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寒冬季 最甜年少春节时

          老家在湘南农村,记忆中的家乡小村庄,有小桥流水人家,也有枯藤老树昏鸦,还有古道西风,没有瘦马,但有老牛。几十间土(木板)墙瓦顶小屋构成一个村落,村落之间有些彼此相连,有些间隔数百米,人们就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虽不富裕,倒也逍遥快活。晨起,初升的太阳给村落披上金色光芒,人们扛锄肩桶准备干农活,地上鸡走狗跑。傍晚夕阳西下,满院落炊烟缭缭,放牛娃牵着老牛慢慢地往回赶,小孩在打谷场的嬉笑打闹声,娘亲让娃儿回家洗澡吃饭的叫喊声不时回荡在昏暗暮色中,好一番人间烟火景象。小时候记忆颇多,春节首当难忘,那时的春节对小孩来说就是让人热盼而来希之不去的好日子,好多场景几十年过去了,还是想之津津有味,说之娓娓道来。

                          干 塘 捞 鱼

        鱼塘如篮球场般大小,由个人向集体承包的。每年开春之后往池塘里放养鱼苗(主要是草鱼和鲢鱼),春去秋来,临近年关,开始捞鱼收获一年成果了。干塘捞鱼的时候,鱼塘四周都围满了人,大家都充满期待。随着池塘的水不断排出,鱼儿们开始按耐不住了,纷纷往上蹦,也有成群结队到处游窜的。这时岸四周的人们也开始热闹起来,有人喊:“哇,这里好多鱼”。有人惊叫:“看,刚才跳起来的那条鱼好大”。小孩们流着口水说“这么多鱼啊”。群情相当激昂,气氛非常融洽,鱼塘主人看到满池鱼跃,以及人们的议论声和眼里羡慕的神色,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一年来起早贪黑的辛苦饲养似乎都值得了。

        鱼捞上来了,一般都是三五斤重的草鱼鲢鱼,乡亲们都会买个一二十斤,拿回去做曲米鱼。这是我们当地特色食物,颜色鲜红喜庆,好吃下饭,可以长时间保存,是春节必备。池塘里剩余的一些零碎小鱼(主要是小鲤鱼,小鲫鱼等),池塘主人一般是不捞的,一是怕乡亲们议论他小气。二是也是让大家都下塘捉一些小鱼,一起高兴高兴乐呵乐呵。于是待主人捞完之后,岸上围观的人们早等不及了,争先恐后下塘,有拿小网篼装的,手一伸一抬,一条鱼到手,起劲!有用手直接摁的,冷不防鱼儿一挣扎,弄得个满身满脸泥水,酸爽!还有小孩子们为了争抓一条鱼掐架的,那叫一个认真!老人妇女们一般就在池塘边缘捡一些螺蛳蚌壳啥的,也是自得其乐。一时间满塘闹哄哄,宁静的小村庄平添许多生气。

                            走  亲  戚

        我们中国人重亲情人情,过年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也就成了春节重头戏之一。不管天晴下雨不管道远路滑,从大年初一到初六左右,所有亲戚都得走个遍,而且走亲戚都是成群结伴,大家拎着糖果、猪肉等礼物,大姑娘小媳妇叽叽喳喳,小孩蹦蹦跳跳,一路很是热闹。尤其是小孩,想着去亲戚家可以和表兄弟表姐妹一起疯玩,临走还会得一小红包压岁钱,那是相当兴奋。

        到了亲戚家里,一阵寒暄问好,就围着火炉聊天,或者打牌娱乐。还有就是坐下来吃茶,木头八仙桌,中间摆放一盘子,里面摆满花生瓜子糖果,四周摆着碗茶。客气一点的人家,碗里装着米花茶,里面还有一个剥好的白亮亮的鸡蛋。于是一桌人边聊边吃茶,算是开餐前的热闹氛围吧。

        这时候小孩子们是最热闹的,先在屋旁放鞭炮,玩游戏,不时在桌子间穿梭打闹,时不时引来大人们一声笑骂。玩一会儿,就伸手到桌子上抓吃的,老实一点滴,怯怯的拿一点,不好意思的走开。调皮的,先试探着拿一点,而后趁大人不注意,抓一大把糖果花生啥的,转身一溜烟跑开了,身后留下大人们一片恨恨声。

                      吃  酒  席

        亲戚之间相互拜年请客一般都是约定好的,哪天哪餐是哪家,大家就一起到哪家去,一方面是人多热闹,同时主人家也好招待。客多了,吃饭自然酒隆重些,于是吃酒席就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了。

        酒席开始,是要摆座位的,长辈和一些德高望重的,要坐在屋子靠里面正中间那一桌,每一个八仙桌又有上席、下席和平席之分,可乱不得,乱了长辈们会不高兴,脾气大的当场要发飙的。

        众人落定位置​,开始上菜,这就是我们当地出名的“十甲碗”,翻译一下就是十道菜,每道每桌一大碗,菜式和内容各家大致相同。

        第一​碗,一般是“逗菜”,这是家乡话,就是几种原料凑在一起的,有豆腐、蛋皮、笋子,而后面上盖一层墨鱼丝或者肉丝。荤素搭配,开胃至极。第二碗,粉条鸡鸭,下面是当地自己做的红薯粉条,上面铺一层​条块状的鸡肉或鸭肉。粉条弹滑劲道,鸡鸭香气四溢,味道好极了。第三碗,​第四碗,基本原料同第一碗,换一些花样做法,加一些不同配料。第五碗,扣肉。下面是芋头和瘦肉。上面铺​一整块带皮五花肉,这肉块一般二十厘米见方,厚三四厘米,用猪油酥过,表皮金黄,肉质细腻,将一整块扣在芋头上,放蒸笼一蒸。肥肉,肥而不腻。瘦肉,丝滑香浓。芋头片,粉糯中渗满油香,回味无穷啊。 第六碗,糯米团子,就是糯米和肉泥制成的小丸子。第七碗,羹汤。就是红薯粉调煮的粘稠的糊状汤,有些喜欢做成甜的,里面放有葡萄干。有些​喜欢做成咸的,里面放有肉丝。第八碗,一般是小炒腊肉或野味什么的。第九碗,是我们当地有名的曲米鱼。第十碗,是也是下饭的当地小炒,一般内容不一。

        这十道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费一般功夫,而且一般春节酒席​有好几桌亲戚,工作量可不小。除了年前的准备,小时候看爸妈一般在家里请客前一天就忙活一夜,第二天还要提前几个小时准备。我们吃的,除了美食,还饱含了亲情。

        时过境迁,现在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很难体会道这饱含泥土清香和亲情暖暖的春节味道了。即使千里迢迢回老家过年,也难找回当年的味道了,一切只能成追忆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是一年寒冬季 最甜年少春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