活动、十大人物、十大事件;

(7)、优选在校园里发生的十大感人故事;

(8)、学校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游学节、开学典礼等也可全校征集方案,让学生团队承办;

(9)、可以用学生名字命名学习法、XX日等鼓励学生创新。

夏书芳:

观点1:提炼学校文化流程

1、召开有代表性座谈会寻找学校文化主题;

2、找出与主题相关的一组关键词:

3、提炼核心理念,并对内涵解读:

4、以核心理念为公理,推演出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宗旨、学校目标、。学校愿景)及校训、校微、校花等精神文化符号名片。

5、将精神文化抽象内容借助意像用文化景观呈现;

6、将精神文化要求借助匹配组组、制度、课程、活动文化来确立相应实施方案;

7、统筹、斟酌完成规范四大文化方案系统;

8、全程监理文化案实施、运做。

观点2:学校文化建模一一"倒盖房说"

先盖房顶。即校长协同全校师生乃至吸纳专家建议,对学校文化进行顶层设计。中心任务就是确定一个文化主题。这个主题,亦即教育品牌,亦即学校的整体特色。

在文化主题确定之后,要为这个主题寻找六根支柱,换言之,就是实施文化主题的六条途径:1、营造环境文化;2、创新管理文化;3、研发课程文化;4、建设课堂文化;5、培植教师文化;6、生长学生文化。第一块环境文化侧重于人育文化,后五块侧重于文化育人。二者统一指向"以文化人。

为了保障各根支柱坚实有力,要在每根支柱下面放置六块基石:1、先进的理念;2、创新的做法;3、经典的案例;4、感人的故事;5、科研的课题;6、文化的"特产。

以上文化建模思维简而言之:

一个主题,六条途径,六块基石。

学校文化建模的"倒盖房说",是一种形象化描述。按这种建模思维去构建学校文化,一个完善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体系就基本形成了。

褚清源:

观点:校园文化十问

一问:你的校园文化是供谁来消费者的,是为谁服务的?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是用来消费的,这正像是一本书需要有读者阅读一样。一本书需要对自己的读者群进行定位,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对自己的消费者进行定位。定位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定好位才能做到位。显然,校园文化的第一消费者是学生,是为学生服务的。无论你的校园文化有多么丰富的用意,都不能偏离了核心消费群体的需求。

二问:谁是校园文化的生产者?正像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一样,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也应该是学生。校长、老师不能一厢情愿地包办学生去建设校园文化。当学生参与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那么,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与文化产生生命链接的过程,文化生产的过程就是文化内化的过程。当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生产者的时候,校园文化中便有了“我”的存在。当然,这个“我”不止是学生,“我”还是校长、教师、校友,甚至包括家长。当这些人都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成了校长和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集体叙事”。

三问:你的校园文化里有人吗?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伤之一就是“见物不见人”、“见景不见人”。其实,人,才是校园文化里最美丽、最动人的风景。当我们说要做“目中有人”的教育的时候,首先要做“目中有人”的校园文化。当校园文化为了人,基于人,不仅指向未来的人,还要关照当下的人的时候,文化便有了力量。

四问:你的校园文化里有多少个故事?没有故事的校园文化是苍白的,是生硬的。好的校园应该是故事校园。用故事的方式承载文化、留存文化、传播文化,校园文化便会因故事而柔软,因故事而传播久远。

五问:学校里已经呈现的文化有多少人知道?不懂、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学校里的文化,是很常见的现象。要么是熟视无睹,要么是只建设不使用,总之,文化被有意无意地束之高阁,成了学校里的“奢侈品”和多余的那部分。如果把校园文化比喻为一本书的话,她一定是需要读者去阅读的,需要定期不定期地解读和使用,让师生在阅读中理解文化,在使用中内化文化。

六问:你的校园里有不断更新的文化吗?一所学校既要有恒星文化,还要有行星文化。恒星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的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积淀下来的文化,是相对不变的;流星文化则是要与时俱进的,需要彰显时代印记的。其实,文化原本就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变是为了不变,是为了吐故纳新。

七问:你的文化里有多少是预设的,又有多少是生成的?校园文化需要校长和专家的顶层设计,需要创生和创意,但更需要倡导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中去发现和捕捉那些有意义、有故事的点滴,如此,校园文化便有探究性、实践性、互动性、生成性和开放性。

八问:你的校园文化有核心的主题吗?校园文化的碎片化,让文化变得支离破碎,让文化缺少了整体的美感。固然,校园文化是由每一处景观叠加起来的,但是,每一处亮点景观加起来等于什么,共同指向于什么,昭示着校园文化的品质。无论你的校园文化有多少处景点和景观,都要有一个魂贯穿始终。形散而神聚,是衡量校园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

九问:你的校园文化里有课程思维吗?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把愿景变成风景,不仅要把自然景观建设成文化景观,还要把文化景观开发成课程景观,让校园景观成为一种隐性课程。所谓课程景观,就是开发环境文化的使用价值,让环境文化与学科资源相对接,把整个校园建设成为一部天然的校园教科书。

十问:你的校园文化学生喜欢吗?学生喜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标准。要让学生看见他们喜欢的风景,当学生喜欢校园里的风景的时候,校园就成了他们的温暖的家,校园里就有了他们的牵挂,若干年后这里便留下了他们美好的记忆。

四人共识:

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九大原则

1、众筹原则;2、个性化原则;3、主题性原则;4、生长性原则;5、​课程化原则;6、内化原则;7、动态性原则;8、浸润化人性原则;9、年检原则​。

学校文化建设三大提升

1、学校文化要“形”更要“行"!

学校文化在形与行上有如下

问题:1、有形无行;2、形与行两张皮:3、形的表象部分在行;4、形滞后影响行。

形行合一成型,成品牌。依形而行,行中提练形,形行合一,以文化人,人育文化。

2、创建学校文化的三个境界(层次)提升:文化符号、文化载体、文化行为。

3、利用现有环境文化从教化、学化、习化、育化,实现环境育人;还要发现本校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等薄弱项特意创设环境景观,来化疗育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校文化建设新思维、新主张一一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研究团队,这样纵论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