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曼尼康帝到下一个产品

        从当年《美人鱼》里徐克的那句“一百万一瓶的罗曼尼康帝”开始,在葡萄酒范围里罗曼尼康帝这个名字的出现频率可能只低于82年的拉菲了,这很有意思,让我很好奇。

        世纪酒王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是他?从这里能不能引申到其他成功的的葡萄酒上去?能不能继续引申到其他领域的产品中去?如果我未来要做一件事情,那么这对我有什么启发?一系列的思考开始发散出去。这里不评价酒的质量,因为毕竟没喝过,不能下结论,下面说的有不对的地方,那说明我还是学识浅薄,有待加强学习。

        首先,得说说他的前世今生,罗曼尼康帝酒庄的地址在法国,属于勃艮第产区,位于产区北部的金丘地区,在金丘里又处在夜丘这么个地方,再往小处说是沃恩罗曼尼村。简单说来就是:法国-勃艮第-金丘-夜丘-沃恩罗曼尼村。当然,上面这些和下面的都我想的没关系。

        勃艮第现在的产区划分和西多会这个天主教分支分不开关系,西多会的修士为了划分自己管理的田地是否适合种植葡萄以酿酒,不惜亲自品尝土壤,从而确定各地区土壤的优劣,依此将土壤划分成了特级田、一级田、村庄田和大区田,现代的勃艮第AOC等级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划分的。罗曼尼康帝葡萄园就是在那时候被划分为特级田的,当然那时候他不叫这名字,为了不混乱,就一直叫他这个名字好了。

        过了很多年之后,罗曼尼康帝葡萄园到了克伦堡家族的手中,经过这个家族的经营管理,罗曼尼康帝葡萄园被认为是顶尖的勃艮第葡萄园,产出葡萄酒的价格也大大提高。而后,克伦堡家族欲将该园出售,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庞巴杜夫夫人和路易十五的堂弟康帝亲王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后康帝亲王拿下了葡萄园,但购买价格是最初标价的十倍,罗曼尼康帝这个名字也沿用至今。

        其次,要说勃艮第地区的产区情况。因为西多会修士的划分不是按照村庄或行政区域进行的,而是依照土壤的优劣情况,因此勃艮第地区的田地面积都比较小,而且参差不齐,可能上千公顷的土地会被划分成十几个到几十个葡萄园,而且从大区田到特级田都有,彼此间隔存在。因此勃艮第的葡萄园往往不是单一酒庄所有,一个珍惜的特级葡萄园可能被几个到几十个酒庄共同拥有。但罗曼尼康帝葡萄园是独占园,就和波尔多的拉菲等列级庄一样,罗曼尼康帝酒庄独占了罗曼尼康帝特级葡萄园,这在勃艮第地区可以说是一种奢侈。

        最后,就是罗曼尼康帝自身的情况。葡萄园种植的葡萄品种是黑皮诺,和赤霞珠、梅洛、西拉等红葡萄品种不同的是,黑皮诺不但味道柔和,而且难以种植,即便种植成活,也往往不能表现出如勃艮第地区一般的味道。哦,不讨论味道,总而言之一句话,黑皮诺这个品种啊,不好种,种了也不好酿。

        罗曼尼康帝葡萄园经历过两次重大的危机,第一次是根瘤蚜虫爆发,这种葡萄树疾病几乎杀死了所有欧洲葡萄树种,因为欧洲树种对根瘤蚜虫没有任何抵抗力,后来研究发现,生长在美国的葡萄树种可以免受根瘤蚜虫侵害,最终采取从美国移植葡萄树以嫁接技术种植欧洲原生品种这个方法的葡萄园占据了绝对多数。在这个大环境下,罗曼尼康帝园用尽各种办法保住了原生葡萄树种。第二次危机出现再1945年,冰雹摧毁了葡萄藤,罗曼尼康帝葡萄园从自己的兄弟园移植了新的葡萄藤,而被移植的葡萄腾又恰恰是根瘤蚜虫危机后从罗曼尼康帝园移植过去的,也就是说,罗曼尼康帝葡萄园依旧保存了自己原有的葡萄。

        到这,基本上能从网上找到的关于罗曼尼康帝的东西都说完了,该说说自己的想法了。

        首先,一款产品或服务,要有一个基础平台,就是质量,罗曼尼康帝从基础上讲是勃艮第地区的特级葡萄园,经历了上千年的酿造史,酿造能力和产品质量是无可挑剔的。这里不排除他并不符合某些人的口味,毕竟众口难调,但是起码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试想即便是再浮夸的消费群体,如果真的提供给他们难以下咽的产品说这是顶级美味,即便能够博一时的浮躁之名,又怎么会存续几百上千年。

        其次,要会商业运作,试想勃艮第地区有33个特级葡萄园,其中不乏鼎鼎大名者,如夏布利、蒙哈榭、香贝丹等等,他们在最开始被西多会修士划分的时候和罗曼尼康帝应该是没有区别的,但这么多年之后,罗曼尼康帝的价格和声望绝对是遥遥领先。我想还是因为克伦堡家族经营在先,打下了声望的基础,出售时又被当时两大权贵争夺,最终以十倍价格成交,一下子就登上了声望的巅峰。这也是为什么即便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和之后几次的所有权交易,罗曼尼康帝这个名字都没有变过。另外就当今而言,稀少的产量固然是面积决定,不是营销故意为之,但是每一瓶罗曼尼康帝葡萄酒要搭售同一酒庄酿造的其他葡萄园产出的十二瓶葡萄酒,这绝对是将奢侈品营销的策略用到了点子上。

        然后,要有噱头,或者说,要会讲故事。一个产品或服务的出现,最终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销售给客户,即便是再有工匠精神的生产者,也不会拒绝销售自己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告诉消费者,为什么要买我的产品,为什么我的产品比其他产品贵,为什么说我的产品品质高。还是看看罗曼尼康帝,不讲大段的历史故事,拿出几条几乎就够了:1、西多会时期就被划分,有千年历史;2、1631年开始就被认为是顶级的葡萄种植园;3、1760年被以十倍的价格出售给法国国王堂弟;4、种植品种是公认高难度的黑皮诺;5、勃艮第地区稀少的独占园;6、经历根瘤蚜虫危机仍然保持了传统的葡萄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是一个足球场上无解的前锋,比他高的没他速度快,速度快的没他灵活,灵活的没他脚下技术好,脚下技术好的又没他强壮,总而言之一句话,能防守他的只有上帝。这样的球员是不是花多少钱都值得?那这样的酒呢?

        最后,要有背书,康帝亲王十倍价格的收购固然惊动当时社会,但是要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法国可以说是盛极一时,法国葡萄更是重要的流通商品。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下,那样一场吸引世人眼球的商业收购争夺,就像是现在这个时代亚马逊突然要和特斯拉争着收购谷歌和苹果公司一般。在喧嚣落定之后,康帝亲王的权势又给了罗曼尼康帝第二个背书,那就是法国权贵阶层的争相捧场,试想,法国是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康帝亲王不仅仅是那个国家国王的堂弟,更是国家大事重要的决策者之一,哪个权贵会不给他面子?

        强大的背书,悠久的历史,无懈可击的噱头,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的营销手段,再加上过硬的产品质量。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能支撑起罗曼尼康帝的世纪酒王的皇冠吧。

        稍稍走远一点,又想到了奢侈品产业,某些高级品牌难道走的不是这个路线么,每每看到他们的介绍,新的消息,走到他们的店里浏览,都是先说产品历史,再说自己参与了某些历史时刻,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购买难度。当然,再看看咱们历史上那些大牌,走的难免都是一个路线,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讲故事的方式不同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罗曼尼康帝到下一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