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越混越差?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

文/青锋

成为社会人的这几年以来,看惯了很多人的起起落落,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发现一个现象,身边的人确实有的人越混好了,但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却是越混越差了,笔者身边就有不少人,早些年非常优秀,都是充满了理想主义斗志昂扬的有志青年,毕业几年后就慢慢朝油腻大叔的趋势,甚至一度走上了坑蒙拐骗的不归路。

笔者还喜欢读历史,每当读到一个王朝的落幕是,心里总充满了无限伤感,不经思考,为什么美好的东西不能一直存在呢?


这是笔者一直以来的困惑,为了解答自己的困惑,也为了跟小伙伴们交流,决定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把一些思考和感受写下来。


一方面为了自省,一方面也为了跟小伙伴们交流。


1、熵增

有一次在一场演讲里听到这个词,就深深迷恋上了,能感受到有种冰冷的逻辑链存在,并且能准确的击中事物发展的本质,也能说服我。而不是简单的“这个人脑子有问题”或者“这个人态度有问题”这样廉价的解释。喜欢用这类廉价解释来试图解释复杂问题的是一种偷懒行为。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熵增呢?


所谓熵增,就是“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混乱度总是增加的,不能减小”,这里导致系统混乱的东西就是熵。当熵增到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系统也就奔溃了。


美女会有变老的一天,公司会倒闭,燃烧着的木炭最终会熄灭,感情会破碎,汽车会生锈,这些都是熵增的结果。


因为事物都是向着熵增的方向发展,所以一切符合熵增趋势的东西,都非常容易和舒适,比如懒散。反之,违反熵增趋势的东西,都会变得让人很不爽,比如勤奋、自律等。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在最后一章也对此做了类似的解释。

因为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规律,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如果你要变得自律,你就得逆着熵增做功,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


为什么呢?


因为你要你要逆着熵增的趋势用力,就会消耗能量和精力,而消耗能量和精力的过程总是不那么愉快的。


举个列子,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当你向着上坡的方向走,因为还有个向你反方向的力拉着你,是不是感觉难度大得多。而当你向着下坡的方向走时,就会感觉轻松得多,因为有个向下的力在拉着你,这个向下的力就符合趋势,所以顺着这个趋势你就会感觉轻松。


某个互联网大佬不是也说过“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里的“风口”指的也是趋势。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跟笔者相同的感受,在电影院坐着啥事也不干的看两小时的电影,或者啥事也不敢的刷两个小时的小视频,感觉很轻松。但让啥事也不干的坐着看两个小时书感觉就像要了老命似的。


因为你坐着看电影和刷小视频的时候,里面的情节都是精心设计过的,不需要你动脑思考,每隔几分钟还给你来个多巴胺奖励,这是个符合趋势的过程,所以就算再看两小时也觉得没啥。但坐着看书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需要集中注意力,不断动脑思考,一不小心走神了还得重头开始,啥奖励也没有,这是个逆趋势的过程,所以会感觉痛苦。

然而事实是,我们总是追求的是那些让我们感觉舒服的东西,而拒绝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东西


2、是什么蒙蔽了双眼

事实上熵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很难有所察觉。由于它是一个缓慢增长,最后导致质变的过程,就算当时发现一些问题的端倪,往往很难预料到将来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往往会选择性忽略,直到有一天达到临界点时才发现已经晚了。


这有点像温水煮青蛙,一开始会感觉很爽,或者觉得温度还能勉强承受,等意识到很不爽的时候已经没治了。

我们都熟知的那个历史小故事《扁鹊见蔡桓公》

第一次扁鹊见蔡桓公说,大王,您有病。大王对扁鹊说:你丫才有病。

第二次扁鹊见蔡桓公说,大王,您有病,大王对扁鹊说,滚!

第三次扁鹊见蔡桓公,大王对扁鹊说:寡人有病,扁鹊说:关老子屁事。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没事别随便骂人。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精力主要是被眼前面对的事情吸引了,也很少能从眼前的事情中抽离出来去考虑哪些长远的事。

人在一个状态里待久了,往往也就习惯了,当习惯了这种状态以后,是很难再做出改变的。还管它熵增不增的。

这几年常讲的35岁危机也是这个事情,大多数人到中年的时候,各种破事事越来越多,精力被分散得太严重了。不像小年轻,熬上一夜第二天还能随意蹦跶,人到中年的时候,熬上一夜第二天就感觉身体被掏空。也不再学习,仅仅依赖存量,就像炉子里不添加柴火一样,最后肯定慢慢熄灭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一般新人在新入职一家公司以后,要经历半年左右的痛苦挣扎。因为这半年里要适应新环境、熟悉新的人、新的工作模式,要不断学习,还要不断改变自己身上的“臭毛病”来适应新组织。等半年之后适应了新环境,熟悉公司里的各种小套路和潜规则,人也混熟了,慢慢也就进入倦怠期了,或者说舒适区。


这个时候往往很难再做改变的,这也是历史上制度的改革大多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因为人更喜欢当前的状态,不喜欢变来变去的

就算已经察觉到问题了,但也很难着手去解决,为什么呢?因为人总被短期利益所吸引。

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利益,一部分是短期有益的,还有一部分是长期有益的。短期有益的只需要我们付出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得到,而长期利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得到,由于时间周期太长,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所以人的第一反应总是追求短期利益,至于长期利益,往往因为短期难以看到效果而选择性忽略了。


等到最后发现自己掉在坑里的是时候,才恍然大悟,心里想,“卧槽,要是当初就早点准备就好了,也不至于……”。于是对人生的这种迷幻产生了深深的质疑,笔者个人也有多次这样的经历。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事就是——没有后悔药可以吃,我们无法穿越回过去改变事实,意识到错误,并且改变错误才是好同志。

笔者之前也犯过很多错,甚至不止一次的掉在坑里了,后面也就养成了一个定期总结一下自己的习惯。会经常回顾一下过去经历的一些事,想想当时为啥做错了,如果重新来过的话能不能避免。后来慢慢的也就减少了掉在坑里的次数了,至少不会两次掉在同一个坑里。


3、我们应该做点啥?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作者,你说的熵增我知道了,有没有啥解决办法呢?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笔者也在摸索的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共享一下。虽然笔者不知道准备的答案,但在这里可以说一下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逃离舒适区,多做那些让自己不爽的事,这怎么理解呢?


因为系统会衰退,没办法改变,所以你能够做的就是想办法来减缓系统的衰退速度,系统需要持续的输入能量,也就是负熵流,才能保证减缓系统的衰败速度,如果没有新负熵流摄入,你的这个系统就会加速衰退。


延长了系统的存活时间,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一种成功。

就像人的寿命一样,人无法实现长生不了,但可以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来增长寿命。活得久了,可能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遇,比如我们熟知的《三国》里的司马懿,三国的格局从另一个角度上将就是这个司马懿活的太久了,最后终于为司马家族迎来了机遇的眷顾。


比如说多学习新知识,外部的挑战,新的技能的学习,都是系统或者人的“负熵流”,只有那种有持续输入的系统或者个人才有活路。多接受新的挑战等都是为我们引入负熵流的办法。


但大多数人难以坚持,主要是因为学习和挑战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跟精力,短期内难以看见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习新知识这件事本来就是无法在短期看见效果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指数增长的。指数增长的特征就是前期增长速度非常慢,慢到可以忽略不计。

其实这也正常,从人类整个进化史来看,我们进入农耕文明的时间都还很短,进入现代文明的时间就更短了,所以我们身体里仍然保留了一些远古人类不爱冒险、没有耐心的基因。


这也好理解,一个爱冒险的远古人可能因为没见过老虎,觉得老虎挺可爱的,要去摸摸老虎屁股,最后被老虎吃了,反而对陌生事物胆小不喜欢冒险的那个人最后活下来了。

一个很有耐心的远古人,可能会一整天朝着一个方向找野果,最后毛也找不到,反而是没啥耐心,从一个方向找不到野果,就换个方向的人最后找到了野果。

所以,我们都是不爱冒险的古人后代,我们相当拥有一颗古人的脑袋和思维在过现代生活。想到这里是不是对自己的没耐心、不爱接受冒险的心理坦然得多了呢。


其次是,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

俗话说,“爱笑的妹子运气都不会太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天天一副别人欠你500万的脸,牢骚一大推,谁也不会喜欢你,跟别说有好运会降临到你身上了。


主要是心态消极时候,一般做事效率都不高。还有就是看待问题总是想到悲观的一面,往往面对机会的时候,条件反射似的绕着它走,你们本来是交叉线,最后变成了平行线。

回顾一下,生活中我们熟知的那些乐观、阳光、开朗的人,是不是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也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呢?


好了,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千多字,能读到这里的小伙伴已经很有耐心了,给自己鼓个掌吧


关键词:走出舒适区、乐观、心态积极

如果你觉得写的不错,可以顺便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哦⊙∀⊙!


全文完,下期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为什么会越混越差?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